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系列片《中国农民》的屏幕价值张群力我国荧屏中的专题片脱胎于电视新闻中的专题报告,却兴盛于电视政论片,这就使专题片的屏幕价值在人们心目中由叙事越来越倾向于说理。《望长城》播出以后,中国的电视纪录片方兴未艾,迅速发展,很快取代了以说理见长的专题片在屏...  相似文献   

2.
一、讨论电视纪实美学的必要性本文试图探讨一下纪实性电视片(包括新闻片、专题片或叫纪录片)的美学问题。世界各国对新闻片的重视,是众所周知的。电视专题片所起的作用,所具有的生命力,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摄制电视专题片如今“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究其原因,大约正如加拿大《电视指南》主编约翰·凯邪斯所分析的:“因为人们喜爱真实、不加修饰的东西”。今天,人们更加迫  相似文献   

3.
咏桐 《新闻传播》2008,(5):38-39
夏宇,干过策划、编导、主持人、多媒体工程师等,先活跃在台前,后悄转于幕后。1995年,参与策划制作的电视文艺专题片《废墟下的亡灵》获黑龙江省电视评比文艺类一等奖;1996年参与策划的电视专题片《弦之楼的琴声》获黑龙江省电视评比社教类一等奖;1997年,策划导演的娱乐节目《娱乐方程式》集知识、娱乐一体,是加入与观众互动元素的创新节目,开创了哈尔滨电视台新型娱乐节目的先河,获黑龙江省电视文艺类节目评比二等奖;2000年,由夏宇任数字特技师的频道包装片《北方汉子》获该年度国家级形象片评比一等奖……  相似文献   

4.
电视专题片和电视新闻在我国几乎是同时降生的,1958年,中央电视台建台之初,就既有电视新闻,又有电视专题片播出。当时电视专题片的主要内容是新闻报道,与电视新闻相比,仅是篇幅长短上的区别——短的是电视新闻片,长的是电视纪录片。即后来所谓的电视专题片。初始阶段的电视专题片如《珠江三角洲》、《长江行》等基本上是承袭了电影新闻纪录片的模式,尚未走上电视专题片自己的发展道路。总括那些早期  相似文献   

5.
县级电视台制作专题片一般为小型电视专题片,长则15分钟、短则5到7分钟。这类专题片短小精悍,反映的一般都是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笔者以专题片《不抛弃、不放弃——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闵青梅》(以下简称《闵青梅》)为例,谈几点创作体会。  相似文献   

6.
自然,电视专题片的一种美学追求──兼评电视专题片《献给大自然的童心》胡智锋前几天在北京电视台看到一部不过10分钟的电视专题片《献给大自然的童心》,久已疲惫麻木的精神忽然为之一振,清新爽快的感觉油然而生。是什么东西使我产生出如此的感受?这部电视专题片的...  相似文献   

7.
电视专题片不是纯粹的文学艺术,也并非史学文献,如何通过声画语言将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生活的思考融会贯通于符合电视传播特征和观众接受规律的荧屏上,这是电视专题片制作的永恒话题。本文以KBS的专题片《面条之路》为例,从该片创作方式上的特点进行探究,并由此观照我国专题片创作的现状,探讨成功专题片创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中国电视形态开始逐渐挣脱传统意识形态说教的桎梏,其主要表现形式便是一次旷日持久的纪录片运动。这一纪实运动的生命可以说就是对“真实”的追求。《生活空间》《新闻调查》(中央台),《纪录片编辑室》(上海台),《生活》《纪录》(浙江台)等栏目推出的纪录片作品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手法、全新的理念吸引了广大的电视观众。看惯电视专题片连篇累牍的宣传与说教的中国观众,被电视纪录片的朴素纪实手法所震撼。  相似文献   

9.
电视专题片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快捷高效认识当前社会的途径,让家庭与社会能够更方便地靠拢,对我国政治民主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电视观众通过电视专题《焦点访谈》了解时事热点,通过《新闻调查》清楚重大事情的来龙去脉。党和政府也经常通过专题片的形式向全国人民展示当前国家的重要任务和业绩功勋,比如扶贫等系列专题片——《决战脱贫在今朝》和反腐系列专题片——《永远在路上》。  相似文献   

10.
“电视纪录片”与“电视专题片”界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电视创作界,还是电视理论界,有两个概念经常混淆,有两个片种较难区分,这就是“电视纪录片”和“电视专题片”。有时电视报上明明刊登的是“电视纪录片”,而收看时屏幕上却又出现了“电视专题片”的字样;有时明明接到的是“电视专题片研讨会”的通知,待到会场看到的却是“电视纪录片研讨会”的会标。难道,“电视专题片”就是“电视纪录片”,那为什么同一片种会有两种称谓?如果“电视专题片”不是“电视纪录片”,那为什么两个片种又经常混同?由此可见。“电视纪录片”与“电视专题片”这两个概念亟待理论的辩析和科学的界定。  相似文献   

11.
电视专题片制作是基于成品片的基础之上的,主要是对作品成品的包装,以达到更吸引观众的目的。文章介绍了电视专题片的发展现状,论述了电视专题片的特点和概念,讨论了专题片制作的意义所在,从电视专题片的制作流程和制作技巧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对电视专题片的发展作了一些预期。  相似文献   

12.
业界资讯     
电视专题片《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研讨会召开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8集专题片《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8月29日,中国记协、中央电视台在京召开专题研讨会,总结交流电视专题片的成功经验,引导新闻界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多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解疑释惑的工  相似文献   

13.
大型理论电视专题片《沧桑正道——科学发展观纵横谈》是江西电视台在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广电局领导策划组织下拍摄的一部重点理论片。该片播出后.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被誉为宣传科学发展观的电视力作。专家们认为,《沧桑正道》这部专题片以高度的政治洞察力和政治敏锐性把握了时代脉搏,适时、准确、生动、形象地宣传了科学发展观.为普及宣传科学发展观作了贡献。作为本片的总编导.我想在这里谈谈《沧桑正道》的创作体会。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随着电视传媒的不断发展,一种新的电视宣传体裁——电视汇报片如雨后春笋,正在蓬勃兴起,成为继电视纪录片、电视专题片后的新秀。 笔奉调市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负责宣传工作,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先后撰写制作了《春风化雨润心田》等8部电视汇报片,向中央和省等各级督导组领导汇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末,历史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除电视剧外,历史题材的电视专题片也相继问世,从中央台的《百年中国》,《记忆》到各地的《百年××》,中国的电视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沧桑和厚重,以电视这种新的载体书写历史,讲述历史,再现历史成为一种时尚。历史片如何创作再度成为电视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听(观)众的品味日益提高,广播电视专题片的创作竞争日趋激烈,制作一部让听(观)众喜爱的、精品的专题片并非易事。从电视专题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成功之处看,今后创作专题片时,在选题、真实、故事化、细节、后期制作方面,谈一些粗浅的创作感想。  相似文献   

17.
十二集电视专题片《庐山》,自中央电视台首播以来,轰动效应持续不衰。具有如此攫心力的电视专题片,在我国电视专题片的创作史上不多。细思其因,全片除以探寻庐山真面目为主格调,让广大观众按自己所需求,去欣赏、品味、领悟、相识庐山的真谛外,在表现形式上不能不说是采用了许多新招数,令人耳聩目灿之极,而总导演安排拍摄人员与拍摄对象同展于画面,可谓是《庐山》的一大突破。  相似文献   

18.
苏汉 《视听界》2001,(5):48-48
2001年6月19日,江苏省与浙江、辽宁、湖北、陕西四省争夺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的主办权。在竞选大会上,每个省各有20分钟的自我展示时间。根据统一规定,江苏省采用播放电视专题片(12分钟)和演说(8分钟)相结合的方式。在随后的现场无记名投票中,江苏省以绝对的优势一举获胜,取得了第10届全运会的主办权。现场播放的电视专题片《梦圆2005》系省体育局委托原江苏有线电视台制作,为此次竞选起到  相似文献   

19.
县级电视台制作的专题片一般为小型电视专题片,长则15分钟,短则5-7分钟,这类专题片大都是一事一记,一人一片,短小精悍,反映的一般是基层情况,如一些新的信息、典型的经验和身边的人与事。这类专题片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具有地方特色,针对性强,群众喜欢看,播出后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笔者现根据制作电视专题片的实践,谈几点制作电视专题片的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20.
本期"特稿"栏目隆重推出宁夏图书馆常务副馆长、本刊主编张欣毅研究馆员的近期新作《从龙飞凤舞到儒道互补》。是文也是作者近期赴国外举办的一个专场文化讲座的稿本(参阅本期封二图文介绍)。张欣毅先生长期致力于本专业领域的基础学科———文献学之研究,逐步形成了文献学与文化学双向观照的研究思路和学术风格,本世纪初年由他与丁力先生合作主创、荣获全国第八届"五个一工程"理论文献专题片大奖的30集中华历史文化电视专题片《跨越时空的文明》(简称《跨》片)是其这类研究的代表作。本期发文主要取材于《跨》片的《思想篇》(参阅本刊1997年第4期刊发的《跨》片文学本)。在我国当代"文化强国"新国策中,图书馆事业已被明确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如是居间,中华典籍普查、整理、保护及至数字化,或正在内化为某些基本业态,而深入发掘中华典籍的思想内涵以达当代"振民育德"之功或正在成为业界的一种职业文化自觉。本期"特稿"洵为这后一个方面富有建设性的"得意"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