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一首首诗作,就像一面面镜子,映照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心智,千百年来,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在“阶段目标”中更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倡导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自1998  相似文献   

2.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全面启动随着春节以后在北京音乐厅举办的一场场引起轰动效应的唐宋名篇朗诵会,“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全面启动。这一文化推广活动的具体做法是组织少年儿童诵读、熟背中华古代经典诗文。通过诵读,让广大青少年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获得古诗文的熏陶和修养,从而使他们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健康向上的道德精神和人生信念。(雅)A日本电视台朗读汉诗中国古诗,在日本习惯称之为汉诗,是日本古典文学中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日本NHK电视台开辟了一个汉诗朗读鉴赏节目,深受汉诗爱好者的欢迎。NHK电视台精选了…  相似文献   

3.
一、诵读经典诗文的重要性中国青基会于 1998年 6月正式启动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 ,如今已有 2 9个省、市、自治区的 80多万孩子直接参加了诵读工程。活动越到后来家长们越认为 ,孩子们在经典古诗文中吸取了做人的精神力量 ,气质也高了 ,就是苏轼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古文诵读”工程全国组委会主任陈越光与中科院院士杨叔子于 2 0 0 0年 11月 2 9日的谈话语 )。紧接着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第一次明确规定背诵古诗文的篇数 (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 15 0篇 ,含课文 ) ,并在大纲后面附有古诗背诵推荐篇目 80首。再紧接着 ,下发…  相似文献   

4.
韦鹰 《广西教育》2012,(24):43-44
从2006年开始,百色市田阳县实验小学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A类)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子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的“双文”素养》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学生的人文素养日渐丰厚,教师的素质得以提升,该校先后被评为自治区“中华经典诵读优秀学校”、全国“中华经典诵读优秀学校”。  相似文献   

5.
自1998年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将"读经"引入中国大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以来,诵读国学经典的热潮便在华夏大地上以燎原之势迅速铺开。文章对低年级经典诵读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诵读中国文化经典的教学操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的精神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中国文化经典诵读”作为校本课程来加以开发。从2002年12月进入实验,我们借鉴了台湾地区的儿童读经活动和国内沿海地区陆续开展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儿童中国文化导读”等活动的经验,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以及学生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2007,(10)
学校被评为“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特色校”E一~r月.口..... _竺盆放飞梦想——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  相似文献   

8.
徐梓 《中国德育》2013,(11):38-41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发轫并持续至今的儿童读经,主要是民间自发的活动。由于没有统一的擘划,因而众说纷纭。单就名称而论,就有"儿童读经教育""传统文化素质教育""国学育德工程""中国古典文化教育""儿童国学经典导读""儿童经典育读工程""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儿童中国文化导读"等多种称谓。  相似文献   

9.
湘钢三校是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全国优秀学校、全国红旗大队、湖南省首批红领巾示范学校、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南省十五基础教育科研课题中小学教师心育能力培养实验学校、湖南省文明卫生学校、  相似文献   

10.
中华古诗文不仅蕴涵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理性美,更沉积着一个民族不灭的精魂。语文课程标准把诵读中华古诗文经典提到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高度。诵读古典诗文,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审美情趣、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等,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校自2003年9月起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此项活动在注重科学教育的同时,倡导文化育人,创建“书香”校园,融中华经典古诗文所蕴涵的具有东方特色的人文精神于德育中。通过营造诵读氛围、培养…  相似文献   

11.
浩如瀚海的古典诗文,是中华文明的一个象征,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年以来,随着“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在全国各地的蓬勃开展,广大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空前高涨,“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成长的宝贵精神营养。在诵读中华古诗文经典蔚然成风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多采用那种以考试为目的的“急功近利”的教学模式,难以引领学生体会到古诗词之美,只有改变这一现状,才能让学生爱上古典诗词,让它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得到应有的体现,使学生的文学底蕴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3.
1998年初,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决定推动“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诵读中国古代诗文经典的意义一是开发记忆力;二是打好语言文字功底;三是获得熏陶和修养。为宏扬中华文化,2001年秋,我产生了在所带初中一年级的班中开展让学生走进经典的设想。语文新课标中“让学生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陈述更坚定了我在学生中在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的信心。一、依据心理,找对切入点。初中阶段,学生课业负担重了许多,生活面更广,能腾出多少时间来诵读经典?家长会不会因为担心诵读经典要占用学生的时间影响学习而反对?要在中学开展这个活动确实不容易。…  相似文献   

14.
正经典诵读是培养学生高尚人格,塑造良好行为习惯,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2008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通顺街小学确定以"诵读古诗文,学做儒雅人"为主题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开展诵读工程。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也为推进国学特色教育,提升办学品质,我们把经典诵读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相结合,把经典诵读与学生德育教育相结合,把经典诵读与培养学生特长相结合,在师生中开展了系列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儿童时期诵读古诗文可以为全面提高文学素养打下基础。对小学生进行诵读指导的途径以及制定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便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华古诗文经典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精髓,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让小学生了解、诵读古典诗文,有利于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道德观。《语文课程标准》将诵读古诗词列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明确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  相似文献   

17.
1998年6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为旨,向全国少年儿童推出了一项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当前,“诵读经典启发童智”的理念广为流传,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武汉、深圳等地数以百万计的儿童先后投身其中,一度出现了青少年读经热潮。然而,伴随这一活动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8.
国学经典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儿童时期是“古诗文经典诵读”的黄金年代。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也是少年儿童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教研明星     
明星档案 王丽俊小学高级教师,山西省学科带头人,山西省教学能手,现任教于太原市实验小学。从2001年开始致力于”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国家级课题研究,成绩明显,有关事迹被刊登在《山西晚报》上,并接受了太原电视台、黄河电视台的采访。曾被评为“中华古诗文诵读全国优秀辅导员”“中华古诗文诵读全国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20.
践行国学教育,引导学生诵读中华古诗文,在朗朗的诵读中感悟美德、真情的活动中体验美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