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丰县教育局安排部署在全县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据了解,"三生教育"是通过教育的力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如何有效地对农村小学生实施"三生教育"呢?"三生教育"是由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  相似文献   

3.
"三生"教育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简称。"三生"教育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目标过程。"三生"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点。那么如何在学校开展"三生"教育呢?一、强化课堂教学,发挥主渠道作用老师和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地方是课堂,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主  相似文献   

4.
三生教育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本文论述了三生教育的内涵和主要任务、实施的必然性和迫切性以及如何实施三生教育。它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是新时期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点和创新载体。  相似文献   

5.
<正>《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决定》中指出:"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者之间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  相似文献   

6.
一、充分认识实施"三生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所谓"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  相似文献   

7.
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以下简称"三生教育"),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校园文化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和感染力,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育人的功能。本文分析了"三生教育"的内涵以及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并对在"三生教育"中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信丰县教育局安排部署在全县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据了解,“三生教育”是通过教育的力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  相似文献   

9.
李发荣 《教书育人》2012,(21):116-118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理念的出现给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带来了新的理念与活力。因而教学不仅要满足学生求知欲望,更需要在精神层面上向他们传递一种生活理想,让他们关怀生命,关注生活,强化生存意识。"三生教育"课程的开设正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理念的实践。所谓"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即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目标过程。[1]  相似文献   

10.
"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其本质是对人生的关切,目的是借助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以应对人生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促进人健康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社会实践在大学生“三生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生教育”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过程。高校实施“三生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社会实践是最有效的载体。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三生教育"是含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系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通过实施"三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使素质教育能够健康、科学、有效的发展。教师在这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中,要有效地实现"三生教育"的目标,让受教育者朝着期待的方向顺利发展,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人的生命首先要生存,所以要有生存知识的教育,以引导人们做好自我的人生规划。人的生命还要生活,所以要有生活的教育,引领人们获得幸福与快乐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唐云安  钟晓艳 《考试周刊》2011,(11):200-201
"三生教育"是指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本文对目前中职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注重加大对中职医学生"三生教育"的力度,是促进中职医学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1前言长期以来,教育缺乏对最终目的的思考、对受教育者人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学生时代是知识和人格成长的黄金时期,是人生命中的重要历程。当前,云南省的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实施“三生教育”。“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就是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使以人为本的“三生教育”理念真正渗透到生活中、学习中,让所有人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掘,让学生健全心智、学会生存、珍视生命和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16.
“三生教育”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杨跃萍 《成才之路》2009,(6):I0003-I0003
“知生理、调心理、守伦理、懂哲理、明世理” 三生教育首倡者、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这样定义三生教育: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行为和感悟过程。  相似文献   

18.
所谓"三生"即生命、生存、生活。"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1]。2008年云南省教育厅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在学校实施"三生教育",并把它作为素质教育基础工程来抓。随后以部分学校为试点开展"三生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漠视个体生命、缺乏生存能力、不会独立生活等现象时有报道,说明现代大学生缺乏对生命、生存、生活等问题的基本认识.针对这些现象,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提出的在各类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以下简称"三生教育")的号召,对新时期我国构建以生命观为理念指导的高校教育系统工程,帮助大学生群体关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学会生存、学会生活,追求自身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三生教育"的基本思想及内容,并对高职院校如何实施"三生教育"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在学校对学生实施三生教育是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的重要决定,对培养和树立学生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充分挖掘其它各门课程中有关‘三生教育’的内容,在教学中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