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给的知识永远是死的,而导却能激发活的源泉。教师很渴望在课堂上更多的精彩回答是出自学生之口,很可能有些时候你引导了半天,学生仍然不知道,但是,有没有经过引导,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的痕迹是不一样的。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  相似文献   

2.
罗香凤 《考试周刊》2012,(48):173-173
学生"问题行为"的出现是学生成长阶段短暂的"不适应",经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我调节,他们自身各种积极向上的因素就会得到激发、强化,"问题行为"很有可能朝着有利的方向转化、发展,从而转变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动力和积极因素。教师在了解的基础上,理解、包容、接纳学生,并付出真诚的爱,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终究会唤醒学生心灵中"向善"的本能,激发学生自我改善,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3.
微言     
熊丙奇:高考后的"醉生梦死"谁之过?高考结束后,各地都传出高考生"一醉方体"的新闻。经过"高强度"的高考之后,考生适当放松无可厚非,但放松变为放纵,则很不可取。这暴露出两方面极为严重的问题,一是把高考作为求学的终点,认为学习学到高中毕业就结束了;二是学生没有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我国必须改变目前的升学教育体系,不再围绕升学而办学,而应围绕学生的终身成长办学,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规划、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让青少年展现出应有的朝气与活力。  相似文献   

4.
一、对待学生要沉着冷静。循序渐进 急躁做不好班主任工作,因为教书育人是细活,需要的是耐心。倩倩以前成绩差,我对她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不好,我便更着急了,经常对她发脾气,总想一下子改变她,但事与愿违。后来我逐渐慢下性子,冷静地分析了她的情况:这个学生很注重自己的"面子",如果多鼓励她,表扬她,引导她,也许效果会好些。她在画画上有特长,于是,我就安排她担任了班级的宣传委员,果然她很珍睹老师给的这个机会,每次都认真地出每-期的班刊。由于她工作出色,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肯定和赞扬。她也不"破罐子破摔"了。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已有生活和知识经验,设计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质疑,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许多事实证明,教不等于学,教过不等于学过,教师的滔滔不绝,学生学习很被动,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学生应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启发、引导、点拨,为学生的"学"服务,把学生思维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曹静 《学子》2012,(11):61-62
一、引读之解读:问渠哪得清如许引读就是在学生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文章的写作特点,在关键性的地方提点一下,引导学生朗读的一种方式。引读不同于"领导读"或"交互读","领导读"是教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交互读"是甲组读第一句,乙组读第二句。引读则要求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根据教师的提纲挈领,经过思考理解,...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中,评改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小学生的作文,不可能落笔成章,学生的写作修改应该与写作训练同时进行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努力: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普遍觉得作文难写,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存在不知道要写什么、怎么写等问题,要求学生写出一篇语句通顺、条理清晰、具体形象的作文很不容易。对此,教师应在作文教学中巧用读写结合,降低难度,做好修改的指导。一、读写结合在语文教学中,"读"与"写"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在阅读教学时不能把读和写截然分开,而应把"读"迁移到"写",对"读"进行更为深入的延伸和拓展。开展阅读教学时,可以按三个步骤引导学生阅读: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些都离不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层次扎扎实实的阅读。反复诵读,体会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创设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自由读自由谈。在揣摩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感悟,整理归纳所学所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实现语文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延伸。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品味春风的和煦,小草的鲜嫩。经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学生了解了其中的内涵,很快地说出了:"新"、"美"、"力"三个字。在教学时,通过讨论,让学生品味语言的魅力。有的说"钻"字写出了小草很可爱,有的说"钻"字写出小草旺盛的生命力,也有的说"钻"字写出了小草很用力的向上挤……因此教学本文,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同学们要在阅读课文中感受夏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富有扭力的语言,理解文章的思路和对比、比较等手法的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然而我们的语文课堂却常常剥夺了学生"出错"的权利。以往的语文课,教师常会以预设的标准答案甚至是一个标准词来引导学生,不达标准誓不罢休,  相似文献   

11.
“罚作”小议梁爱喜者邻居,有个孩子在某小学读书。最近,因完不成"罚作一目遍",几次闹着不上学。目睹之后.引起一番沉思。有的教师,经常布置繁重的课外作业,或是"违我者罚",压得学生喘不过气采。作业过多、过难,学生难免出错。作业错了,教师应该引导订正。不...  相似文献   

12.
李淑云 《成才之路》2011,(12):89-I0018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对学生启而不发,对语文的学习没有兴趣的情况。这时我们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而引导的重要手段就是创设情境,在情境教学当中,情境创设是语文课中很重要的一种情境。所谓的"情境教学",就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充分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保姆式"管理,早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管理班级的要求,如何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要,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是值得每一位班主任研究的课题。本文就在培养班干部和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的实践上谈谈自己心得。  相似文献   

14.
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引导学生把书读好。"课堂上,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才能对文章的内容获得真切的感受,才能对文章表达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满人唐彪认为"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叶圣陶说过:"语言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列伟。"可见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张瑛 《教师》2012,(24):87-87
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写作是学生感觉比较吃力的地方,如果老师引导不当,会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本文从词造句、营造学习氛围、正确运用评语三个方面来提高学生英语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毕恩兴 《黑河教育》2011,(11):53-54
教师要想教学有效,应该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使他们的心在课堂上。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对具体的教学案例的分析,探索出了"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怎样引导学生读懂一段话西峰市西街小学左秀萍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什么时候才能达到不教呢?就是学生有了自学能力。而这种自学能力需经过艰苦的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具备。近年来,我在中年级阅读教学中体会到,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着重引导学生加强...  相似文献   

18.
古理云:"言,心声也。"言语是思想的反映,因此,让学生主动思考、乐于表达是非常重要的。低年级的学生不会写话的主要原因是识字量比较少,言语水平不高,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道写些什么,"言之无物"成了学生最头疼的问题。因此,教师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从细节出发,激发写作灵感,把真实感受随时记录下来,从而达到"不吐不畅"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老师请正确引导学生杨明堂前不久,我和上学前班的儿子上街时,正好遇上清洁工扫大街.他说:"这些人是小时候不好好上学,长大才当上了清洁工。"我随口问是谁告诉他的,他很认真地说:"老师!"我听后.心里很不是个.滋味。如果说这种结论仅仅.是小朋友之间的互相传...  相似文献   

20.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一堂课的效果如何,首先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及体验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通过能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行为和教师教学行为来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合理组合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笔者就镙堂教学中"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这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阐述了如何才能提高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