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及数理统计法等,调查分析了我省三所校研究生在心理压力及生活事件方面的现状,并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拓展训练)研究生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生在生活事件的负性事件、恶性事件、总分、学习、婚姻、家庭、工作与经济、人际关系的频度和强度因子上,研究生的得分均高于本科生,且在婚姻和家庭因子上存在显著的差异,②实验干预后,研究生的应付方式、心态和心理健康状况都产生了积极的改善,研究生对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满意并认为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开启大学生活之旅的第一课,是关键的节点和重要环节。目前,拓展训练作为公司、企业、团体较新的培训方式和心理辅导方式,对激发意志、精神力量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身心调试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2012级新生样本进行培训后发现,入学教育课程引入拓展训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选取中国跳水队曾参加北京奥运会的4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旨在全面提高运动员基本心理技能水平和应对艰难运动情境的能力,从而促进比赛中的运动表现.结果表明,采用认知—行为疗法,以目标设置、放松训练、表象训练和自我暗示4种心理训练技术为主,辅以专题讲座、团体辅导和自主教育等心理咨询与训练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跳水运动员心理技能水平,改善竞赛能力.  相似文献   

4.
探索性的将团体心理辅导引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以体育教学活动为载体,团体心理辅导为手段,分别对篮球、羽毛球和健美操选项课进行优化教学设计,为体育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提供科学依据和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5.
团体心理训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成员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同时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从而达到生理、心理、精神之间关系的平衡和良性发展,而团体心理训练更注重外在条件对个人的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符家庆  顾问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11):76+120-76,120
根据本院自身特点和专业特性,以两个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在体育课程中引入拓展训练进行了实践研究与思考。实践证明,在体育课程引入拓展训练,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体、心理、创新、社会适应、团体协作等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体育与健康课程应用团体心理辅导游戏的研究"是在团体心理辅导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以体育与健康课程为载体,将团体心理辅导游戏运用于教学中,让学生在互助过程中,享受团体的乐趣,凝聚团体活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实验两年来,总结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同时也有些实验问题值得思考。下面就实验过程中一个案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团体心理辅导具有教育功能,对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进行了探讨.设计"暖心、携手、播种、耕耘、收获、评价"的体育教学"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并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上海市一线运动员存在的心理困扰及应对方式、对运动队心理辅导内容和方式的期待,提出心理服务工作设想。方法:对562位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上海市一线运动员对心理知识的了解程度低;在训练比赛中的心理困扰主要有担心失误、运动成绩长期没有进步、缺乏比赛信心等,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主要困扰为未来的职业发展与人生规划、伤病问题、失眠、情绪控制不佳等;运动员对提高运动表现的心理技能训练、兴趣爱好培养、人际交往沟通等辅导内容感兴趣,偏向一对一心理咨询和集体辅导活动方式;不同年龄段、项目的运动员心理困扰、应对方式及其期待的心理辅导内容方式存在差异。结论:运动员心理服务中不能忽视心理健康教育,需以问题为导向设计辅导内容,注重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心理测量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了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在心理压力及生活事件方面的现状,并采用团体心理辅导与拓展体育训练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方法对研究生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生活事件的负性事件、恶性事件、总分、学习、婚姻、家庭、工作与经济、人际关系的频度和强度因子上,研究生的得分均高于本科生,且在婚姻和家庭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干预后,研究生的应对方式、心境和心理健康状况都产生了积极的改善,对团体心理辅导及拓展体育训练活动满意并认为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1.
随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剧,团体心理辅导也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而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也凸显出来,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结合教育实践,认为把团体心理辅导引入到普通高校的体育选项课教学中是可行的,可以更高更有效的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抗压力较差的现状,提出运用拓展训练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抗压力。认为拓展训练对提高高职学生心理抗压力的作用明显:1)培养社会责任感;2)锻炼意志力;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增强情绪调控能力;5)完善心理辅导体系。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课程中开展拓展训练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拓展训练是综合原本体育教学中的简单技能训练和学生心理状态辅导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通过拓展训练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并完成一定的实践任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对高校体育课程中开展拓展训练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期高校体育拓展训练能向更好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运用体育运动处方和团体心理辅导相结合的综合模式对焦虑大学生进行干预治疗,构建有效治疗焦虑大学生的干预模式.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进行综合心理状态测评,筛选研究对象,实施自由恢复、体育运动处方恢复、团体心理辅导恢复、体育运动处方加团体心理辅导恢复4种干预措施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再次采用上述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心理状态测评.研究结果表明:与自由恢复组相比,其余3组焦虑倾向均有所改善.在干预治疗前后,测定研究对象血清5-羟色胺(5-HT)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NDF)以及血浆中皮质醇(COR)含量,干预治疗后,除自由恢复组外各组研究对象的5-HT、BNDF和COR含量有显著性提高(P<0.05或P<0.01).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积极的干预措施可缓解焦虑大学生的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15.
运用体育运动处方与团体心理辅导相结合的综合模式对大学生社交焦虑进行心理干预.干预治疗10周后,与对照组的社交焦虑个体相比,实验组大学生的交往焦虑、社交回避、社交苦恼和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均有显著改善.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处方与团体心理辅导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对治疗大学生社交焦虑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6.
心理拓展训练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及人为因素等原因,在实施的过程中处处隐藏着风险,如何减少和预防心理拓展训练伤害事故的发生,是心理拓展训练在高校继续蓬勃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心理拓展训练风险的认识、管理、实施步骤及防范等方面的研究,力图为心理拓展训练在高校的全面开展,达到增强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提供有效的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用《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和运动心理技能自评问卷》,对27名青年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和运动心理技能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和评估,实施8周的放松训练、生物反馈训练、表象训练和团体辅导等心理干预。结果表明:青年排球运动员的放松、自我调节、人际沟通能力以及情绪稳定性、动机强度等偏低;针对性心理干预的效果明显,运动员的自我调节能力、心理准备程度、动机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腹式呼吸和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提高了运动员的放松能力:呼吸频率显著下降,心理变异性的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均显著增强,频域指标中高频(HF)显著提高,低频(LF)和LF/HF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吴军 《精武》2013,(21):22-22,24
本文在阐述心理拓展训练的概念、起源、特点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从教学模式、道德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综合素质提升的可行性方法等方面来剖析心理拓展训练在中学体育中的开展意义,从心理拓展训练的开展模式、内容设计、评价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系统构建心理拓展训练在中学体育中开展的实施策略,从组织管理机构、经费的来源和投入、场地、器材的维护与管理等要素论述了心理拓展训练在中学体育中的建设与管理,皆在为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一点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拓展训练的意义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为拓宽体育课程资源,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对心理拓展训练在培养学生坚强的心理品质、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强健的体魄3个方面的作用进行阐述。认为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引入心理拓展训练对教育目标的达成、体育课程资源的拓展、新型师生观的重构和教师角色的认知等具有创新意义。建议科学整合心理拓展训练内容,创造条件,使心理拓展训练尽快走进学校体育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20.
为考察父母教养效能感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中小学生父母教养效能感的实际效果,对23名父母教养效能感得分较低的家长开展培训。经过培训,父母在父母教养效能感总分、学习辅导效能感、行为指导与管束效能感、情感关怀效能感、社会活动指导效能感、健康安全促进效能感、情绪管理效能感、结果控制信念、掌控动机上有显著的改变。父母教养效能感团体心理干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