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正>余华,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曾多次荣获国际文学奖。《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先生众多作品中的一部,它与《活着》同时入选了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许三观卖血记》还入选了韩国的100部必读书目。就如《活着》一样,余先生作品里总是充满了人生的艰辛,而这种情绪就在娓娓道来中慢慢侵入我们的心,这也是他的作品带给我们的扣人心弦的力量。《许三观卖血记》中的  相似文献   

2.
音乐影响了余华的写作,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许三观卖血记》。《许三观卖血记》单纯的叙述受到了巴赫《马太受难曲》的影响。巴赫与余华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使他们达成了一致,由此,余华在巴赫的引领之下告别了"虚伪"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余华于《许三观卖血记》中所展现的生命意识与生存哲学吸收借鉴了诸多基督教人道主义思想,并在自身的文化语境中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从而使二者达成余华式的汇通。本文分述了《许三观卖血记》中重要意象及观念中的基督教情怀(血、爱、饶恕),并由此推演剖析作家余华的基督教人道主义情怀。余华在许三观身上赋予了类似耶稣基督的牺牲精神和救赎方式——担当和直面苦难、以爱和饶恕坚韧生存,向读者昭示出在人世之厄中的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4.
《广西教育》2007,(7C):45-45
余华,1960年出生。浙江海盐人。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唤》、《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中篇小说集《我胆小如鼠》。其中《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十部作品;《许三观卖血记》入选韩国《中央日报》评选的100部必读书。[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音乐影响了余华的小说创作。《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最具代表性、同时是音乐性最突出的文本。论文对《许三观卖血记》的音乐性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许三观卖血记》体现了余华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许三观卖血记》作为余华底层写作的代表作品,其文本象征了一部"卖血"的民间寓言。在《许》中,呈现在文本最前台的是普通的小市民个体许三观经由十二次卖血连缀起来的一生:从回忆中的少年,到健硕的青年、艰辛的中年,再到垂垂老矣,看似庸常实则蕴含咀嚼不尽的意味。  相似文献   

7.
《许三观卖血记》是先锋小说家余华九十年代的重要作品,作品表现出浓烈的儒家思想观念,显示了余华向中国传统文化回归的创作倾向.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余华于《许三观卖血记》中所展现的生命意识与生存哲学吸收借鉴了诸多基督教人道主义思想,并在自身的文化语境中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从而使二者达成余华式的汇通。本文分述了作品主题层面的基督教情怀(苦难、喜乐、平等),并由此推演剖析作家余华的基督教人道主义情怀。余华在许三观身上赋予了类似耶稣基督的牺牲精神和救赎方式———担当和直面苦难,以爱和饶恕坚韧喜乐地生存,向读者昭示出在人世之厄中的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被发展和变革席卷,在这个完全不同于80年代的时代风气里,具有苦难意识的文学创作继往开来,显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态势。余华的小说创作正是在这一时期由先锋写作向现实出击,他对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意义作出了重新的审视和思考,本文将通过对余华90年代作品《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的解读,探究余华90年代的苦难叙事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中的主人公都是小人物,他们却有不同的命运。整篇论文主要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比较了两位主人公的命运遭遇,阐释了《许三观卖血记》与《活着》中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1.
余华在《许三观卖血记》中除了一如既往的表述苦难意识外,还隐含一种生存理念:即面对生活要保持乐观并且淡定的生存态度。或许只有如此,人生才能像许三观一样的幸福和达观知足。  相似文献   

12.
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是以许三观卖血为线索,把他一生中的各种苦难连缀在一起,从而使小说透露出一种人生苦难无边的意识,而这种意识和作者余华受西方哲学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3.
改编自余华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韩国电影《许三观》,从上映之初至今,备受中韩两国学者关注。同时,与原著相较之下电影也广为中韩学者诟病。然而,从艺术精神层面来看,韩国导演河正宇改编的这部《许三观》是发扬了原著精神的。本文将从"淡化时代背景,关注个体生存"和"许三观——英雄式的小人物"两方面探讨电影与原著艺术精神的近似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余华后期两部长篇小说《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的剖析,展现早期作为先锋派代表的作家余华回归现实的历程。小说的主人公福贵和许三观的人生遭际,他们面对生存苦难的平淡、麻木和困惑,渗透着作家余华对现实的认识和对人生苦难的处理的困惑。  相似文献   

15.
《许三观卖血记》和《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两部作品都是站在民间的立场上,描写普通人在不同时代背景下遭遇的苦难,呈现出“含泪的微笑”的阅读效果。但《许三观卖血记》重在透过时代的演进将人类的生存困境定格在沉重的历史底蕴中,从而揭示人类内在精神状态;《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则侧重再现当今社会生活的原生状态,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揭示当代人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6.
余华通过他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作品,向我们展示出生命及苦难的永恒性话题,作品中的人物均是以软弱的姿态回避生活困境,尽量避免和生活困境正面交锋,以减轻困难带来的痛苦,最终实现了对生命信念的全新思考。本文主要通过《活着》《兄弟》《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四部作品,分别阐述余华小说作品生命信念的具体体现,实现对生命信念的思考,洞悉自由丧失带来的生命意义消解,给当代人们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余华是当代文坛上一个很有才华的作家。在《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中,他的创作风格和价值尺度有了明显转向。他采用的是民间的叙事立场,通过福贵、许三观凡俗卑微的生存方式展示出民间自在的历史发展方式,表达了一种朴素的民间理想,闪耀着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18.
余华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许三观卖血记》是其长篇小说代表之一,主要讲述社会基层人物许三观多次通过卖血度过生活苦难的故事。本文主要分析许三观卖血的根源、过程、及其对现代人的生命启示。旨在引导人们树立向许三观一样,在苦难生活中的坚韧、善良、乐观品质。  相似文献   

19.
余华在写作中特别擅长使用各种叙事手法,他很多的叙事手法都是自创的,运用的最为驾轻就熟的就是重复叙事的手法。重复叙事不但是细节的重要构成,还是小说的主要结构,重复叙事使作品透露出无尽的意蕴:深邃的主题和形式的审美。《许三观卖血记》就是余华最典型的重复叙事代表作。本文从《许三观卖血记》重复的主题、重复的细节以及重复的对白等写作手法进行分析余华对重复叙事的运用,探讨重复叙事的手法给小说带来的更深层次的意蕴。  相似文献   

20.
余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与苏童、格非等人齐名。著作有巾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以及一些散文、随笔、文论及音乐评论。其中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