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渭“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从德国引入、调“关键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采用的是以学生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要做好学习差生的转化工作,必须对差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基础知识、学习习惯等各方面逐个进行分析分类,区别不同的情况,对症下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中,转变差生,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不仅要正面教育,直接引导,而且还要采取一些间接的措施,从侧面入手。给差生一些“甜头”就是措施之一。给差生一些“甜头”,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设法让差生也能获得学习的成功,从而尝到学习的“甜头”,得到愉快的心理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心理体验对其心理和行为有重大影响。对于学生;一般来说,他们在学习中尝到的“甜头”越  相似文献   

3.
学生中流传着一句顺口溜:“物理就是无理,难以捉摸其理.”中学生普遍怕学物理,“普通班”的学生(即差生)尤其怕学以至厌学,他们的素质甚差.如何通过物理教学来提高差生的科学素质呢?本人谈谈以下一些看法和体会.1 引发兴趣,激起差生的求知欲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个好老师.实践证明:兴趣是差生学习的牵引力和加速器.在物理教学上,教师可采取下述措施来激发差生的物理学习兴趣.1.1 在“普通班”任课的教师要多做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4.
注重差生的思维训练,提高差生的思维能力,是落实面向全体教育原则的重要问题,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关系甚大.现根据本人教学实践和体会,浅谈对差生进行思维训练的几点做法:一、针对差生思维缓慢的特点,开展“由具体到抽象再回到具体”的思维训练.差生的智商决定他们的思维能力落后于一般学生.他们对具体的事物基本可以理解接受,但对于抽象的概念,则反应迟钝,缺乏想象力、概括力.基于这个特点,我在教学中注意对差生采用“由具体到抽象再回到具体”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地耐心地开拓他们的思路,启动他们的思维,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分数的意义”时,我通过运用直观演示,结合课本图形,引导差生自上而下观察各例,启发他们把“一个东西、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配,然后用“单位1”的概念来概括它们.通过直观教学、图形演示,大量的感性认识,使差生加深了对“单位1”的印象,对抽象  相似文献   

5.
许波 《成才之路》2011,(27):72-73
所谓“体育差生”是指体育成绩相对较差,其运动能力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任务的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差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本人认为转差工作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想转化“体育差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6.
由于学生存在先天生理和后天锻炼的差异,因而体育差生是客观存在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转化“差生”,使其积极参与体育课及课余锻炼,不断增强其体质,逐渐使其摆脱“差”的帽子。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体育达标率以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很大的作用。体育差生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中,转变差生,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不仅要正面教育、直接引导,而且还要采取一些间接的措施,从侧面入手,因势利导。给差生一些“甜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是方法之一。给差生一些“甜头”,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让差生也能取得好成绩,使他们尝到学习的“甜头”,即获得学习的成功、愉快的心理体验。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心理体验对其心理和行为有重大影响。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他在学习中尝到的“甜头”越多,即在学习中成功、愉快的心理体验越多,就能起到正强化作用,从而越能促进其学习;反之如果他吃够了“苦头”,即失败的心理体验越  相似文献   

8.
要转化差生,教师必须针对差生的特点,努力做到“四心”。1.爱心。教师要有高于“母爱”的精神,对差生倾注满腔的爱,献上炽热的心,做差生的知心朋友,使差生消除自卑心理,能“抬起头来走路”,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应,从而转劣为优,变“铁”成“金”。2.关心。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采取相应的转化措施,在思想上引导,在心理上疏导,在学习上辅导,在行动上督导,在生活上关心,在情感上亲近,使差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诚意,从而融洽感情,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差生的行动。  相似文献   

9.
近20年来,我一直带毕业班的语文课.而我所带班的语文高考成绩一直是全县和全校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如果说有什么诀窃的话,那就是我在语文教学中始终坚持了“低起点教学”.一个班中少数学生成绩好,算不上教学成绩好;只有绝大多数学生的成绩好,那才称得上真正是教学成绩好.所谓的“低起点教学”,旨在提高绝大多数学生的成绩.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在教学中就应不但不忘掉中差生,而且要以中差生为主要教学对象;在提高中差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不但不能抛弃统编教材,而且要让中差生前进的脚印一步一步都落在统编教材上;在训练中差生掌握学习技能时,不仅不能去搞“花拳秀腿”,而是要从“稍息、立正、齐步走”的基础训练开始.  相似文献   

10.
迄今为止,关于“差生”的概念还未取得一致,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本文论及的“中学差生”是指在初中或高中就读,智力测验正常,但各门功课的总平均在60分以下的学生.转变中学差生是中学教学工作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如何转变差生,心理学、教育学工作者以及从事中学教学工作的教师都作过理论与实践的探讨.本文试图从中学差生(以下简称差生)的特点出发结合我们提高差生成绩的实践经验来探讨一下提高差生成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当过教师的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那些使你费尽心血、绞尽脑汁去教的学生,往往不是那些功课非常优秀的学生,而是那些所谓的“差生”。而且,差生又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不但学习成绩差,而且经常违反课堂纪律、学校规章制度,成了众矢之的。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差生还为数不少。我国有关部门甚至曾经作过“差生”数量的统计。如何转化这些差生,成了教学实践中令人头疼的问题。虽然在理论上,也不乏对“差生”、“问题学生”的研究,但也未见得何种理论实施下来,能产生明显的效果。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课程设计既然是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12.
要使小学语文教学获得大面积丰收,就必须重视提高差生的学习质量,尤其是“非智力型”差生的学习质量。所谓“非智力型”差生,即指那些智力较好而成绩不佳的学生。这些学生占差生的比例数颇大,且男生多于女生。那么“非智力型”差生具有哪些特点?其形成的原因如何?又怎样才能促使他们发生转变呢?笔者拟从小语教学的角度,对上述三个方面作些粗浅的探讨,以期收到抛砖引玉的功效。一、“非智力型”差生的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思品课程教学中,应正确地界定“差生”,辩证地看待“差生”的.对“差生”的转化重在匡正他的“人性”;“差生”尤其需要“尊重”,这是转化“差生”的基础,而有针对性的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是转化“差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李雷 《考试周刊》2012,(66):124-124
体育教学中弱势群体是客观存在的一体育“差生”。“差生”是指体育品德、体育意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不成体育教学目标的学生。教学中怎样关爱和转化体育“差生”,是本文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科目,也是一门被学生认为比较难学的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质量.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防差”、“治差”是数学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个学生,未能克服数学学习困难,而沦落为数学“差生”,有其具体的原因:一个学生沦落为数学“差生”,一般会引起其它方面的问题,如学习信心、道德品质等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不仅要从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困难来考虑数学差  相似文献   

16.
每个学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所谓的“差生”。“差生”包括知识方面的“差生”和品德方面的“差生”。究其产生原因,不外乎学生自身素质缺陷及教育关注的偏差两个原因。如何使这些学生尽快摘掉“差生”这顶帽子,与同学们共同进步、健康成长,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如何科学地“转差”。一、善于发现“差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其上进心和自信心人各方面智能的发展是不均衡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或欠缺的方面。所以学生某一方面差并不能说明他各方面都差,他一定有自己的长处。教师就要挖掘…  相似文献   

17.
“GX”教材的特点主要集中体现在“32字诀”上.其显著特征是进度快、擞学安排灵活.教学中,产生差生的主要原因是差生丧失学习的信心,产生了学习的心理恐惧感,导致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发生了迁移.搞“GX”实验教学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能否通过培养差生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逐渐转化差生.通过一年的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是可行的,现将本人的一些肤浅体会总结于后,供同行参考.一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物理学习中的差生可分为4种类型:1.暂时困难型;2.能力不足型;3.动力不足型;4.整体困难型。由于差生形成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因而我们就不能把所有差生都简单地归结为“脑子笨”或“不用功”,教学中应针对差生的特点进行帮助和教育,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转化效果。1.对暂时困难型差生:这类差生的能力及个性特征正常,其物理成绩差的原因主要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即在课堂教学中意志力较差,不能和大多数同学一起进行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由于这类差生较多,因此,教师在课外应增加对这类学生的感情投资,对他们学习上暂时出现的问题加以弥补,使其及时…  相似文献   

19.
巴班斯基差生教育思想述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在他主持的“教学最优化”实验中,非常重视差生教育研究,并对之从理论上进行系统总结。关于差生教育的思想观点,在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也有较高的借鉴价值。一、学校中差生产生的原因分析研究差生问题,一般都以分析和探寻差生形成的原因为起点。“差生”的界定依据和特征主要是学业不良。巴班斯基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其普遍性和典型性,必须对二者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经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巴班斯基指出,学生“实际学习可能性”的缺陷是学生学业不良的普遍原…  相似文献   

20.
殷爱萍 《考试周刊》2013,(77):61-61
在学校的数学教学、教研中,“差生”的转化是一个老大难的课题,“差生”的表现是多方面。那如何开发“差生”学习的潜能呢?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在教学中给“差生”平等的机会,创设情境提高他们的兴趣,耐心等待“差生”领悟,并对“差生”的良好表现.哪怕一点点的进步.也要善于发现,并及时给予鼓励.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