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明治政府对土地问题的解决很具独特性。它以地税改革为中心的一系列变革,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革除了旧的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建立起新的近代个人土地所有制。文章对史学界流行的认为其土地制度存在半封建性和改革后地主制是其主要特点等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总结出日本土地制度变革中不同于西欧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几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日本明治维新期间的地税改革促使日本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近代土地制度,稳固了新明治政府的统治基础。虽然其地税改革步伐迅速,但改革从政策制定到颁布执行,皆是考虑实际渐进式进行。本文通过《生驹市志》内收录大和国平群郡菜畑村账目与明治政府政令等史料,从版籍奉还废藩置县,土地征税标准转为地券,实物地租走向货币地租,地税改革主导团体相互协调四方面浅析明治政府在进行地税改革中呈现的时滞性。  相似文献   

3.
论明治政府的“文明开化”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68年明治政权确立后,为把日本改造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近代化强国,明治政府实行了全面的资本主义改革,并制定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改革政策。“文明开化”是明治政府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国策之一,其主要内容在于以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为榜样,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思想风尚和生活方式,借以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建设资本主义精神文明。可以说“文明开化”也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文化,改革日本人观念的一次改革运动。由于“文明开化”的范围比较广泛,因此本文着重对明治政府推行的教…  相似文献   

4.
马晔 《教育现代化》2005,(11):103-103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材P.89介绍了明治维新的措施.“经济方面,大力进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首先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废除了禁止土地买卖的法令.正式从法律上保障了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统一征收地税。”这使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得到确立.而不是有些教师、学生认为的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师生的误解那是囿于明治维新的措施总体上是资本主义的,而土地制度却是个例外。其实,明治政府在1872年开始土地改革.承认土地私有权.根据土地的实际支配权确定土地所有权——由农民世袭租种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农民短期租用的土地,归出租人所有;典押的土地,归受押人所有。1873年.政府又颁布了地税改革条例。地税改革后由于租佃和地税相当于全年收获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地主和农民的关系,还保留着封建的因素,农民的土地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封建生产关系在农村还占着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5.
一、战前的日本高等教育评价公元1868年,日本近代史上划时代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明治维新开始了。在政治上,废除封建幕藩休制,建立了近代民族国家,形成了中央集权制的政体。在经济上,改革土地制度,实行新地税制,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在教育方面,明治政权“求知识于世界”,取消了以儒学为中心的封建教育,全面学习西方,建立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在全民范围内普及教育,培养资产阶级所需要的各种人才。  相似文献   

6.
明治政府与日本产业革命何兰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日本产业革命起步最晚,然而,进展速度很快,仅用了不到英国产业革命一半的时间,就跃入资本主义近代化强国之列。促成日本产业革命高速发展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是,明治政府国家政权的作用是举足轻重、占有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奴隶贸易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之一奴隶贸易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之一,而资本的原始积累又是资本主义兴起的前提.资本的原始积累有两大途径:第一,国内的富豪地主们夺取农民的土地,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中,把失去土地的人变为资本主义雇佣劳动者,榨取他们的剩余价值.这样一方面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另一方面,又造成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无产阶级.第二,这些新兴资本家,又进行殖民地的争夺  相似文献   

8.
<正>明治维新是19世纪年后半期明治政府推行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它在日本历史上产生极深远的影响,使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明治维新运动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倒幕运动,时间从幕末开港后倒幕运动兴起到戊辰国内战争(1868~1869年)结束为止,其主要任务是解决政权问题,即推翻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建立能够实行资产阶级改革、推进日本资本主义近代化的新政府。第二阶段(从1869年开始)是新建立的明治政府实行资产阶段改革的阶段,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学习和追赶西方,大力扶持和发展资本主义,力图把日本建成一个具有雄厚经济实力和强大军事力量的资产阶级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论述日本明治时期政治上天皇制的军国主义的形成;经济上资本主义危机不断发生,政府以军事力量弥补经济弱点,说明满州事变的爆发是明治政府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发展过程中,法西斯的产生和崛起,起了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与资本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资本的原始积累并不是社会生产力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借助于国家的作用实现的:一方面,国家运用有组织的暴力,通过掠夺式贸易、海盗式劫掠、殖民征服,以及奴隶贸易等手段,促成了货币财富的大量积累;另一方面,国家通过暴力剥夺农民土地,强制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通过制定残酷立法迫使劳动者进入雇佣劳动市场,从而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创造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前提。国家作为一种"经济力",其作用贯穿于资本的形成过程,它极大地加速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正是在国家这一内在推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1.
陈金凤 《考试周刊》2007,1(27):121-122
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成熟,资本积累极不充分.然而在这种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的前提下,作为日本近代的垄断组织--财阀能够于一战前后急剧形成,则有其特殊的条件第一、明治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封建家族制度对早期财阀企业的渗透.  相似文献   

12.
“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论。有人认为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处于资本主义初期,属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其依据是:(1)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并不止于通过引入市场经济来刺激经济的发展,而是以认可、培育私有经济为开端,进一步承认其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并逐步使之扩大的渐进式政策。(2)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少数的富裕阶层与大量脱离农业的自由职业者。(3)消除因经济地位差异而形成的对人格的制约将是中国今后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日本两国大体上在19世纪60-90年代先后迈出了早期现代化的步伐,而两国发展的结局却大不相同。日本的维新是由天皇为首的明治政府主动在全国推行,明治政府为了集中政府权力,成立了专门负责引进、移植和发展资本主义企业的中央机构。这些中央机构,都以"激进改革派"人士执掌。而中国只是由地方上的几个大员,包括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其他对洋务有兴趣的总督或者巡抚在他们的辖区办理。洋务新政时期,未能建立任何一个推动资本主义改革、引进西方学术和技术以及机器设备的专门机构,没有一个机构来设计、制定有关推动洋务新政的方针政策。在发展资本主义企业的方向上,中日之间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中国,洋务新政初期引进的军事工业,全部是官办,此后开设的民用工业项目,大多是官督商办,民办企业极难生长。清政府没有提出促进民营企业的任何政策。日本则实行了两个并举:引进资本主义企业与引进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并举,举办官办企业与鼓励民营企业并举。尽管两国都具有早期现代化的特征,但与真正的现代化进程相比较,尚有距离。洋务新政与明治维新,实际上是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产物,难以作真切的比较。明治维新以后,明治政府逐渐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日本社会进行了资本主义改造,这些改造刺激了日本社会自由民权运动的发生,推动了日本社会向资产阶级宪政国家的转变,从而促进了日本产业政策向自由资本主义方向转换。这个转换,标志着日本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可见,落后国家只有转换国家体制,才可能全力推进资本主义的产业政策和文化政策,才可能赶上现代化的潮流,而中国在19世纪内完全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只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淖中越陷越深,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很难迈出大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近代日本,由于明治政府制度性障碍及现代化启动方式、发展轨迹、国际环境与西方国家不同,导致日本政治转型失败,最终使其现代化进程发生断裂。  相似文献   

15.
纵观历史,教育的现代化存在着教育后行和教育先行两种模式。前者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早期的模式,通过资本的原始积累逐步向教育提出要求,这一现代化的历程大约经历了200多年;后者是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通过教育的大量投入为经济发展注  相似文献   

16.
中国资本主义史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关系到正确认识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全貌及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中国化问题。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问题,又是研究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中国近代经济史探讨的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与特点诸问题。本文仅从如何理解资本原始积累出发,对中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产生及其特点等,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清代的茶叶贸易与资本原始积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国资本原始积累都有自己的特点。清代的茶叶对外贸易,正式揭开了中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序幕。在17世纪末叶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茶叶的生产与贸易,成为中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曾经为中国导向近代化进程,提供了优良的物质条件和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从清代茶叶生产与贸易所造成的资本原始积累状况和发展趋势看,19世纪以降,倘不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掠,中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跟上世界近代化的潮流。  相似文献   

18.
专题指导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本原始积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统一)前后的经济状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变化;三次科技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条件及变化情况是本专题的重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是本专题的难点。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 (一)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1500—1870年) 英国。通过圈地运动、殖民掠夺,对外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过程。英国的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但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通过革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统治确立,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8世纪中期又打败法国,国外市场扩大。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上半期的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英国成为“世界工场”,也成为在亚非拉都有广大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国”。  相似文献   

19.
析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及其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翻幕府统治后建立的明治政府,为适应发展资本主义,“殖产兴业”的需要,进行教育改革,不仅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有力地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日本明治新教育改革的成效对今天我国的教育改革也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0.
●阶段特征16世纪至19世纪初期,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但手工工场的生产力还不足以改变整个国内社会,也无力改变整个世界面貌。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2.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西欧国家进行海外扩张和殖民争夺,为资本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3.资本主义的发展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4.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兴起,资本主义制度在荷、英、美、法等个别国家确立。5.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6.殖民扩张与争夺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导致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民族解放运动在美洲兴起并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