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00年8月1日由中央电化教育馆和中国电化教育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电教界的一大盛会——“南国农教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在美丽的西部城市兰州召开。全国高教系统和普教系统17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教育部电教办主任、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宋成栋同志出席会议。大会围绕南国农教授对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学术贡献以及当前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1936年,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专修科在江苏省立教育学院诞生。十年后,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本科专业在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成立。本文分析了两所院校的历史沿革过程,阐述了两所学院创办早期电化教育专业的历史经过及其课程设置、师资设备等要素,并简要分析了它们所创办的电化教育专业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教育部关于分三个层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要求,鼓励开发更多更好的软件,促进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发展,加快教育资源建设,中国电化教育协会决定于2000年10月下旬在北京举行“2000年全国网络课程与多媒体课件展示评比活动”。本次活动是中国电化教育协会成立9年来首次举办的全国性教学软件评比竞赛。评比活动得到了教育部电化教育办公室的大力支持,获奖证书将由教育部电化教育办公室和中国电化教育协会共同颁发,并组织获…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今年是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西北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南国农90岁寿辰。8月2日,由中央电教馆、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共同主办,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承办的“南国农与中国电化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兰州举行。来自清华大学等96所高校的著名专家学者、24个省级电教馆、19家学术期刊约3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弘扬南国农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研讨中国电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全面分析研究《电化教育研究》自身所蕴藏的一些属性 ,了解《电化教育研究》自身发展的规律 ,将有利于电化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深入进行。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电化教育研究》的载文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以求与广大读者、作者一起共同解读《电化教育研究》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由中央电化教育馆、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北京教育信息和网络中心承办.微软中国公司协办的“2008年全国基础教育数字化学习与管理创新研讨会”近日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行。来自中央电教馆、全国各市、区教育局相关领导、国内知名专家、知名学校代表及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同探讨了基于“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移动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电化教育发展史的研究,从CNKI期刊网上检索到的相关文章有《80年代以来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中国早期电化教育的特点与逻辑》和《中国电化教育早期历史的研究》等。相关著作有南国农先生编著的《中国电化教育史》,吴在扬主编的《中国电化教育简史》和为数不多的地方电化教育史。这些论文和著作,对电化教育发展阶段的研究主要有三段论、四段论和五段论。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第十四届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CBE学术年会,7月10日-13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计算机与教育:理论、实践与创新”。会议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计算机辅助教育专业位员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社、远程教育杂志社、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共同协办。  相似文献   

9.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陶丹 《现代教育技术》2008,18(11):42-45
在分析1994~2007年《中国电化教育》和《电化教育研究》中的教学设计案例以及教学设计研究论文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和教育技术领域教学设计研究者的关注点,指出教学设计研究者应与中小学教师共同合作,从教学实践问题出发进行本土化的教学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近代中国电化教育的体制化建设中,留学生的贡献功不可没。归国留学生为了实现“教育救国”与“科学救国”愿望,在电化教育体制化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意义探索和实践,从对电化教育的倡导,到专业学术团体的建立、大学电化教育课程的开设、系科的建立及专业期刊的创办等方面,他们积极投身到近代中国电化教育新学科的开拓之中。这不仅为我国电化教育体制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而且阐明了电化教育制度发展的内涵与方向。  相似文献   

11.
李斌 《电化教育研究》2015,(11):115-120
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来源于欧美,其在中国大学的发端与范谦衷密不可分。他积极参与金陵大学理学院的教育电影译制和拍摄,并最早在理学院内讲授电化教育课程,在理学院创办的《科学教育》杂志上发表电化教育论文。总之,他通过借鉴美国视听教育理论资源,以金陵大学理学院为学术研究平台,促成了近代中国大学电化教育学的发端,进而对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刊启事     
本刊启事自1996年5月1日起,我社将启用“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和“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财务专用章”两枚新印章。届时“电化教育杂志社”与“电化教育杂志社财务专用章”即行作废。我社银行户名也同时改为“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本刊启事$中国...  相似文献   

13.
延安时期,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战斗生活最终建立新中国的13个春秋。这段历史在中国革命史上举足轻重,在中国教育史,特别是在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史上也书写了许多不可磨灭的篇章。文章在收集、整理、拍摄了大量原始文献的基础上,首先扼要介绍了延安时期电化教育事业发展概貌并按时间顺序展示了中共延安时期48项有代表性的电化教育事件。然后从六个方面详细解读了延安时期主要的电化教育活动及其特点,即:党的领导人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远见卓识,奠定了延安时期电化教育事业的诞生和发展;国际友人的帮助,带来了电化教育事业的曙光;电化教育设备的添置,夯实了电化教育事业的基础;电化教育机构的成立,确保了电化教育事业的推广;电化教育活动的开展,推动了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电化教育著作教材的出版与电教人才的培养,提升了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最后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延安时期电化教育的历史经验对当前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蔡元培: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推动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蔡元培先生是早期中国电化教育的实践引导者和学术领路人,中国历史上许多电化教育人物和事件都和他有密切联系。他重视媒体的社会教育功能,为中国电化教育搭起了"大电教"的框架;他选拔培养电教人才,创立中国教育电影协会,起草制定教育电影法规,为早期电化教育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他积极倡导将电影等新媒体运用于科学考察与社会教育,为新媒体的应用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满足广大教师和教育技术工作者的需要,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编辑制作了《中国电化教育》2005—2009年合订本电子版光盘,现已由电化教育电子出版社出版,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发行。  相似文献   

16.
人贵明智     
在编发本期稿件的过程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位人物是:张琳、张璐、瑷瑷和赵丹宇。 无论是张家姐妹的成功,还是瑷瑷、丹宇的失误,都涉及到了人生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明智。为了便于阐述我的观点,先引用一则寓言故事《动物比大》:  相似文献   

17.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工作部、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电化教育协会和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中国软件待业协会软件出版分会共同支持;教育部网络科技时代杂志社、教育部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联合承办;课堂内外杂志社等参加协办。  相似文献   

18.
杜维涛是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第一位专职行政主管与执行者,也是戴尔"经验之塔"的中国首介者,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化教育实践与研究有着重要影响。杜维涛认为电化教育是教育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他明确了我国电化教育的国营模式与教育定位,并始终在国际视野与本土创新中探索电化教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舒新城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学家、出版家、辞书编纂家。他学术兴趣广泛,涉猎领域众多。抗日战争后,他的兴趣转向电化教育,以一位"非专治电化教育"者的身份对发展电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电化教育的定位及与教育关系、电化教育与社会及个体需求关系、电化教育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电化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满足广大教师和教育技术工作者的需要,中国电化教育杂志杜编辑制作了《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和2006年合订本电子版光盘,现已由电化教育电子出版社出版,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发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