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布鲁斯音乐是美国黑人在困境中的挣扎、呐喊和抗争的痛苦表达和精神源泉。艾丽丝﹒沃克在其佳作《紫颜色》中用布鲁斯音乐作为主线,深入探讨了黑人女性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双重压迫下的生存困境。本文拟从文化和女性批评的角度来分析《紫颜色》中布鲁斯音乐对情节展开、深化主题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莫里森的作品因其厚重的历史文化渊源而具有丰富的隐喻特征,而其中探讨的文化民主思想理念则与黑人音乐中隐含的自由、开放、动感、民主等思想息息相通。本文从音乐和文学文本相结合的视角评论了莫里森的小说主题和创作技巧,认为《爵士乐》和《最蓝的眼睛》在布鲁斯音乐这一层面上从叙事、语言、结构、主题等方面形成了强烈的互文。  相似文献   

3.
追溯现代音乐的根源,纵观现代音乐的历史长河,诞生于美国的布鲁斯(Blues)音乐不仅是现代音乐的鼻祖之一,它的音乐风格也贯穿各类音乐的始终.从20世纪初到现在,放眼整个流行音乐史,布鲁斯音乐的历史地位和对音乐发展的贡献都不可或缺.本文对布鲁斯音乐发展过程中的几个代表人物的生活背景进行探索,研究他们音乐风格的形成,解析他们的吉他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和他的中短篇作品《死者》,正如在他的其他大部分作品中一样,乔伊斯在《死者》一文中也使用了意识流的文学手法,而这并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是有其作用和功能的。本文简要分析了乔伊斯对主人公加布里埃尔意识流的描述在文中的三大作用,并得出结论,意识流的描写在《死者》这部小说中意义重大,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小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骆驼祥子》:民间视角下的启蒙悲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本细读,对蕴涵在《骆驼祥子》文本中的民间和启蒙的关系以及老舍的创作心理进行了探讨。从象征的意义上说,《骆驼祥子》有一个隐形的结构,即一个人的堕落之路,而在祥子与命运之网的搏斗中,虎妞和阮明先后充当了网上的诱惑;在作品显形层面上多层次地解读虎妞形象、祥子与阮明的关系,从民间形态和人性真实的意义上凸现了虎妞作为艺术典型的丰富内涵和不朽魅力。《骆驼祥子》后半部分在结构上留下了遗憾:老舍本身作为市民阶层的一员,在描述祥子对政治之网的冲击时超出了他的能力,尽管他对市民有着尖锐的批判,却不可能在精神上给以更高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失乐园》是弥尔顿一生中最伟大的诗作,是史诗领域的瑰宝!整篇作品借助圣经故事传达作者情感倾向,即他对权威专制的强烈憎恨和对自由的不懈追求,展现了他火一般的激情和崇高的个性。本文从其文学特征方面即:文学形象性,文学情感性及语言特征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林纾,作为中国晚清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是中国译介西方文学作品的第一人,在当时社会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虽然林纾不懂外语,他和魏易及其他翻译者合作,通过倾听口述者的口译,林纾翻译的作品多达180部。他与众不同的翻译风格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赢得了独特的地位,他的作品也大受赞赏。林译《黑奴吁天录》,即斯托夫人所作的《黑奴吁天录》,是其最为著名的一部作品。众所周知,英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各自包含不同的文化因素。而词汇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单位,内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本文从英汉词汇对比角度来探讨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对林译《黑奴吁天录》的影响,以便研究在英汉翻译中,如何做到既有利于中西方文化思想交流,又巩固和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8.
爱尔兰诗人和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意识流思想对全世界文坛都有着深远影响,其作品含义深远、语言波澜起伏个性鲜明,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共鸣。《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便是他众多作品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本文以这部作品中的语言转换(即语言渐变)为侧重点和切入点,通过浅析力求加深本文读者对这部作品以及意识流小说的了解程度。  相似文献   

9.
《雅克和他的主人》(Jacques et son?ma?tre)是著名法籍捷裔作家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根据狄德罗(Denis Diderot)的小说《宿命论者雅克》(Jacques le fataliste)而创作一出新编戏剧。这部作品被作者自己称为是一出向狄德罗致敬的三幕剧,同时也是一种对狄德罗的变奏。对该作品的研究者大多将侧重点放在对这两部作品的比较和不同点上,而较少涉及为什么昆德拉会选择《宿命论者雅克》进行改编这一问题,即使有所谈及也并没有将其作为文章的主题。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两位作者和作品的分析,并结合特殊的时代背景来总结其相似点和共同点,从而论证昆德拉对《宿命论者雅克》进行改编的非偶然性。  相似文献   

10.
对"休斯《足球获胜公式》的直接打法"的认识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第15、16、17届世界杯足球决赛进球前传球次数与休斯《足球获胜公式》专中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肯定和认识了休斯倡导的“直接打法”是足球“技术、战术、身体、心理、智能”等因素的综合体现,在比赛中应强调队员有控制地快速向前进攻,控传球数量应以实现创造射门机会为准则。并对休斯的“0次”和“5次”以下或以上传球次数及发动区域的界定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鲁迅在创作《呐喊》、《彷徨》时.其从事“遵命文学”的创作目的在于:“用文字来改良人生,改良社会,改造国民性,改造国民精神。”①要达到这样的改变和改造,鲁迅对中国社会进行了透视,审美的观点集中在“五四”时期的要害——反对封建思想上。他不重在直接展示社会的浓黑和残酷,而把艺术的焦点投射处于水深火热、呼天号地状况的人的“灵魂”上,并在作品中常用象征来表现。 鲁迅是中国现代社会的现实主义大师,他的小说是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但是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2.
《阅读》2008,(9):6-8
罗尔德·达尔,英国儿童文学作家,一位了不起的童话魔术师。在他的笔下,诞生了《好心眼儿巨人》《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女巫》《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等许许多多让全世界的孩子们痴迷疯狂的经典童话。他的作品被翻译成三十六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作品中的人物已成为许多电影、电视连续剧、音乐和诗歌的创作源泉。达尔曾经说过:“我热衷于教孩子们学会读书,使他们对书感到惬意而不是畏惧。养成读书的习惯会让人受益无穷。”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的神奇和魔力吧!  相似文献   

13.
吉卜林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他的《咩咩黑羊》和《丛林历险记》作为儿童文学作品吸引了许多读者,其中频繁出现的反抗与复仇意识也展现了作品人物"自我塑形"的过程。《咩咩黑羊》中主人公的不幸经历是吉卜林本人童年经历的写照,这段不幸的童年经历对他的文学创作有着深远影响。因此,对他作品中频繁出现的反抗与复仇意识的解读也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共产党的外交发展史上,埃德加·斯诺作为一位美国的新闻报道员和新闻评论员,用他的文字及摄影作品向世界人民展现出一个真实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他的社会行为和作品在向世界宣传中国共产党和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国际关系方面产生过重要影响。斯诺撰写的《西行漫记》等作品,在对外宣传中国共产党、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等诸多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多方面对川端康成的《名人》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揭示作者借作品所要表达的有价值的主题思想及其艺术风格;通过作品讴歌了他崇高的人格和对艺术执着而无功利的追求;他在自然描写中体现了日本“物哀”的审美追求,这是川端作品中难得的以男性为主人公的佳作  相似文献   

16.
在布尔加科夫的世界中,家园一直是他非常钟爱的主题,贯穿于作家创作的始终。而《大师和玛格丽特》这部经典之作,家园主题尤为突出。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展现布尔加科夫的独特内心世界及他所赋予的家园的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骆宾王的文集在他生前并没有编纂成册,由于他卷入政治战乱,其作品也多已亡佚,直到唐中宗时才有《骆宾王文集》问世,后世又有多种版本流传,因此对他的作品的收集和辨伪是相当艰巨的一项工作。文章通过对《全唐文·骆宾王卷》和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的校读,以及通过对比其他关于骆宾王诗文典籍的阅读,大体上对骆宾王的骈文有了相对全面的了解。通过对这两部书的比对考证,也简单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错谬之处,自不待言,必将再次审慎求证而改之。  相似文献   

18.
《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是海明威塑造的一位英雄式人物,也是作者一生所塑造的成熟、英雄、硬汉子形象的辉煌结晶。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不仅赋予了圣地亚哥优美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本文通过对《老人与海》的人物形象解读,对圣地亚哥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此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十九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亨利·朗费罗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他的作品曾在美国甚至全世界广泛流传,备受赞赏。但到二十世纪之后他却诗名骤降。本文试图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朗费罗的《乡村铁匠》,着重探讨《乡村铁匠》的叙事聚焦及叙事视角,以及朗费罗在诗中运用的独特的叙事技巧在诗歌的叙事及抒情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天边外》是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早期比较成熟的一部作品。悲剧一直是他作品的主要形式,《天边外》也不例外。在奥尼尔的很多剧作中,都能看到弗洛伊德的思想理论的烙印,本文以弗洛伊德三重人格结构学说为视角,对三位主人公进行心理和行为的分析,探讨导致其悲剧人生的内在根源是本我、自我与超我三种人格结构发展的不协调导致人格发展的异常,从而导致人生的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