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了用电安全,提出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电网性能参数监测技术设计。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采用ATmega16单片机为核心对电网进行峰值、双路电压相位差、频率、高频干扰信号等电量参数进行在线监测,软件了解电网供电实时状况,确保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仿真结果表明,可对电网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系统简单可靠、实现方便。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电力线通信技术(PLC技术)开发了一套监测、监控和采集参数的系统。该系统由一个Web微服务器组成,使用电网通过PLC技术传输和接收数据,并将此作为微型涡轮台架温度参数远程监测的解决方案。在本文中,通过对PLC技术在住宅和工业两种截然不同的在线监测环境下进行了对比试验,然后进行网络分析,结果所得监测、监控和采集参数,显示出了从监控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数据时的网络性能。从本研究中得到的数据表明,PLC技术在局域网方面的在线监测系统应用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应用效果,证实了PLC技术应用于在线监测系统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变电站、配电室等运行的电压监测装置不能有效、实时测试电压监测点电压的问题,安装了GPRS电压监测装置在线监测系统。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存储测试数据、远程数据下载、测量并存储各种瞬时量参数(最大值电压、最小值电压、总运行时间、电压合格率、越限总时间等)、实时监测、数值统计分析、存储和多种形式的报表打印等功能,对提高电压监测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为电网电压统计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云 《科技通报》2014,(5):160-163
现代安防监控系统主要是指数字高清监控系统,一般可以分解为三大部分:前端数字高清摄像机、存储设备、传输设备。现在前端摄像机越来越倾向高清化、IP化,而存储及传输设备以数字视频的压缩、传输、存储和播放为核心,实现分级存储、集中管理。本文就安防监控系统实际的应用中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如何架设规模化的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来保存庞大的录像资料进行选择并提出推荐意见。  相似文献   

5.
不间断电源(以下简称UPS)是针对中国电网环境和网络监控和网络系统、医疗系统等对电源的可靠性要求,克服中、大型计算机网络系统集中供电所造成的供电电网环境日益恶劣的问题,以全新的数字技术研制出的第三代工频纯在线式智能型UPS。直流电源是维持电路中形成稳恒电流的装置,如干电池、蓄电池、直流发电机等。  相似文献   

6.
针对淮北矿业集团公司某矿对井下低压电网漏电保护装置实现远程监控的要求,采用Zig Bee无线通信式智能型漏电保护装置,并以Lab VIEW为开发平台设计了上位机监测软件,利用工业环网将电网运行数据传输到矿山监控中心并通过Web发布信息,以构建矿井电网漏电保护远程监控系统。工业实验表明所设计的系统稳定可靠,提高了矿山数字信息化管理和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视频监控网络化的实际需要,设计了一款通用远程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系统硬件以ARM LPC3250为核心,设计了以数据存储电路和以太网接口电路等为主要模块的电路;系统软件以Linux为操作系统,由摄像机驱动模块、图像采集传输及嵌入式Web发布服务器模块等组成。测试结果表明,该视频监控系统硬件结构小、功耗低、占用资源少、成本低,实现了远程视频图像的实时网络化传输,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一种无线实时抄表系统,该系统针对水资源管理自动化和网络化的需求,依托中国移动通信的GPRS网络,采用TI公司的MSP430超低功耗单片机,并且介绍系统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原理。其中,采用专用器件对系统供电电源进行监控和管理,保证了系统断电后仍可以工作;应用非易失性存储芯片,加强了数据存储的安全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增强信息安全,需要在由涉密计算机组成的内部网络中采用有效的防止秘密外泄的手段,涉密计算机监控与审计系统应运而生,通过对涉密计算机的涉密文件、网络共享、移动存储、打印操作、注册表操作的监控,实现了网络审计、防止非法内连和外连、应用系统审计、介质审计等功能。详细阐述涉密计算机审计与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并提供了最终实现结果。  相似文献   

10.
供电计算与管理系统实现了煤矿供电系统图的绘制,电网主要供配电设备、线路的短路容量、短路电流、开关保护整定等科学准确的计算,并将数据实时传输到矿井电网监控监测系统中,同时形成相关设计报告。解决了手工计算不精确的问题,有效提高了煤矿电网监控监测的自动化水平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强了矿井的抗灾和安全生产能力,具有一定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控风扇的控制系统。该系统以单片机为中央处理单元,将按键、温度传感器作为系统数据输入通道,将LCD1602、风扇以及蜂鸣器作为系统数据输出模块,实现对当前的温度实时监控。该监控系统以STC(宏晶科技)公司的STC89C52RC单片机为核心,由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温度采集电路、LCD显示电路、风扇控制电路和蜂鸣器报警电路等构成、按键电路。  相似文献   

12.
输电线路是电网运行的主动脉,电力铁塔是输电线路的骨架结构,我国输电线路大多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地区,近年来因自然灾害和人为(如采矿生产、工程施工)等因素,造成电力铁塔倾倒和损坏的事故时有发生,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是电网安全的重要隐患之一。本文立足电力铁塔姿态监测的业务需求,重点研究北斗卫星系统的三维定位技术、短报文通信技术,对电力杆塔姿态进行全天候的监测及数据分析,完成对电力铁塔的实时、全天候的塔形姿态数据自动化采集和监控,有效提升电网安全运行水平,避免电网损失。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设计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多功能箱式变电站终端,以STM32微处理器为核心器件,通过三相电能计量芯片配合采样电路实现对箱式变电站各电气参数的精确测量;可以实时采集变压器各绕组温度、湿度,实现了湿度监测调控,高温报警等功能。此外,该变电站终端通过以太网与电网控制中心(上位机)进行信息交互,将箱式变电站运行的各项参数实时显示在上位机的界面上,方便工程人员进行远程监控,真正实现了电网的智能化需求。  相似文献   

14.
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是智能电网,而智能电网的起步引领电力系统向着更高速、高效、安全以及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向发展。监控系统的实施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如何更好的开发、利用监控系统,优化一次设备的安全监控成为以后电力系统实践的发展方向。实施对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进行状态监测,就可以及时发现早期故障的征兆,以便于维护人员采取有效的监测手段并加以维护,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从而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以无线互联技术为核心,以STM32单片机为监控终端控制器,实现了基于无线互联的空调用电监控系统。采取星型的网络拓扑方式,以一中心控制网关,多个无线监控终端实现组网监控,各无线终端通信使用wifi技术实现无线组网通信。无线终端以STM32单片机为主控制器,结合计量模块等外围电路,实现了用电数据的监测回传、远程控制的综合监控系统。采用手机APP作为交互界面,实现了人机交互。  相似文献   

16.
随着蒙西500kV电网“三横四纵“网架结构的提出,蒙西电网系统运行的复杂程度日益增大.传统的稳态监控系统已不能满足动态情况下对全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有效控制.广域测量系统的建立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全新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1,(3)
充电器是采用高频电源技术,运用先进的智能动态调整充电技术。工频机是以传统的模拟电路原理来设计的,机器内部电力器件(如变压器、电感、电容器等)都比较大,一般在带载较大运行时存在较小噪声,但该机型在恶劣的电网环境条件中耐抗性能较强,可靠性及稳定性均比高频机强。  相似文献   

18.
谢金草 《中国科技纵横》2011,(23):310-310,319
本文提出了一种由智能传感器为基础,采用DCS分布式控制方法的矿井水文自动监测报警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智能传感器、通信分站、监控计算机组成。可实现对井下水文参数的实时监测。智能传感器由低功耗单片机P89LPc932控制,在接收到通信分站的命令后激活,将测得的数据通过M-Bus总线发送到通信分站。通信分站由双串口单片机W77E58控制,可同时保持与地面计算机和井下智能传感器的通信。地面监控计算机在接收到数据后,通过后台对其进行存储和显示处理。从而实现了对井下水文情况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9.
1、概述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能够全面反应电网的信息、设备技术参数、保护定值记录、实时记录有关参量和对设备进行监控。综合自动化的核心是便于系统的监控、历史数据的记录和查备、事件记录的查询规划。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行状况,采用分布式的SCADA对系统的运行信息进行处理,对各种信息上发下传,及时反应系统运行状况和事故的处理分析能力。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不仅仅简单是配电线路及其所相应的设备,还同通讯、计算机综合应用、电力监控等密切相关。根据我国电力系统工作特点,通讯可以实现以下主要功能。(1)与远方调度实现通信(RTU),具备多个独立方式的通信接口;(2)实现各级监控,监视和工程师站功能,实现良好的人机对话;(3)利用软件实现四遥,  相似文献   

20.
采用基于ARM7内核的LM3S811处理器为核心设计了便携式心电监护系统。通过输入保护电路、前置放大电路、带通滤波电路、50Hz限波电路、主放大电路,主要实现对心电信号的前级采集和调理;通过LM3S811控制A/D转换、S卡D数据扩展存储、LCD显示,实现对心电信号的模数转换、存储、显示和传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