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能在不到 60分钟的时间里写出一篇 60 0字以上的优秀作文来 ?这是每个临考师生最为关切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全国十年来 2 0 0多篇中考满分作文的分析 ,揭密一下这些满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 ,希望对准备中考的语文老师和同学有一点启发。一、炼标题———芳草满园花满目俗话说得好 ,“题好一半文”。文章的标题就好比一篇文章的眼睛 ,通过它 ,我们可以窥见文章的灵魂。近些年来 ,许多省市的中考作文为了鼓励和培养考生的创新精神 ,都有让考生自拟题目的要求。毫不夸张地说 ,题目拟得如何 ,不但存在着给阅卷老师第一印象的问题 ,甚至直接…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文章的题目如同额头和眼睛,足见标题在文章中的作用。对于考场作文来说,写好作文标题尤为重要。近些年来,许多省市的中考作文为了鼓励和培养考生的创新精神,都有让考生“自拟题目”的要求。毫不夸张地说,文章标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篇文章的艺  相似文献   

3.
作文在语文中考中占分比重较人,是中考的重头戏。但有些考生在是考作文中却失分较多。笔者根据多年阅卷经验发现,这些作文往往存在一些“硬伤”。关于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阅卷老师对一篇作文的第一印象。近年中考很多省市是供料作文或话题作文,要求自拟题目,阅卷老师很看重考生所拟的标题。俗话说:文题  相似文献   

4.
如何能在不到60分钟的时间里写出一篇600字以上的优秀作文来?这是每个临考师生最为关切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全国十年来200多篇中考满分作文的分析,揭密一下这些满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希望对准备中考的语文老师和同学有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5.
中考满分作文,倍受广大初中生的欢迎,大家都想能破解其中奥秘,做到秣马厉兵,强化训练;知己知彼,有的放矢,以期在紧张的中考考场笑傲群雄,独步考林。那么,中考满分作文究竟有哪些制胜绝招呢?笔者认真解读了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满分佳作,略谈一二,以期揭开满分佳作的神秘面纱。拟题密码:明眸善睐亮全篇近年来,中考作文为鼓励和培养考生的创新精神,都有让考生自拟题目的要求。而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眉眼盈盈”的标题能给人清新脱俗之感,它是考场上闪出的第一道风景,能收到“明眸善睐,通篇生辉”的作用,毫不夸张地说,中考作文标题拟得好与坏会直…  相似文献   

6.
如何能在不到六十分钟的时间里写出一篇六百字以上的优秀作文来?这是每个临考师生最为关心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全国十年来二百多篇中考满分作文的分析,揭秘出这些满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希望对各位语文老师和同学有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7.
一、炼标题——芳草满园花满目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文章的标题就好比一篇文章的眼睛,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文章的灵魂。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作家,为了给自己的文章拟一个靓丽标题,直至为伊消得人憔悴。毫不夸张地说,题目拟得如何,不但是给阅卷老师第一印象如何的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文  相似文献   

8.
每年中考作文,只有不多的一些考生能得高分。究其得高分者的奥秘,除了选材新、立意新等之外,就是作文没有明显“硬伤”,在各个环节上丢分少。相反,大多数考生得分不高,并非都是材料、立意、结构的问题,而是“硬伤”累累。因此,医治作文中的“硬伤”刻不容缓。作文中的硬伤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不会拟标题。近年来很多省市的中考是供料作文或话题作文,都是要求自拟题目。大家都知道,“看文先看题”,“文题善,佳篇成一半”,可见题目是何等重要。去年河北省的中考作文话题是“把握”,很多考生就简单地采用“把握”作标题。这样,阅卷老师看到…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很多省市中考作文是供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这类作文一般都要求自拟题目。“自拟题目”也是对学生拟题能力的一种考查,若没有拟标题,一般是要被多扣2-3分。另外,所拟标题还要有新意,要能打动人,古话说:“以一目尽传精神”,“看文先看题”,“文题善,佳篇成一半”。可见题目是何等重要。人们还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  相似文献   

10.
《新作文》2006,(4)
如何能在不到60分钟的时间里写出一篇600字以上的优秀作文来?这是每个临考师生最为关切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全国十年来200多篇中考满分作文的分析,揭秘一下这些满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希望对临近中考的语文老师和同学有一点启发。一、开头古人说“凤头豹尾”,就是说开头要写得有姿有彩,像凤凰的头那样。有人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这些都说明了作文开头的重要。精彩的开头能一下子就打动评卷老师的心。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我们可以欣赏一下下面这些满分作文的开头:1.引名句,起点高远。如:“…  相似文献   

11.
翻阅近年来的中考佳作,不难发现,有越来越多的考生把撰写题记作为提升个人作文档次的一种写作技巧。题记是写在文章的题目之下、正文之前的一段言简意赅的文字,它具有意蕴丰厚、情味绵长、语句精美等特点,备受阅卷老师的青睐。一篇文采飞扬的正文,再加上一段简约精美的题记,就像画家“画龙”再“点睛”一样,能使文章通篇生辉,让人耳目一新。笔者撷取2005年中考满分佳作中部分精彩的题记,作些剖析,以供大家借鉴。一、阐释文题近年来,无论是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给考生留下了很大的自主命题空间。有些考生为了阐明文题与内容…  相似文献   

12.
材料作文对标题的要求是“自拟”.这就为广大考生“秀”出自己的写作实力和特长提供了一方平台。为了帮助考生擦亮这文章的“眼睛”,本文以2012年高考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作文为例,谈谈材料作文如何拟题。  相似文献   

13.
一、话题当作标题,题目难合要求话题作文的要求中有一项是“自拟题目”,但很多考生忽视了这一要求,包括一些优秀作文甚至满分作文也常常直接用话题作为自己文章的标题。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不符合要求的。直接用话题作为标题,存在着很多弊端。首先,话题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论题,我们在构思中常常需要化大为小、化意为象,将一个抽象宽泛的概念范畴用具体生动的材料进行演绎。如果借用话题为标题,那么这个标题与你的内容往往不相匹配,标题会显得宽泛而与文章内容联系不紧密。其次,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新颖贴切的标题不仅能更好地揭示文章的中心主…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说,“题好一半文”,因为“一个好题目,常常对作品有画龙点睛之妙,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好的标题是一篇优秀作文的必要部分,因此,写作文应该重视拟标题这道工序。  相似文献   

15.
题好文一半     
俗话说:“佛靠金妆,人靠衣妆”,优秀作文也要靠题妆。文章的标题犹如文章的眼睛一样,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内容和灵魂。新颖独到的作文题目,可以使读者耳目一新,引起读者的兴趣,能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用“题好一半文”来形容好的题目在文章中的分量不足为过。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基本上都是“话题作文”,俗称“三自作文”,即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而学生在自拟题目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文题不符,即题目与文章要表达的内容缺少必要的联系;②过于宽泛,大而无当。③缺乏新意,没有亮出动人之处,让阅卷老师“一见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考作文除了话题作文之外,材料作文并自拟标题亦成为一种命题趋势。但大多数考生习惯于做命题作文,面对材料作文和自拟标题这种形式的作文,有的同学束手无策,有的随意拟题,还有的直接把材料中的人物、事物作题目,直接影响了写作水平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7.
一、以“话题”替代文章的标题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要求“自拟标题”。拟定标题,明确限定写作的内容与方向;拟定标题,往往可以验证作者有无一定的创造性。优秀的作文,作者在确定标题时是慎而又慎的。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话题作文以其开放性的特点,受到各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话题作文自然也就成为初中写作训练的重点。如何写好话题作文呢?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拟好题目话题作文的拟题是写作的第一步,俗话说:题好文一半。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只有扣题而写,文章才有发挥的天地。话题作文允许自己拟题,我们要努力提高拟题水平,力争使自己拟的题目准确、凝练、含蓄、新奇。其次,标题要有文采。作文题目拟得“短”“精”“新”“巧”,会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拟题运用修辞手法更会闪现亮丽。比如以“阅读自然、阅读社会、阅读人生”为话题,“第一个青苹果…  相似文献   

19.
在中考作文的写作中,许多同学面对写作素材 的选择显得无所适从。写自己的事吧,好像跟别人也 没多大区别:不写自己的事吧,似乎又无事可写,只 好将记忆中的某篇文童稍加改动搬上考场,可是这 样的文章往往又难逃老师的法眼。于是,在许多考生 看来,要找一个好的素材真是太难了。真的是这样 吗?其实写作的素材是发掘不完的,面对“新颖”这 个要求,无数同学陷入寻找素材的误区。以为素材的 “新颖”便是别人没有见过的,没写过的。其实,素材 “新颖”与否,并不在于是新是旧。关键是要选择一 个什么样的角度利用素材、用好素材。看一看全国各 地中考优秀作文吧!你会发现,2004年满分作文用过  相似文献   

20.
即将参加中考的同学,一定想尽早知道自己所在考区的作文试题类型,进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复习.中考作文试题有四种基本类型—— 全命题作文 对于全命题作文而言,“命题”是命题人的工作,“作文”才是考生应该做的事情,我们既不能对所给的作文标题进行任何改动,更不能将其抛在一边另拟标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