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近年来,古籍影印图书尤其是新编古籍丛书的影印出版,受到海内外学术界和收藏界的广泛关注和推崇.在国内,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无疑是这个领域的翘楚.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新编古籍丛书的影印出版,始于1996年出版的《二十四史订补》.1998年,历时十年的大型综合性古籍丛书《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全部出齐.1999年《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的编辑出版,标志着国图社的新编古籍丛书步入了规模化、系统化、专业化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2.
以全国一千多万商业职工为服务对象的中国商业出版社,建社10年来,始终坚持“为商业教育科研服务,为广大商业职工服务,为中外社会读者服务”的办社宗旨,出版图书600多种,其中包括《商业政策法规汇编》、《世界审计会计名篇译丛》、《中国烹饪古籍丛刊》、《中国烹饪》月刊等一批有影响的书刊。并在烹饪古籍、商业理论等方面形  相似文献   

3.
三秦出版社出版的《陕西省金石文献汇集》,是辑录和考证陕西省金石文献资料的人型学术资料丛书。这套丛书由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组织编写,初步计划出版70种左右。三秦出版社在1985年建社初期,就将出版这套大型丛书列入本社的重点出版计划,在经费欠缺、人员少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做好出版这套丛书的工作。经过近5年的艰辛工作,《陕西省金石文献汇集》的编辑出版已经初见成果,已出版了10多种  相似文献   

4.
陈乃乾与古籍整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凡是整理古籍或者与古籍版本目录学有关以及图书馆工作者,不少人都知道陈乃乾先生,并且无不对他博学多才、乐于助人的精神感到钦佩。他早年在上海一带生活和工作,中年以后来到北京,在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创办的古籍出版社任编审。1958年中华书局改组,成为整理出版古籍和文史书籍的专业出版社,古籍出版社和中  相似文献   

5.
文史古籍出版新热潮中国书店沈望舒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意识不断强化的感召下,中国文史古籍图书成为连续几年的出版热点,据新闻出版署公布的统计数字,1995年全国有出版社563家,出版图书101381种,文史古籍类图书品种占出版品种总量的72.58%,而...  相似文献   

6.
一、向外开拓 1984年,年届花甲的高纪言担任了江苏古籍出版社总编辑。他以锲而不舍的精神,默默地奉献出一大批精美的典籍,写下了30年编辑生涯中最辉煌的一页。那时的江苏古籍出版社,编辑加行政人员14人,可谓白手起家。建社初期,有的同志认为,江苏古籍出版社底子薄,要想立足,必先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当时的出版  相似文献   

7.
徐尘 《出版参考》2006,(6S):29-30
台湾简体版图书在大陆公开销售,简体版图书需求日渐增长,商家更是推陈出新提供各种交流机会。日前,台中市文化局、联经出版公司与上海书店联合举办了鉴古薪传——大陆古籍出版社联合书展,共计约3000种、6000余册的图书参展。这也是台湾业界首次结合大陆22个专门出版文物典藏、书画鉴赏、考古、文史、古籍、线装书的出版社,为台湾读者提供的大型古籍书展。  相似文献   

8.
古籍工作是燕京大学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古籍收藏方面,燕京大学图书馆以哈佛燕京学社资金购入大量古籍,成为院校合并之后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存藏的重要基础.在古籍编目方面,燕京大学图书馆采用"汉和图书分类法"进行编目,还编有《燕京大学图书馆目录初稿(类书之部)》《中国地方志备征目》等专科目录.在古籍借阅方面,建设有完备的借阅制度,还通过举办古籍展览,办《燕京大学图书馆报》等形式为读者提供服务.在古籍出版方面,通过石印、铅印、传统刻版等形式出版了以《燕京大学图书馆丛书》为代表的多部古籍.  相似文献   

9.
时光荏苒,一晃二十年过去了,近来重读《中共中央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感到十分亲切,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古典文学出版工作的编辑人员,《指示》使我有常读常新的感觉。在21世纪之初,我们来纪念《指示》下发二十周年,更有特殊的意义。人民文学出版社是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建社之初即确定了“古今中外,提高为主”的出版方针,文学古籍的整理和出版自一建社便成为重要的工作任务,50年来,经过几代编辑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我社出版的文学古籍中,既有毛泽东同志作为国礼送给外宾的线装书《楚辞集注》,又有俗称为“黄皮书”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  相似文献   

10.
千秋出版社     
《出版史料》2006,(3):48-49
姜德明《〈不惊人集〉的下落》一文的末尾写道:“在徐懋庸的旧著中,当以《不惊人集》最稀见……出版这本书的上海千秋出版社则不见史载,好像也没有出版过什么书。”姜先生这篇文章被编入他的代表作之一《新文学版本》,被编入任继愈主编的《中国版本文化丛书》,2002年12月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足见此文的分量。弄清“千秋出版社”,至少可以对上录姜文予以充实。千秋出版社的社址设在上海卡德路153弄4号,1933年6月创刊文学半月刊《千秋》,金民天编、钱春浓助编。这家“千秋出版社”与鲁迅有过来往,1934年5月23日鲁迅日记载曰“午后得千秋社信…  相似文献   

11.
周谊 《科技与出版》2012,(10):73-74
杨永生同志是一位资深的建筑图书编辑,1931年11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2年7月30日因病去世,享年81岁。永生同志1957年4月进入基本建设出版社,开始出版生涯。1958年4月随机构调整进入建工出版社,长期参与建筑图书的编辑和组织管理工作。1979年起任建工社副总编辑。1984年4月中  相似文献   

12.
“如果认真翻阅一下《名师讲义》,一定会有与众不同的感觉。”这是天津古籍出版社社长刘文君2006年接受《中华读书报》记者采访时的结束语。那时,《名师讲义》丛书已得到读者的认可和好评,也被业内人士视为天津古籍社的品牌图书。但刘文君或许没有想到,天津古籍还未来得及充分享受“老讲义”这块招牌带来的荣耀,一股“老讲义”丛书出版风就已在图书市场悄然刮起。  相似文献   

13.
“江苏品牌图书工程”项目之一、著名版本目录学家瞿冕良(冠群)先生以82岁高龄完成修订的《中国古籍版刻辞典》(增订本)日前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版刻记录,从来只有零星材料,专门记载极难见到。《中国古籍版刻辞典》是瞿冕良先生历时20年编纂完成,1999年初版印行于世,曾获第四届国家辞书奖一等奖。此次出版的增订本是作者历时近10年,在原版本基础上,参考了大量海外汉学善本书志,对原稿进行了全面的修订、补充、完善,增订而成。  相似文献   

14.
陆银道同志是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创建者之一。1989年4月建社时任社长助理,1992年任副社长,1995年任常务副社长全面主持工作,2000年被任命为出版社社长。在陆银道社长的带领下,出版社锐意改革、积极进取,由一个小型出版社发展成为大学出版社里的佼佼者。出版社总资产从建社时的1  相似文献   

15.
中华书局副总编辑顾青接受《中国图书商报》记者采访时提到:所谓古籍出版数字化是优质的古籍图书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来为公众服务。但是目前的数字化环境对古籍出版来说不好,主要原因是图书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比较薄弱。侵权盗版给古籍整理者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大批学者在努力做古籍的整理工作,包括标点、校勘、注解等,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而盗版侵权使得出版社与学者权益受损。  相似文献   

16.
浅谈《民国笔记小说大观》的选题策划张继红《民国笔记小说大观》是由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大型丛书,是国内首次整理民国年间大量笔记著作的成果。著名民俗学专家任丛书的总顾问,民俗专家邓云乡、近代史专家、图书目录学家来新夏为丛书作了总序言。这部丛书从1994年...  相似文献   

17.
大学专业出版社以出版专业图书为主 ,在引进版权方面选择范围较窄 ,因此能成功地引进“双效”丰收的精品图书 ,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与建社时间长、规模较大、资金实力雄厚的社会专业出版社相比 ,大学社在社内力量上并无优势 ,因此 ,要巧用学校资源。笔者在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从事版权工作 ,这里谈一下工作过程中“巧用学校资源”较深的几点体会。一、借助学校品牌 ,提高出版社声誉与外方首次联系 ,通常情况下要先介绍本社概况。大学专业出版社主要依托学校办社 ,其所依托的大学在学科、科研、人才等方面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这些…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教育图书出版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现象和情况。1998年春季北京图书订货会的统计资料显示,教育出版社的订货情况不容乐观,除了少数教育出版社订货较好外,大多数反而不如一些非教育出版社。有些教育出版社只订到几十万码洋,连当地一家古籍出版社都不如.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图书结构上长期积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湖南通俗读物出版社建立于1951年1月10日。在建社五十周年时,我们出版了《新湖南第一家出版社》。原任新湖南报第一任社长、总编辑李锐题词:“创业半个世纪,三湘到处书香,好书源源不断,两个文明闪光”。原任新湖南报第一任副社长、副总编辑朱九思写了纪念文章。时光易逝,不觉又是十年,往事难忘,加上又发现了建社时的重要史料,促使我不得不回眸当年,写点所见所闻所感。  相似文献   

20.
正古籍影印是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以下简称国图社)的两大拳头专业之一,国图社成立三十多年来,影印古籍品种繁多,规模宏大,且多为精品。2009年8月,荣获"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无疑是对国图社在古籍影印方面所取得成绩的极大肯定。国图社在全国古籍社中,之所以能一直处于领跑地位,不仅在于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大文化出版工程,如"中华再造善本",积极与全国各大图书馆合作,开发馆藏,形成"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等品牌,更在于对古籍的深度整理、分类汇编,打造崭新的专题古籍丛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