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型课题研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在职培训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为解决较为微观的现实问题而进行的小课题研究。通过微型课题的选题、实施、成果表达,语文教师可以在亦研亦教的微型课题研究中提升教学反思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从而促进其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相比较“全民课题运动”而言,微型课题研究是更适合教师的一种平民化的研究方式,有利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随即展开研究。教师要善于从日常的矛盾冲突、教学情境、教学反思、理论学习、生活细节中挖掘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同时“宏观课题微型化”、“微型课题系列化”也能打通一般课题研究与微型课题研究之间的关系,微型课题让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日常状态,系列化的课题研究则能够使得教师实现自身专业发展上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3.
微型课题研究既是一种研究方式,又是一种教学方式.这种"草根式、接地气"的研究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以微型课题研究为载体,搭建教学与研究衔接的"立交桥",引导教师将教学、研究、学习、培训融为一体,使教师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与提升.  相似文献   

4.
《四川教育》2010,(2):59-59
教育的理想状态是教师人人都做行动研究者。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载体是微型课题研究。微型课题是区别于一线教师感到“高”“大”“难”的正规立项的研究课题。校本微型课题研究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为了学校”而开展的关注教育教学细节,以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微小问题为研究切入点,在较短周期内完成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5.
回顾十四年的教师生活,我曾痛感自己只顾“埋头教学”,而没有杰作,没有突出的管理能力,没有耀人的光环。但是在学校行政推动之下,我参加了“微型课题研究与教师知识管理”课题组,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选择了个人微型课题研究。通过微型课题研究,我现在不仅“埋头拉印”,学会了“抬头看路”,还尝试着“伸头探路”,我感到我的工作很实在。  相似文献   

6.
微型科研的基本特点使得微型科研是幼儿园进行园本教研、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在幼儿园进行微型科研能提高教师参与课题的积极性、实用性,基于问题的研究对幼儿园教师来说看得见、摸得着,有效果,能关注教师的需要,解决教师的问题,故幼儿园提倡进行微型科研.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我走过了十四个春秋,曾痛感自己只顾“埋头教学”,而没有杰作,没有突出的管理能力,没有耀人的光环。但是在学校行政推动之下,我参加了“微型课题研究与教师知识管理”课题组,根据自己教育教学的实际,选择了个人微型课题研究。通过微型课题研究,我现在不仅“埋头拉车”,学会了“抬头看路”,还尝试着“伸头探路”。我感到我的工作很实在。  相似文献   

8.
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围绕学科、立足课堂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研究方式,这种研究一般以"课题"为载体,围绕一个教育教学问题而展开,是源于工作一线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与反思。微型科研课题的实施,为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教师开展教学行为研究的主体性不强的问题是人们认识和控制教学行为的瓶颈所在,是教学行为研究深入发展的阻碍.构建研究共同体、设立微型课题、开展专项培训是激发中小学教师研究主体性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10.
科研型教师是中小学教师一个新的角色定位.这个角色是围绕所从事的教学工作来进行的,目的是培养教师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从职业特点出发,中小学教师科研具有辅助性和渗透性.辅助性是指教师科研辅助和服务于教学;渗透性是指教师科研散布在教学活动中,不具有独立性和专门性.基于这种分析,中小学教师科研适宜从事微型课题研究.微型课题指小而典型的问题,简言之,就是那些有价值的小问题.教学中大量存在这种有价值的小问题,但教师要么凭经验去解决,要么轻视或忽略,致使这类问题难以被科学解决.其实,正是这类微型课题的研究才能够很好地和教学融合在一起,在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有助于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1,(45):1-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基础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小学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教师应当按照小学教学的需求改善教学方法,提升个人业务水平,从而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教育中,微型课题研究对教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不仅是小学课堂的传授者,也是学科知识的研究者,通过进行微型课题研究能够有效提高教师对学科知识的内涵理解,使教师能够重新进行知识的实践总结,提升个人专业水平,是教师自身提升的不竭源泉。文章对微型课题研究意义与教师个人能力提升发展相结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成果名称:民族地区以做研究为特征的规模化教师培训实践探索申报单位: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局团队成员:边绍明、何良仆、赵建宁、李曦、景志明、徐淑霞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城关小学杨瑛老师,在2007年9月参加了学校以微型课题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验研究,她研究的子课题是中年级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谈起研究的收获,杨老师幸福地说:研究促进了我的专业发展,我在研究中成长起来。她把课题研究比作充满惊奇的探宝历程、曲折感人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她对课题研究有了新的认识:问题就是课题,解决问题就是研究课题,课题研  相似文献   

13.
"微型课题研究"是把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梳理、筛选和提炼,使之成为一个课题,教师之间团结合作,通过查找资料、讨论分析、实践、观察等对此展开扎实的研究,找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并应用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其主要实施者是工作在一线的、贴合于课堂、学生的广大一线教师,这些教师在其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他们就是微型课题研究的主力军,正确把握教师在微型课题研究中的角色定位,是微型课题研究取得有价值成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阳泽  苟晓蓉 《四川教育》2006,(10):10-11
搞课题累,做研究苦,这是一线老师的普遍呼声;把研究当任务而简单应付,这是一线老师的常见行为。虽极不情愿这种“苦差事”,但评优晋级可加分,提拔重用是砝码,许多老师不得不去“装点门面”,不得不追求科研的“档次”,因而“书斋式”研究、“注解式”研究泛滥,理论研究、宏观研究盛行,低效科研、形式科研、门面科研层出不穷。中小学科研曲高和寡。出现了教学与科研“两张皮”的现象。 遵循“问题是课题、过程即探索、收获即成果”的理念,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问题解决。追求在实际中研究、以研究促进实践的微型课题研究,因其实用性、操作性强而成为中小学教师科研的发展方向。 有别于高校的理论研究和假设性验证。不同于学术专家的大型课题研究,微型课题则侧重于应用研究、实践研究和微观层次的小型研究。微型课题是一种有别于“学术派”的非正式的教育研究活动,不需要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批立项。案例研究、教学日记、教育随笔、教育叙事等是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研究目的是帮助教师提升教育智慧,促进专业发展,享受研究的过程和成长的喜悦。 微型课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也是教师踏上“幸福的研究路”的必经之途。教师要关注自身实践中有意义的事件和日常工作中有价值的困惑,要在看似无问题的“教学惯性”中发现问题,在问题成堆时聚焦某一个问题。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热情、挖掘学生潜能、塑造学生人格,进而丰富自己的情感,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实现自己的幸福理想。这是教师科研的真正境界。在这样的境界下,教师自己是幸福的,学生也是幸福的。[编按]  相似文献   

15.
微型课题是一种提升教师教育理念与教学机智,改善、优化教育生态与教学文化的“草根化”的教育研究形态。它来源于民间,扎根于民间,流行于民间,能对教师的生存方式、生命状态的转变产生深远的“蝴蝶效应”。微型课题“短、平、快”的特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在经历与自觉中前行,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微型课题研究在我国众多中小学中是十分流行的一种教育科研模式,指的是中小学教师解决日常教育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形成一个研究课题,并且对课题进行研究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微型课题研究对促进中小学教学专业化成长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在微型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一定的有效策略,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一、微型课题研究的特点分析微型课题研究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微型课题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周期短。微型课题  相似文献   

17.
微型课题是一种提升教师教育理念与教学机智,改善、优化教育生态与教学文化的“草根化”的教育研究形态。它来源于民间,扎根于民间,流行于民间,能对教师的生存方式、生命状态的转变产生深远的“蝴蝶效应”。微型课题“短、平、快”的特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在经历与自觉中前行,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要求面前,农村普通高中教师群体科研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必要,本文提出了农村普通高中教师群体提升科研能力的五个方法,即校本培训、微型课题研究、评价驱动、氛围营造和典型引路。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要求面前,农村普通高中教师群体科研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必要,本文提出了农村普通高中教师群体提升科研能力的五个方法,即校本培训、微型课题研究、评价驱动、氛围营造和典型引路。  相似文献   

20.
钱敏 《考试周刊》2014,(56):191-191
教师用敏锐的眼睛发现幼儿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并通过研究使问题得到解决,形成微型课题研究。微型课题研究持续时间短、研究内容少,是一线教师追寻并偏爱的那种"贴身式"的教育研究。它让我们渐渐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并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如何让自己享受微型课题研究的这份快乐呢?作者对此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我的研究是我的快乐;真的问题是我的课题;我的成长是我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