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二35右二采场位于西二采区,走向长1127m,倾向宽150—180m,地表标高76.23—79.27m之间。煤层走向75—100度,倾向165—190度;煤层倾角2_4度属缓倾斜煤层。伪顶为碳质泥岩,平均厚0.13m;直接顶为粉砂岩、中砂岩、粗砂岩,平均厚6.57m无老顶。直接底为粉砂岩,平均厚度为7.6m。本层上覆5层煤,层间距8.19m,下覆9层煤.层间距11.08m。该采场回采煤层为七层煤;实见最大厚度18.02m,最小厚度4.08m,该采场煤层厚度大,瓦斯涌出量极大,在全公司乃至全国范围内均属罕见,实际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高达121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高达30.24m^3/t。  相似文献   

2.
我矿37号层属上侏罗系鸡西群城子河含煤层,复合煤层。该煤层在我矿全区发育,赋存稳定,属主采煤层。该煤层厚2.0m~2.8m。平均厚2.4m。其直接顶为0.5m~0.7m厚的煤页岩及页岩,老顶为细砂岩f=4,8m~20m,底板为细砂岩f=4.2。由于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局部地域适合综合机械化开采,其余均适宜高档机械化开采。  相似文献   

3.
67#是我矿主要开采煤层,为单一煤层,较稳定,全区可采。煤层倾解12度~28度,煤层厚度0.7米~1.2米。距上部65#层70米,距下部68#层25米。从第一水平看,F13断层把该层分为直观不同的两部分,下盘煤厚1~1.2米,有0.2~0.3米厚的黑色页岩伪顶。上盘煤厚0.7~0.9米,局部有0.15~0.2米厚的粉砂岩伪顶。一、顶板情况概述 1、伪顶。67#层的伪顶节理,层理都非常发育,极易冒落,经常随着响炮,或机组  相似文献   

4.
龙湖井田范围内的54^A层,煤层厚0.75m,底板有0.2m原砂质泥岩及2m厚中砂岩,回采中使用DZ0.8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顶板来压时,单体支柱钻底,造成顶板下沉量大,且顶板破碎经常发生的切顶支柱扑倒和局部冒顶事故,不但严重威胁安全,而且单产只有0.3—0.4万t/月,初期支柱均穿铁制底鞋防止支柱钻底,但操作复杂,工效低,铁鞋管理难度大,丢失严重,不但材料费大幅度提高,而且生产管理难度大。由于54^A属上部煤层,提高54^A煤层的单产对释放其它下部煤层,保证我矿生产接续,意义非常重大,经过广泛的调查与研究,我们采用气囊与单体支柱联合支护在一采区右四片54^A采煤工作面进行试验,结果相当成功,至今已取得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5.
地质条件概述。东三37^#层三面下巷,掘进煤层为复合煤层,厚度在5.5~6.2米之间,煤层倾角平均5度,老顶为白色中粗砂岩,厚度20米以上,直接顶为煤页互层,f=3~4,厚度在2.4~3.2米,底板为泥质煤页岩。巷道沿37^#层底板掘进。煤层柱状见柱状图。  相似文献   

6.
地质概况 厂区位于渭河I级阶地,地形开阔平坦,地面标高374.42m~375,77m。该区第四系沉积厚度大于400m,主要为河湖相。地下水埋深较浅,埋深5.70左右。 地层从上而下分布为黄土状粉质黏土,层厚3.03m,2细砂、层厚2;44米,为可液化砂层,3中砂、层厚4.60m中~密实,为主厂房基础之天然地基持力层,粉质黏土,层厚0.73m,7中砂混园砾,层厚8.45m,为较好的下卧层,8粉质黏土,层厚4.4m,10黏土层厚2.75m,11中砂园砾夹中粗纱薄层,层厚10.27m,12粉质黏土,层厚9.5m,15细砂,层厚7.43m,16粉质黏土,层厚7.12m。  相似文献   

7.
依兰煤田形成于老第三纪。为断陷型舍煤盆地.含煤地层为达连河组。该组仅有一个煤层群,集中分布于煤系底部10—40m厚的范围内。煤层群厚约10—30m,含煤五层。煤层平均厚度14.63m。煤层群顶部为巨厚油页岩层(70—140m),煤种为长焰煤。煤层含气量为4—12m^3/t.平均8.0m^3/t。依兰煤田煤炭保有储量1.97亿吨,预测煤炭资源量3.61亿吨;煤层气资源量为52.73亿m^3,埋深均在1000m以浅。本区煤层群顶板厚层油页岩,是煤储层最理想的封盖层,断层不发育的块段,是依兰煤层气相对富集的地带。  相似文献   

8.
分析指出营盘壕井田21采区2101首采工作面采高大,埋藏深,地压高,冲击危险性评价具有中等冲击危险性,工作面直接顶、基本顶为砂质泥岩、粉砂岩和细砂岩,单轴抗压强度36MPa~45MPa,属软弱岩层,但岩层厚度大、整体性好,很易造成大面积悬顶,所以回采前采用高压水力致裂技术对切眼顶板超前预裂,提前垮落,以防止初次来压厚层顶板大面积垮塌诱发冲击地压。  相似文献   

9.
II6采区抽水资料较少,本文在合理利用采区内、外各种资料基础上,通过水文地质边界条件、充水水源、充水途径三个方面论述,正确掌握了II6采区的充水因素。西部为进水边界,东部为进水边界,南部F2断层为补给边界,北部F1断层为隔水边界。6~8煤间砂岩裂隙含水层(段)富水性弱~中等,10煤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段)富水性中等,均为采区直接充水水源。充水途径主要有构造裂隙、垮落带、导水裂缝带、断层及岩溶陷落柱以及未封闭好的钻孔等。最终达到了为采区涌水量计算、水害的防治及采区设计提供可靠地质资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该勘查区黄淮冲积平原的南部,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地层自上而下为:0—3米,耕土层、表土;3~900米第四系地层,黏土、粉土、砂层互层(500米以上),黏土(含钙质结核)、卵砾石层(位于第四系下部);900~1050米第三系地层,主要为胶结性很弱的砂岩,泥岩、页岩互层;以深为太华群地层,主要为砂岩,未钻穿。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上行开采法是我国一些生产矿井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回采煤炭的一种方式,主要指一个煤系地层内,含有两层以上并有一定间距及开采价值的煤层。在开采手段上是先采下部煤层,然后再开采上部煤层的一种采煤方法。双阳煤矿是一座设计能力为120万吨/年的大型矿井,自1983年投产以来,一直在中央采区回采,其可采煤层7层,经过多年开采,3上层、6层、8上层、8层,基本己采完,现主要回采12层,12下和16层三层煤。12层、12下为近距离煤层,层间距仅3米,而12层与16层之间距较大,在40—45米之间。由于压层关系,16层煤压层储量96万  相似文献   

12.
新安煤矿是一座年产150万吨的大型矿井,主采煤层为8#和9#、16#煤层。2561轻放工作面位于一采区中部,煤厚3.5—4.6m、平均厚度3.8m、煤层倾角为5-120、平均为80。煤层硬度系数1.5—2.0。直接顶为浅灰色粉砂岩,次为块状泥岩,平均厚度12.6m;老顶为浅灰色—白色细、粉砂岩,平均厚度6m;直接底为泥岩—浅灰色粉砂岩,平均厚度为2.42m,老底为灰白色—浅灰色细砂岩,平均厚度8.1m。  相似文献   

13.
<正>口孜东矿工作面安装重型设备,采用综掘机进行刷扩,边刷边安,单轨吊打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概况口孜东矿121303工作面位于西翼13-1采区内,采用后退式单一倾斜长壁采煤方法开采,该面回采的13-1煤层厚约4.5m,煤层倾角3°~10°,直接顶主要为泥岩层和细砂岩层,泥岩层裂隙发育,局部较松软;风巷可采长度901m,机巷可采长度860m,切眼倾向长度337m,最大坡度8°(平均6°),共安装192台普通支架,1台特  相似文献   

14.
1、区域地质概况新立矿二井开采82#层煤,该煤系地层属侏罗系城子河含煤组地层,煤层厚度为0.75m,倾角为14度,煤层比较稳定。煤层伪顶为0.3m厚的灰黑色细砂岩,直接顶为1.0m的灰黑色粉砂岩,老顶为5.4m的灰白色粗砂岩,直接底为3,7m的灰黑相间的粉细砂岩互层。 2、宽幅巷道掘进工艺过程宽幅巷道有开宽巷道上侧和下测两种形式。两者比较,我们采用开宽巷道下侧方法施工。区段巷遭拉底矸石量:  相似文献   

15.
福建三安净水区的预沉池全长56米,宽12米,池顶面标高+7.60米,常年蓄水位+7.20米,整个水池均在地面&;#177;0.00米标高以上。该预沉池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平均壁厚550mm,其中顶面壁厚400mm,底面壁厚700mm。由于其渗漏现象严重,尤其是+2.50米标高以下位置,已对其使用功能及结构安全构成威胁,故需对其进行防水堵漏处理。  相似文献   

16.
龙湖井田57#层煤厚2.66-3.18m,为龙湖矿回采的主力煤层,因煤层厚,回采过程中,对顶板的有效支护一直是影响安全生产的难题。为解决回采57#层时的支护问题,龙湖矿的技术人员一直在积极的探索。经过几年广泛的考查、调研、论证,2001年我矿大胆定制了DZ3.2支柱.采用三排七柱的支护形式在一采区右四片57采面进行了一次采全高试验,试验结果相当成功,回采至今已取得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东海矿六采区每年复合顶板中掘进巷道近六千米,每支护1米巷道要消耗1.5立方米坑木或300公斤特殊型钢,为了使掘进队组达到安全,优质、快速、低耗,现有的棚式支护已满足不了当前煤矿提高单进和高产高效的要求,为此特对六采区深部层复合顶板进行锚杆支护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石圪节煤业公司是潞安最早的一对矿井,有80余年开采历史。近年来,由于3号煤资源枯竭,矿井靠回收煤柱和开采兄弟矿井的少量资源来维持生存。为了延长矿井寿命,稳定职工队伍,潞安矿业集团公司决定以石圪节为试点开采15号煤,进行下组煤水平延深。在地质勘查及后期的采煤过程中,15 4号煤层厚0.35—2.07m,平均1.12m,15—3号煤层厚0.32—5.90m,平均厚1.82m。较之前开采的3#煤层厚度均在6m以上,因此开采15样煤层为薄煤层开采,对我公司是一个尝试,经过综合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对开采15#煤层开采的设备选型的充分论证,决定采用MG250/556-QWD系列电牵引采煤机进行采煤,开采过程中,工作面长180m,每天8个循环,循环进尺0.6m,工作面煤层厚度平均为1.2m,回采率97%,日产量为1384t。  相似文献   

19.
蘑菇合成料栽培技术 (一)培养料的配方、堆制与发酵 麦、稻草2500公斤,菜籽饼100公斤,麸皮或米糠100公斤,尿素40公斤,石膏粉1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石灰粉85公斤,硫酸铜1公斤。 (1)堆料方法:在堆料场底上先铺一层6—10厘米厚的干麦草,宽2.5—3米,然后添撒一层菜籽饼,再铺一层湿草,厚2—3厘米,一层草一层菜籽饼,共堆积8—10层。各层的铺垫适当压实,并边堆边浇少量水;(2)翻料:采用二次发酵法。室外发酵13—15天,翻料时间间隔为6、4、2、2程式。第一次翻料,加入全部用量石膏粉,并视翻料时的水分,浇洒清水;第二次翻料加入全部用量的过磷酸钙和石灰粉,第三次翻料加入全部用量的尿素和硫酸铜。室外前发酵培养料标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中国》2006,(4):53-55
在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矗立着一组奇特的巨石阵。巨石阵的主体是由100块巨石组成的石柱,这些巨大的石柱排列成几个完整的同心圆。石阵的外部是环形的沟和土岗,直径约90米。土岗内侧紧挨着的是56个圆形坑,这些坑呈等距离分布,里面填满了夹杂着人类骨灰的灰土。坑内竖立着两排残缺不全的蓝砂岩石柱。其中最壮观的部分是石阵中心的砂岩圈,由高4米、宽2米、厚1米,重达25吨的30根石柱组成,上面还架有横梁,形成一个封闭的圆圈。内侧有砂岩三石塔5组,也称为拱门,呈马蹄形排列于整个巨石阵的中心线上,开口处正对着仲夏日出的方向。巨石圈的东北向竖立着一块高4.9米,重约35吨的砂岩巨石。每到夏至和冬至这天,从巨石阵中心向这块巨石望去,一轮红日渐渐隐没于其后,为巨石阵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