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主持人的话:   奥运来了,奥运又走了.   媒体沸腾了,媒体又平静了.   在这来去的中间,在这沸腾到平静的过程中,包含着多少传媒人的兴奋和压力、努力和疲惫、希望和焦虑!   ……  相似文献   

2.
王军杰  周克俞  张桐 《今传媒》2009,(10):11-12
2008年是奥运年,天津是奥运协办城市,<今晚报>作为天津市最具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广告经营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今晚传媒广告有限公司成功策划实施的奥运主题营销"世界同城共享奥运"活动,读者积极参与,企业赞助追捧,政府高度评价,创收2000多万元,向社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其中,"奥运使者世界奥运城市行"活动历时长达半年,最集中地体现了社会效益与经营效益双丰收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3.
宣晶 《新闻记者》2008,(9):17-20
2008年8月,"奥运年奥运月",中国人民过得兴奋且紧张,媒体更是如此. 北京奥运会报道就如同媒体圈内的一次"华山论剑",胜了这一战就能陡增"一览众山小"的豪气,败下这一阵多半会落得输财(广告)又输人(读者)的结局.如此重压之下,网络、电视、广播,报纸均各出奇招,而奥运新闻报道的策划无疑是内功之一.  相似文献   

4.
奥运后这一年,是高潮过后的平静,没有想象中的余音缭绕,关于奥运的一切开始远离了。一年之后,似乎关于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的中国人留下的激动和回味远远超过了奥运比赛本身。  相似文献   

5.
2008奥运会是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事,几乎所有媒体都认为奥运对媒体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塑造媒体品牌是难得良机。但是地方广播媒体如何做好迎奥运宣传,满足受众对奥运的信息需求,如何借此良机凝聚人心、扬我国威,如何在重大事件中凸显传媒优势、树立媒体品牌,这  相似文献   

6.
<"奥"视群雄>是由山东齐鲁电视台、北京大兴广电中心联合全国数家频道和媒体联合打造的一档谈话节目.[1]节目立足于与一个"趣"字,采用直播的形式,内容上设置奥运资讯、嘉宾谈话和播客三个版块,以点评奥运精彩赛事、分享赛场内外的趣闻、谈论热门话题为主要内容.这档节目在参与的电视媒体上每晚10:40播出,节目时长50分钟,并由新浪网、齐鲁网同步直播,全国观众可以通过短信或网络参与互动,取得了很大成功.  相似文献   

7.
《中国记者》2012,(10):45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新媒体中心在2012年第9期《新闻与写作》刊发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媒体报道研究报告》,《报告》认为奥运报道呈现出"六大特点":一是媒体角色分工明确,奥运信息随时可见、无处不在。二是报道形式和内容呈现多样化及倾向性特点。三是自媒体成奥运报道最大亮点。四是创新技术应用助力奥运报道。五是视频报道更受互联网推崇。六是移动媒体成为获取奥运信息最便捷渠道之一。在对中国媒体奥运报道进行的分析与研究中,《报告》发现:第一,电视媒体占据奥运报道绝对优势地位。这表现在:高覆盖保证高收视;3D技术成电视转播最大亮点;专题节目为电视媒体  相似文献   

8.
2008年的8月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难忘的,北京奥运会让每一个热爱体育、热爱生活的人都为之沸腾。各大媒体在第一时间为我们传递了奥运场馆内的最新消息和现场情况,令人如身临其境。但此次奥运报道中依然出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不少媒体的相关报道,尤其是电视镜头前新闻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9.
"3·14"西藏拉萨暴乱事件发生之后,一些西方媒体曾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虚假不实的歪曲报道:后来对"藏独"分子对奥运圣火传递的破坏、扰乱事件,不少西方媒体又一次进行了大量不客观、不公正的报道.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我国政府和广大民众的强烈愤慨.  相似文献   

10.
’08奥运,中国广电媒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正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和最优化的广播电视资源,全方位、多角度、覆盖式、立体化参与奥运报道。但是.国际化视野下的宏大背景也对中国体育报道和广播电视人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本期刊登的这组稿件涵盖了奥运报道的传播策略、广播电视报道的特征与对策以及地方媒体如何参与奥运报道等方面,以期对奥运报道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北京奥运,世人瞩目,各路媒体对此的关注度都是空前的。可是,在中央级媒体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面前,地方媒体就显得"势单力薄"。而面对同城其他媒体,广播似乎在奥运报道中又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如何抓住这稍纵即逝的宣传良机,使其成为凸显媒体优势、树立媒体品牌的良好平台?如何在林立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是中国的奥运年,也是全国人民的一大盛事.在目前举国抗震救灾和迎接奥运的过程中,一些理念被提出和推广,"绿色奥运"即是其中最响亮的一个口号,这一口号既有赖于媒体广为传播,又需要媒体促进社会的接受和落实."绿色奥运"是一场检阅,也是中国人文明形象的展示,而树立新形象的主要渠道仍是大众媒体.生态文明传播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月22日,距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199天,《钱江晚报》奥运特刊《奥运中国》登场亮相,自此每天8个版的体育新闻板块也更名为《奥运中国》。《奥运中国》在内容上分为5个部分:奥运专题采访、奥运新闻、奥运传奇、奥运民间以及其他体育新闻。奥运传奇和奥运民间这两大部分较有特色,它体现了本报奥运报道的一个思路——报道策划和活动策划并重,两条腿走路,两只手出拳——这也是体现地方媒体特色的错位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14.
北京奥运报道的风头似乎被电视和新媒体夺去。央视凭借其独有的转播权、丰富的频道资源,博得了创纪录的收视率;北京奥运首次允许新媒体转播,使网络媒体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手机也成为活跃的新元素。但是,尽管受众的眼球不再紧盯着纸媒,在奥运的气息逐渐消散之后,回头来看,在奥运报道中最亮丽和最有意味的,依然是纸媒。传统的纸媒,就像奥运开幕式上让人惊呼的烟花,虽老犹荣,由于独具匠心的策划、编排,且融入新技术,而有了新的光彩。纸媒的奥运报道,充满诗情画意的韵味。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北京奥运会指日可待,对于中国媒体来说,这是机遇,更是巨大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报道好北京奥运会,通过创新奥运会报道提升媒体的竞争力,是新闻媒体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期《前沿关注》栏目讨论的主题是站在奥运新闻大赛的起跑线上。组织了中央电视台、人民网、中国体育报等主流媒体负责人的几篇文章,就如何组织实施北京奥运会新闻报道,创新奥运报道模式,打好奥运新闻大战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和探讨,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主流媒体在北京奥运来临之际的激情、梦想与超越。  相似文献   

16.
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源于欧洲青年奥林匹克节,是国际奥委会在完善青少年教育、防止奥林匹克宗旨偏离的又一次创新,也是奥林匹克教育理念的回归。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评价青奥会是"回归青少年体育健康本质,吸引和团结青年人的催化剂"。2014年8月15日—27日,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南京成功举办。已故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说过:"媒体是奥运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奥运会将是一场激烈竞争的媒体盛宴。在这一场盛宴中,广播拿什么奉献给广大听众?本文则是针对奥运广播报道进行的策略研究,通过对奥运报道的媒体环境的分析,指出奥运报道三个阶段不同的媒体策略,并具体提出奥运广播报道内容创新的三大策略与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奥运媒介传播中,我国区域媒体的参与与报道,成为奥运会的一道靓丽风景。本文以安徽地区形象在奥运中的建构与生成为关键点,梳理了其形象建构背后的奥运人、奥运元素和媒体的二次建构。这些内容共同完成了安徽区域形象生成的图谱构建。本文还以安徽广播电视台在伦敦奥运会中的报道策略,试图探讨区域媒体如何突破时空局限、突破有限资源来完成区域形象建构的,并为其它区域媒体未来针对奥运类型赛事报道中的区域形象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声屏世界》2012,(10):49-50
当电视媒体依然高举高打,靠高投入吸引消费者注意力时,门户网站的集体发力为众多希望借助高端赛事进行品牌营销的企业提供了可替代的投放空间。伦敦奥运会报道再次凸显了主流媒体在大事件报道中的关注度和影响力。盘点各类媒体在奥运中的表现,除了央视之外,最受关注的媒体无疑是各大门户网站。这不仅是因为主流门户网站购买了奥运视频的  相似文献   

20.
2009中国报业:承载2008的得意与失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对中国报业来讲是个不平静的年份。一方面,中国报业在回忆中感受改革开放30周年带给自身的沉甸甸的变革;另一方面,中国报业又经历了地震、奥运等重大事件。就在岁尾,金融危机又给中国报业带来了瑟瑟寒意。可以说,2008年的太多因素都已注入到2009年,使这两个原本独立的自然年,在中国报业发展的年轮里,很难清楚地割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