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面对当前语文教育的种种争辩,我常常会想到“子贡问时”的传说。也就是“三季人”的故事。 说的是子贡在院子里洒扫,外面忽然进来了一个一身绿衣的人。绿衣人拉住他问:“你是孔子的弟子,那么,你可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子贡笑着说:“当然是四个季节了。“‘不对,一年只有三季!”绿衣人抢白道。“一年明明有四个季节,你怎么说是三个呢?”子贡与他争辩起来。  相似文献   

2.
孔子犹江海 赵简子①问子贡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简子不说③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④而去之,  相似文献   

3.
公元前496年的一天,焦急的子贡在四下询问走失的老师孔丘.有一个郑国人对他说:“东门口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可是从腰以下比夏禹差三寸.瘦弱疲惫的样子好似丧家之犬。”子贡把这话告诉孔子。孔子笑着说:“他说的形状,那倒未必。但说我像丧家之犬,是啊!是啊!”  相似文献   

4.
徐建仁 《江西教育》2006,(19):47-48
读《礼记·杂记》,有一则“子贡观于蜡”的故事。孔子问弟子子贡:“赐(子贡的名字)也乐乎?”子贡老实地回答:“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百日之蜡,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孔子叹了口气,接着说出了下面一段非常有名的话:“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总是保持紧张状态而不注意松弛一下,或者总是处于松弛状态而不能适时紧张地劳动、学习、工作,都是有害的。一张一弛,劳逸结合,从周文王、周武王的王道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迪。中国古代的哲人,很懂得施政要宽严相济,工作、学习和生活要有…  相似文献   

5.
翻译与评析     
【译文】子贡说 :“贫困却不谄媚 ,富有却不傲慢 ,怎么样 ?”孔子说 :“可以啊 ,但不如贫困却快乐 ,富有却喜好礼义。”子贡说 :“《诗·卫风·淇奥》说‘切割锉削 ,琢磨打光’ ,就是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 :“赐啊 ,可以开始和你谈《诗》了 ,告诉你过去的事情 ,你却能推导出未来的事情。”【评析】子贡悟性极高 ,能言善辩 ,向孔子问“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达到这种境界怎么样。孔子自己认为 :“富而无骄易 ,贫而无怨难。”要同时做到“富不骄 ,贫不谄、怨” ,的确不易。子贡做到了 ,照理讲 ,孔子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然而孔子却只许了一个“可…  相似文献   

6.
子贡作为孔子的得意弟子,孔子一生对其评价甚高。透过“宗庙之贵器”、“赐也达”等评论,不仅能进一步了解子贡在学识、为人、处世等方面的卓越贡献,而且有助于重新认识孔子和挖掘儒学的精华  相似文献   

7.
敬畏教育     
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一篇题为《大师的犹豫和贪官的嚣张》的文章,读后我深有感触。文中叙述了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贡之间的一次对话。子贡问孔子:“人死之后有知还是无知?”孔子回答说:“我若说死者有知,  相似文献   

8.
宽容至上     
子贡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 “恕”,就是宽容。教师更要懂得宽容,因为宽容是涵养,显示着教师儒雅的学士风度,仁慈的长者风范;宽容更是艺术,蕴含着教师教育的睿智,闪烁着教师理性的光芒。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过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宽容”。谁没犯过错呢?学生更是如此。作为教师,就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他们。并将他们犯的一些“错误”作为自己教学的资源去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尚德重义,厚德载物。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孔子视“礼”为最完美的伦理规范和制度,把守礼和越礼视为道德上的大是大非。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院长陆士桢专家也曾在“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讲座中指出: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优先”。由此可见,德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乃至学生成长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赐墙及肩     
这则掌故出自《论语·子张篇》所载子贡的一段议论。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姓端木,名赐,春秋时卫国人。有一次,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对朝中的其他官员说:「子贡比他老师仲尼要强些。」子贡从一个叫子服景伯的官员那里听到这话,便说:「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  相似文献   

12.
最近在用晚上的时间重读《论语》,领悟先贤的智慧。读到了《先进》篇中一节子贡与老师孔子的对话。子贡问孔子:“老师,你说子张(颛孙师)与子夏(卜商)谁更优秀?”孔子回答说:“子张做事有些过头了,子夏有时则显得保守。”子贡接着又问:“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子张比子夏更好一些?”孔子回答说:“过分与保守同样都是不可取的。”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过犹不及”。我做老师已有36年,代入感的作用,两千多年前孔子和自己的学生臧否人物、探讨为人处世之道的情境仿佛就在眼前。“事情做不到位和做过了头都不好”的道理也没有因为漫长岁月的蹉跎而失去启迪人心的作用。如果要找一个词来概括当下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没有比“过犹不及”更恰当的了,一“过”一“不及”。  相似文献   

13.
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首创私学,使平民子弟也平等地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孔子倡导“有教无类”,公开声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这里说得再明白不过:只要送上微薄的十条干肉作为拜师礼,我没有不给予教育的。不管现实生活中将人分为多少“类”,而要进入我的门下接受教育,我都欢迎,绝不会接受某一“类”而拒绝另一“类”,一律平等对待。孔子的教育平等思想表现在很多方面:一、师生之间关系平等孔子从来不摆师道尊严的架子,师生之间经常讨论各种问题。有一次,孔子带着子路、子贡、颜回北游农山。孔子请他…  相似文献   

14.
羊年到了,同学们会想起很多幼年时听来的羊的故事:小山羊与大灰狼、小白羊与小黑羊……我这里说的“苏格兰的黑羊”的故事,也许大家以前未听说过。一百多年前,一位天文学家、一位物理学家和一位数学家到苏格兰度假,当他们从火车车厢的窗口向外眺望时,观察到田地中央有一只黑色的羊。“多么有趣,”天文学家评论道,“所有的苏格兰羊都是黑色的!”物理学家反驳说:“不,不!某些苏格兰羊是黑色的!”数学家凝视着远方,吟诵起来:“在苏格兰至少存在着一块田地,至少有一只羊,这只羊至少有一侧是黑色的。”故事形象地描述了当时天文…  相似文献   

15.
在孔孟之乡教书,不可不拜读圣人之书。虽然每次都神情肃然,恭谨默读,但仍有不以为然处。斗胆把它们写出来,我想曾主张“各言其志”的教育鼻祖孔子亦不会怪罪吧!《论语·公冶长》中有这样一则:“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一肚子教育经,不知为中国封建社会培养了多少人才。然而他的一句“朽木不可雕也”评价宰予的话,竟被后人引为经典,再加以发挥,却坑害了一代代学子。当然这件事,不似表面那么简单,结合《论语》前后内容可以看出,宰予对孔子的学说存有异端思想,所以受到孔子的斥责。…  相似文献   

16.
“男神”教师、“女神”教师红遍网络,让许多学生们惊呼:“有这样的老师,我们绝对会自觉学习!”网络上的热闹虽只是一时,但也能引发我们对于教育的思考。《论语·子罕》中,孔子的弟子颜渊赞叹孔子:“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相似文献   

17.
“礼仪”一词由来已久,“礼”的原意是“表尊敬、崇敬之意”。“仪”是“礼”的形式,包括礼节、仪式以及容貌、举止等等。“礼”和“仪”合在一起,就是审美的方式表达崇敬之意。所以,礼仪教育在理论层面上包括两个密不可分的部分:一方面要“明礼”,即通过各种形式,使礼仪规范的要求内化为学生人格完善的需要,内化为一种替人着想、宽容、尊重的心理印迹。  相似文献   

18.
李如密 《江苏教育》2015,(11):33-37
子贡是孔门中最善问乐评的弟子。孔子对子贡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孔门问对——善问和妙答的完美结合;二是劝诫与引导——孔子对子贡进行评价教育的艺术。此外,子贡的形象与其他同门弟子形成鲜明对比,也给人多方面的教育启迪。  相似文献   

19.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我都没能做到:仁者不忧虑,智者不迷惑,勇者不畏惧。”子贡说:“这是先生自己所说”。  相似文献   

20.
荐贤贤于贤     
【原文】子贡①问大臣②子曰齐有鲍叔③郑有子皮④子贡曰否齐有管仲郑有东里⑤子产⑥扎子曰然我闻鲍叔之⑦荐管仲也子皮之荐子产也未闻⑧管仲子产有所荐⑨也子贡曰然则⑩荐货贤于贤曰知贤知也推货仁(11)也引贤义也有此三者又何加(12)焉【注解】①子贡:春秋时卫国人,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子弟子。②大臣:这里指名臣贤相。③鲍叔:春秋时齐国人,与管仲交友。公子纠死,荐管仲于齐桓公,以为相。管仲说:“生我者父母,知我着鲍子。”④子皮:春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