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年毕业季,都有大批高校毕业生进入职场,人们把他们称为职场新鲜人。这其中,如果你是来自名校的高材生,无论是求职、还是职业发展,那一张名校的毕业文凭都会给你平添重重的砝码。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仅仅依靠一纸文凭,还是不够的。那么,作为名校毕业生,如何应对职场,轻轻松松地做个职场新鲜人?以下案例,或许可以给人以启迪。案例一:名校高材生也应有高情商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高中毕业生毕业后,主要有三个去向:一是进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二是进入职业和技术学校,三是直接进入劳动力队伍。当然,一边工作一边学>--j也可以是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3.
对于准备进入职场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以及新进入职场的高校毕业生来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职场的机会可能很多,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相似文献   

4.
对黄山学院毕业生的调查表明: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的毕业后去向大多选择继续深造,择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发展机会,期望工作地点近半选择小城市,工作单位排前三位的分别为国企、政府部分和学校,对就业竞争力最认同的是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5.
2020年春季学期是高校毕业生学习、求职与深造的关键时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和社会生活,也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冲击。基于江苏省9535份问卷数据发现,在学业方面,毕业生对最后一个学期尚有多元化学习期待,由于疫情影响,他们大多只能居家学习,毕业论文/设计完成进度不理想,普遍担忧能否如期毕业。面临深造还是求职选择,高校毕业生首选求职,其次是国内升学和出国留学。针对疫情下高校毕业生的困境与需求,倡导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和自我整合的系统干预模式,促成毕业生从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过渡。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自学考试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2004年自考毕业的就业情况调查统计显示,自考毕业生不仅当年就业率要明显高于高校毕业生,而且在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也明显高于高校毕业生。同时,自学考试对学习者的工作职务与职称升迁产生了显著作用,多数自考毕业生愿意继续选择自学考试的途径深造。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某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和本科毕业生的实证研究发现:继续深造和直接就业的毕业生在课程的认识上明显不同,教师认为对毕业生重要的课程与继续深造的毕业生在认识上是正相关的,直接就业的毕业生则与教师在认识上存在较大差异。要使毕业生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专业的课程建设应该做到既立足当前,更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8.
刘红燕 《江苏高教》2005,(6):149-149
1.多元而弹性的高等教育体系。台湾的职业教育是多层次并存的状态,无论高职还是普通教育体系,都有一个通畅的从“低”到“高”的培养体系。台湾的职业教育有2年制的商专(相当于我们的大专)、4年制的本科以及更高层次硕士、博士四种层次并存的局面,而且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和普通院校的毕业生一样,在继续深造时不会面临障碍,也就是说普通大学和职业院校的学生都具有向上发展的机会。并且台湾教育部门正在考虑商议有可能在未来职业院校毕业的本科生可以和一般大学毕业生一样容许直接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这样也就意味着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获得了和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一样的继续发展、深造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深入,中职教的学生结束了三年的职高生活后,除了一小部分可以升入高校继续学习,大部分人都将面临严酷的职场竞争的大考验。企业在员工淘汰上不再留情,拥有较高学历而被PK掉的人数量也不断攀升,作为中职校的毕业生们,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该怎样做呢?在跨入社会以后,除了拥有过硬的知识和技能外,还有哪些能力和素质是决定其成败的重要因素呢?机会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我们应该拥有哪些东西才能提升自己进入社会之后的竞争力呢?  相似文献   

10.
初涉职场的大学毕业生,往往会被冠以“职场婴儿”之名。在充满竞争的职场里,等待他们的成长道路是一帆风顺,还是处处有坎坷?有哪些坎坷最容易出现?又该如何避免呢?  相似文献   

11.
张东 《成才之路》2014,(16):4-I0001
截至目前,参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19所参与高校中,已人选“拔尖计划”的学生共4500人,首批500名毕业生中有95%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继续深造。  相似文献   

12.
很多人认为高校的毕业生无论从年龄还是从心理成熟度来讲他们都已经算是一个成人了,他们已经能够很好的适应环境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然而现代的很多大学毕业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成熟,尤其是在应对挫折和承受挫折方面的能力显得非常欠缺。所以作为高校的教育者们,应该重视对毕业生的挫折教育。一、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原因分析1.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与继续深造的压力随着社会与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学四年级的很多学生为了多给自己一些选择的机会和余地,他们采取了先考研再找工作的策略,所以他们…  相似文献   

13.
一、奥地利教育体制简介 奥地利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完成4年制小学毕业后,约70%的学生进入普通中学学习4年,30%的学生进入文理中学初级阶段学习4年;完成8年教育后,约20%学生继续在文理中学完成高级阶段的4年学习,可以进入大学深造,或者走上社会就业,80%学生进入各种不同学制、不同类型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学校学习,学完全部职业教育课程,考试合格后可以进入社会工作,其中5年制毕业生也可以直接进入大学或高等技术学院继续深造.  相似文献   

14.
每当孩子初中毕业,家长和学生们就面临着一个志愿选择问题:是升学?还是就业?是升入高中继续深造,还是接受职业技术教育进入,中专,技校或职业学校?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给高职教育带来了生机。对口高职可以说是高职教育满园春色中的一朵奇葩,它给已经取得中职毕业文凭的莘莘学子们提供了一条继续深造的途径。但是,当这些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学院的时候,把一道  相似文献   

16.
<正>学位学徒制是英国学徒制发展进程中的新模式,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层次。借鉴和引入学位学徒制是我国职教提高站位的一条值得考虑的路径。第一,引入学位学徒制可以为许多职教生继续深造提供上升通道。学位学徒制的设置,让职业院校毕业生有了进一步提升的机会,改变  相似文献   

17.
薪酬水平是影响求职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初入职场的高校毕业生更是如此.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水平,不仅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心理状况,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以后的职业发展.但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背景下,对高校毕业生而言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一份较为理想的职位,而薪酬水平并不应该是决定高校毕业生职位选择的首要因素或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培养和提升大学毕业生职场抗挫折意识和能力,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任务.职场挫折感是一把双刃剑,而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更容易产生消极的作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应厘清职场挫折感的科学内涵,把握职场挫折感对大学毕业生职业发展的影响,帮助大学毕业生找到预防的原则和应对的方法,从而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和职业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大专毕业后,我选择了来北京继续升学。在学校的时候,我就知道专科的就业情况很不理想,而且对进入社会也有些恐惧和茫然。听师哥师姐们谈论职场故事,也觉得难以适应,还是继续升学比较适合我。我原来的同学也只有1 个就业了,其他的都在继续读书。虽然没有就业,但对职场也有了解:未来不再需要全才,而是需要很精、专的人才。这使我也明白了自己在本专业领域应该做哪些努力,比如多掌握一些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提高英语口语的水平等等。  相似文献   

20.
据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透露,今年在北京进行的专科、专升本、高升本3个层次的招生中.“专升本”层次报名人数异常火爆。许多专科应届毕业生再次踏上深造之路,网络大学成为今年专科毕业生继续深造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