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5年底,被袁世凯软禁京师的蔡锷将军巧计脱逃,间关万里,潜赴云南,举起护国讨袁大旗,举世皆惊。尔后,他不顾重病缠身,临危受命,亲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率领七千滇军健儿出征川南,打得北洋逆旅丢盔弃甲,损兵折将,为埋葬袁家王朝高奏凯歌。与此相辉映的是,他在护国军出师以前挥动如椽巨笔,写下了一系列大义凛然声讨袁逆的电文、书信、誓词、檄文等,以此来伸张正义、说明政见、鼓舞舆论、争取同胞、壮大护国军声威。《再告全国同胞书》(又题为“护国军蔡总司令之檄文”)就是其中的一篇代表作。  相似文献   

2.
护国战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进程。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蔡锷率先在云南举起了讨袁大旗,组织护国军,发起讨袁护国运动,并督率滇军主力入川与北洋军鏖战于川南。从双方战力、物资的投入来看,无论军备实力还是财政实力,北洋军都要远远优于护国军。在护国军兵力、物资难以为继之时,四川各阶层民众团体热情响应护国大义。军民、绅商、袍哥等以各种方式支持护国军,踊跃支援前线,成为确保护国军在川南取得巨大胜利的重要保障。护国军从民族大义出发,受到了民众的欢迎,力量由弱变强。袁世凯倒行逆施,违背民主共和理念,最终失败。民众是反袁护国斗争中活的力量,正是他们毁家纾难支援护国军,护国战争才取得了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3.
宁岩 《四川档案》2006,(6):28-28
蔡锷将军因长期肚于战事,积劳成疾,于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十一月八日病逝于日本。噩耗传来,纳溪军民“识与不识,均为之痛苦流涕”。当时驻扎在纳溪的云南陆军第一师第二梯团第三支队长朱德,会同纳溪县知事周维桢(原“护国军”参谋)旋出通知,邀请纳溪县军、政、绅、学、商各界人士,于民国五年十二月一日至七日,为蔡锷将军举行隆重的追悼会。同时,在民国五年十一月廿六日以朱德、周维桢的名义发出为蔡锷将军铸建铜像及为阵亡将士建立昭忠祠的倡议。  相似文献   

4.
一张委任状     
何平 《四川档案》2011,(5):26-26
在四川省叙永县档案馆,珍藏着一份意义非凡的委任状。这就是民国五年(1916年)六月十一日,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蔡锷将军签发的委任状。委任叙永籍著名士绅岳钟灵(后任民国四川简阳县知事、叙永县参议会参议长)为该部秘书。1915年12月12日,经过一年多精心预谋的帝制复辟准备,终于走到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复辟正...  相似文献   

5.
爱国实业家浦在廷(1871—1950),宣威榕城镇人,学名浦钟杰,一生致力于”实业救国“,努力实现”急公好义”的人生价值。1915年,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发动反袁护国运动,当蔡锷率领的护国军经过宣威时,浦在廷亲自在县商会内设立了兵站,积极为护国军筹集粮款,自己也踊跃捐献。1916年,护国军凯旋返程途经宣威时,都督唐继尧亲自给浦在廷颁发了一枚银质梅花奖章。  相似文献   

6.
爱国实业家浦在廷(1871—1950),宣威榕城镇人,学名浦钟杰,一生致力于”实业救国“,努力实现”急公好义”的人生价值。1915年,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发动反袁护国运动,当蔡锷率领的护国军经过宣威时,浦在廷亲自在县商会内设立了兵站,积极为护国军筹集粮款,自己也踊跃捐献。1916年,护国军凯旋返程途经宣威时,都督唐继尧亲自给浦在廷颁发了一枚银质梅花奖章。  相似文献   

7.
笔者偶遇一位将军,谈起目前一些新闻评论缺乏新的角度和独到的见地,将军语出惊人:要出新,就要“出奇制胜”“反常用兵”“超常思维”。笔者听后,深受启发。超常思维法。就是打破思维定势,开拓新闻评论立意新思路。作者涂国政从人民日报防治土地“沙化”的报道中,联想到人的思想也存在“沙化”的考验,发表了“防治思想‘沙化’”的评论。作者提出“构筑防治思想‘沙化’的‘意识屏障’”、“构筑防治思想‘沙化’的‘心理屏障’”、“构筑防治思想‘沙化’的‘制度屏障’”。这种超常的联想,使新闻评论的立意新颖独到,发人深思。该文荣获2005…  相似文献   

8.
珍藏于河北省抚宁县档案馆的《榆关抗日战史》,真实详尽地记述了1933年抗日爱国将领何柱国将军率领部下保家卫国、英勇抵抗,直至与侵榆日军“血肉相搏、慷慨赴死”的爱国情怀和悲壮一幕,其碧血丹心足以“彪炳千秋,永远为中华民族之骄傲!”  相似文献   

9.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月初四日,清政府在哈尔滨设立关道。次年正月二十二日,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会衔牌示时任吉林哈尔滨铁路交涉局会办的杜学瀛试署哈尔滨关道道员。杜学瀛于四月十六日接印视事,成为哈尔滨关道第一任道员。杜学瀛,咸丰二年(1852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荫  相似文献   

10.
杨飞 《湖北档案》2007,(11):33-37
在共和国的开国将领中。有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独腿将军,他骁勇善战,以顽强的革命意志转战南北,屡建奇功,毛泽东曾亲自为其颁发红星奖章。他就是独腿爬雪山、过草地、走完长征路.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中将军衔,历任军委民航局局长、贵州省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国防科委副主任等职,备受毛泽东器重、闻名中外的解放军独腿虎将——钟赤兵。  相似文献   

11.
老将军走了,在今年早春时节;老将军没走,他的音容笑貌还在我的眼前。“你就做我的新闻发言人!”1996年8月23日,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一间病房里,南京军区原政委杜平将军凝望了我一阵后说道。这哪能。将军1930年参加红军,从瑞金中央苏区到延安革命圣地,从陕北抗敌前线到解放东北战场……历经了中国革命的许多战役战斗,还参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主任,将军代表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志愿军报》上发表了很多文章,阐述了我军作战的一系列方针、原则、战斗情况。他被当时的美联…  相似文献   

12.
1939年4月,张自忠将军率三十三集团军在取得襄河东岸钟祥县与宜城县交界处流水沟的阻击战中,当场击毙日军少将联队长1名,全歼一个联队的胜利后,为解决襄河东岸国车进军、物资运输、伤员转移、部队换防等带来的障碍,张自忠将军决定在钟祥县转斗湾关家山架设浮桥,并亲自向担任襄河东岸警戒的五十九军一八O师下达了架浮桥的命令。  相似文献   

13.
张宁 《兰台内外》2013,(3):13-15
近日,笔者在北京一个军队干休所,采访了我军后勤工作的开拓者、被毛泽东称为"红军大管家"的开国上将杨至成将军的长子杨子江大校。他说,毛泽东的著名诗句"黄洋界上炮声隆",与父亲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我父亲杨至成将军,1903年出生在贵州省三穗县的一个侗族家庭。1919年,父亲考入省立甲种农业学校。毕业后,到了重庆,在滇黔联  相似文献   

14.
此照片是我在贵州省六枝特区岩脚镇搞古镇文化展览,收集彭公武的事迹时从彭氏后裔彭国华处收集到的。我从历史资料中了解到,此照片是1916年云南讨袁军(护国军)打败北洋军阀占领成都后拍摄的。  相似文献   

15.
荣成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市。1997年,荣成市政府在伟德山风景区建立了驰名中外的将军碑廊,碑廊内矗立着荣成籍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或担任过军级职务人员专碑136方。石碑的正反两面镌刻着将军们的亲笔题词和生平事迹。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为碑廊题词:人杰地灵,英雄辈出。碑廊气势宏伟,是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弘扬将军的丰功伟绩,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近日,荣成市档案局指派专人到将军碑廊,用数码相机对碑廊进行拍照,并搜集了大量反映将军们工作、生活的资料,自行开发研制专题数据库,建立了将军碑廊电子档案。数据库图文并茂,主要内…  相似文献   

16.
陈铎的眼泪     
在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中央电视台播映了系列纪录片《长征:英雄的诗》。长征红军将士们英勇献身、克服千难万险的精神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陈铎在第四集《母亲万岁》中采访时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的场面,也使我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陈铎是中央电视台老的节目主持人。他在《话说长江》、《再说长江》等节目中的沉稳淳朴的风格和语调,给我的印象是一位长者和学者。而这一次我却看到了他满腔激情的一面。 那是陈铎采访李中权老将军的时刻。李中权一家都参加了红军。他的母亲经过两次翻越雪山后身体已  相似文献   

17.
他们登山,而且登的是雪山。他们的这种爱好给人以疯狂的感觉,但是他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也了解雪山。他们被媒体炒成英雄,被民众看作明星,但他们自认为自己只是个有爱好的正常人。  相似文献   

18.
暑期,携大小LD长途跋涉赴成都一游,下榻地与著名的武侯祠隔街相望,从别人的游记攻略里早已闻名遐迩的锦里也近在咫尺。 锦里即锦官城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经过修复和新建后,如今的锦里古街于2004年底开街。  相似文献   

19.
春雨 《档案时空》2013,(7):36-39
徐海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将军之一,外号叫"窑将军"、"徐老虎"、"老病号"。美国作家斯诺在《西行漫记》中,称徐海东是"红色的窑工",是"大名鼎鼎"的"神秘"的人物。在湖北省大悟县、在大别山、伏牛山、秦岭脚下、陕甘高原等地都流传着一个  相似文献   

20.
成都平原是古蜀文化、古蜀城邑和古蜀国的生长地,历经2300多年城址未变、城名未改."西蜀称天府,由来擅沃饶",成都既是一个"水旱从人,时无荒年,沃野千里,不知饥馑"的富饶之地,也是李白笔下"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的锦绣天府,更是在全国首创并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