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科学课》2003,(5)
课程改革开始以来,“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的呼声越来越高了,这是好的。但是如果对学生为什么要“自主地学习”,为什么现在大家都来提倡“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在什么前提下来谈学生的“自主”等问题没有明确的回答,在实践中可能就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2.
课文,是一篇篇例文,向人们传递了“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信息.作文,则要解决“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在小学的“习作”教学中,常常是老师教得无法,学生学得无效,作文难的现象还时常困扰着师生.教师就应利用好“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要阅读,阅读什么,怎样阅读,这些基本问题及方法,到了高中,教师竟然还要对学生反复申说强调。对“为什么要阅读”,学生有可能告诉你“要考”;对“阅读什么”,他能凭经验告诉你“一般是散文”;至于“怎样阅读”,他很可能翻出一本“高考攻略”之类的书递给你……不会阅读的病因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4.
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科学知识的基础,概念学习也是整个物理课程教学的关键。在引入概念时,要让学生弄清“为什么”;在理解概念时,要让学生明确“是什么”;在运用概念时,要让学生明白“干什么”。  相似文献   

5.
章聪聪 《湖南教育》2002,(18):50-50
科技活动不能只停留在活动的表面,要在科技活动中渗透“科技兴国”的思想,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造精神,增强科技意识,提高学生素质。首先,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听什么是什么,将来他们长大后就不会轻信那些毫不科学的宣传。如前段时间那么多人去相信法轮功的什么“不吃药可以治病”、“地球要爆炸了”等歪理邪说,这种现象令人深思。其次,要强调实践精神。有这样一则故事:法国的一位科学家曾向几个小朋友提出一个问题“一个倒满水的杯子,在杯里放进一条金鱼,为什么水不会溢出来?”有的小孩答:“鱼到水中…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写”?“人为什么要写”? 在习作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已成共识。  相似文献   

7.
开拓思路,要抓“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什么?”三个问题第一层次“是什么?”要求学生“知其然”,从不知到知,具有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获取信息、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第二层次“为什么”?要求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论历史现象、阐述历史发展规律等能力。第三层次“还有什么?”则要求学生“豁然贯通”,具有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8.
教学基本原则是实验教学的基本原理。它反映了教学的基本规律,是促进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必须遵循的准则。1遵循明理性原则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教学中,要说明理由讲清为什么要这样操作,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所做的实验“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操作才是正确的,才能...  相似文献   

9.
欢乐无限     
易燃物 老师:“什么是易燃物?” 学生:“我爸爸。” 老师:“为什么?” 学生:“群众一提意见,他马上就发火。”  相似文献   

10.
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科学知识的基础,概念学习也是整个物理课程教学的关键。在引入概念时,要让学生弄清“为什么”;在理解概念时,要让学生明确“是什么”;在运用概念时,要让学生明白“干什么”。  相似文献   

11.
与同事交流,经常会说起彼此的困惑:“为什么在课堂上只看到教师提问学生,而看不到学生提问呢?”是啊,学生刚入学时对外界的事物总有着极大的兴趣,经常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怎么渐渐地他们的问题就少了甚至没有了呢?  相似文献   

12.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特别是文学作品的学习,不仅要读懂作品中“写的是什么”,还应思考作品“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读懂作品中“写的是什么”,是对作品的理解,是读者贴近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书”阶段,这一阶段,一般来说能够把握。但这一阶段不是阅读教学的终点,我们还应思考作品“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相似文献   

13.
去年,一位外国专家在我校听了一天的数学课,后来他就诧异地问我: “为什么在课堂上只看到教师提问学生,而看不到学生提问呢?”这一问,引起了我的思考:儿童刚入学时对外界的事物总有着极大的兴趣,经常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怎么渐渐地,他们就没有问题了呢?  相似文献   

14.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特别是文学作品的学习,不仅要读懂作品中“写的是什么”,还应思考作品“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读懂作品中“写的是什么”是对作品的理解,是读者贴近作者思想感情的“入书”阶段,这一阶段,一般来说能够把握。但这一阶段不是阅读教学的终点,我们还应思考作品“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一阶段比前一阶段较难,这就要求读者思想跳出作品,与作者保持距离,即“出书”。这一阶段须要读者对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行探究和创造,在探究和创造中穿透语言文字的表层,贴近作品创作…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要做实验——在创设的问题情景中产生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知道问题可以通过实验来解决,这一环节实质是变“要学生做什么”为“学生自己要做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猜想或预测的环节融入,让学生知道猜想或预测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6.
化学教学的“导”学郭桂莲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在于教师的“导”,导的得法,则事半功倍。导什么,怎么导,我的作法是:一、科学引入──指导看。引入课题,不但要让学生明白将要学什么,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为什么要在这里学,且作...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问题是学生探索的起点,也是激发和维持学生探索的动力。俗话说得好:“学问、学问,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值得深思的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善提问?不敢反问?我们的数学教学为什么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为什么是“你听懂了吗”,而不是“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我们的教学为什么吝啬给学生自由提问的空间或时间?  相似文献   

18.
高翠任 《学周刊C版》2014,(5):107-107
理想的教育状态是通过“怎样教”达到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和潜移默化中学习.通过“教什么”让学生获得知识.通过“为什么教”使教师更加清楚教学的真正意义是帮助学生形成能力.在淡墨无痕和春风化雨中发展恩想、培养精神.实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目标。本文就“怎样教、教什么、为什么教”三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教师要善于倾听,重要的是倾听学生发言的背后,他们在想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即使是说错了,也要分析一下为什么错了,找出病因对症下药。例如“利息”的教学,很多学生在计算“几年的利息”时,将本金乘以一年期的利率再乘以年数,教师在仔细倾听学生的回答后,及时地分析并找出原因:是学生把“年利率”理解成了“每年的利率”。找出病因之后,教师没有采用说教的方法进行订正,而是请学生观察利率表,想想存一年与存两年的利率为什么不同。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悟出其中的道理,及时建构起正确的数学概念。在整个倾听过程中,教师决不是在简简单单…  相似文献   

20.
根据古诗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审美规律,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一、展开想象,感知形象美小学生的思维往往以形象为支柱,而古诗具有“文约而意丰”的特点,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文字中理解丰厚的内容,必须依靠想象,开拓广阔的思维天地,唤起和重组学生记忆中的表象,进而“看见”或“听见”诗中所绘或所述。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启发诱导,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有层次进行。如《寻隐者不遇》,教师在疏通字面时,要激发想象:是什么人问童子?“松下问童子”说明是什么地方问的?为什么要特别说“松下”?可能问了些什么?可能回答了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