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华书局古代史编辑室,从今年起计划编印两套丛书,一套是“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另一套是历代史料笔记丛刊。“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校点本“二十四史”(连同《清史稿》)全部出书以后,不少研究者反映,是否可象过去开明的《二十五史补编》那样,有计划地出版一些有关的研究参考书籍。古代史编辑室根据读者意见,计划在今后若干年内出一套“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并已拟定了一个大致选目。  相似文献   

2.
《出版史料》2005,(4):125-125
上世纪70年代初期,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中华书局重新起动整理点校“二十四史”与《清史稿》。因此中华书局就邀请高校及有关研究机构的教授、学者来中华书局工作,著名书法家、学者启功应邀点校《清史稿》。启功与中华书局有特别密切的关系,称中华书局人为“老同事”,不仅为中华书局出的书题写书名,估计总得在百种以上,而且自己的书稿大部分交中华书局出版。  相似文献   

3.
点校整理“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作为新中国旷古未有的巨大文化工程,虽在文化浩劫中经历磨难,却终至圆满完成。而承担该项整理出版任务的中华书局,则有幸成为动乱岁月的避风港,中国文史学界的一批一流学者,也因整理“国史”获得“解放”,集体等到了风平浪静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4.
光明 《出版参考》2010,(14):I0004-I0004
本刊讯 6月30日,中华书局起诉汉王科技公司侵权一案在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开庭。中华书局表示,“汉王电纸书D20国学版”擅自收入其享有著作权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因而起诉汉王公司并索赔91万佘元。不过,汉王辩称,该公司于2008年与“国学网”的主办方北京国学时代文化公司合作,通过合法的渠道以合理的价格购买了相关产品。而“国学网”则指出,“二十四史”等古籍的底本已进入公共著作权领域,不能认为“谁先整理古籍,谁就拥有版权”。  相似文献   

5.
传闻启功对故宫内的藏品,对故宫,对清史,如数家珍。今读《启功口述历史》,确知这是事实。启先生说: ……从1971年7月一直干到1977年,任务是校点“二十四史”。我的具体任务是校点《清史稿》……。马宗霍等人……说整理此书最大的困难有两个:一  相似文献   

6.
“革”初期,历史古籍都被当作“四旧”扫除,从1958年开姑的二十四史校点工作也完全停顿。中华书局已出版的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作为“封建糟粕”封存停售;付型待印的《南齐书》、《周书》、《陈书》停印;校点完毕待排的《晋书》、《粱书》、《北齐书》、《隋书》、《明史》停止付排;其余已校点大部分或一部分的十二史全部停校;经过断句校勘、整理加工、准备影印出版的《清史稿》停止出版。从全国各地抽调的校点人员一律回原单位参加运动或接受批斗。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近日,中华书局推出了年度最重点的一部书:点校本《史记》(修订本),这是新中国最伟大的古籍整理工程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的第一个面世成果。"二十四史"规模宏大、卷帙浩繁,共计三千二百七十九卷,约五千万字。它记载了我国上自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迄明朝灭亡长达四千多年的历史。中华书局副总编辑顾青介绍说,修订本延续点  相似文献   

8.
清朝被推翻至今已有90年了,但始终没有一部可与二十四史并列的大型清史。加之近几年反映清宫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且多采用亦庄亦谐的戏说手法,使清朝的历史面目正在渐渐地“失真”,面对这种现状,专家学者们强烈呼吁,“还清朝本来面目”。对清史,早在1914年北洋政府就已经开始关注,他们将原清廷国史馆改为“清史馆”,召集清朝遗老,用14年时间,修成了长达536卷的《清史稿》。但由于各种原因,《清史稿》有不少记载失实之处,颇遭世人诟病,使其终究不能作为正史而流传后世。国民党去台湾后,曾有过编纂清史的念头,但如此巨大的文化工程也终究未能…  相似文献   

9.
国家“十五”出版规划重点图书《二十四史全译》日前由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11月16日,《二十四史全译》编辑委员会将一套珍藏本和两套精装本赠给国家图书馆。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史料》2009,(4):37-37
中华书局编审黄克撰文《一瞥劫后灿烂》,记述校点“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几位老先生,其中就有史学家名宿张政娘的点滴故事。“张政娘‘文革’前一直受聘为中华书局副总编辑。在点校工作中分工《金史》,是因为他无史不通。曾有过这样一个故事,林彪想了解中国的政变史,责令社科院历史所整理历代政变史料,所里诸公只得按史分人去爬梳材料,独问到政娘先生想搞哪一史时,回答是看着办吧,剩下的给我。其史通如此。”  相似文献   

11.
《全国新书目》2011,(6):47-47
■5月17日至18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管理座谈会在京召开。会上,22家出版社就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大辞海等30个项目的建  相似文献   

12.
传媒资讯     
《传媒》2005,(12)
报刊图书《中时晚报》停刊台湾只剩一份晚报11月1日,创刊17年之久的台湾《中时晚报》正式停刊。近几年台湾经济相当不景气,再加上网络和电视等媒体的冲击,如今晚报市场只剩下《联合晚报》还在勉强支撑。《今注本二十四史》出版工程启动11月9日,被誉为“中国文化三峡工程”的《今注本二十四史》出版工程启动仪式在成都举行《。今注本二十四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古籍整理、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它结束了“二十四史”后二十四史有史无注的尴尬局面。据介绍,《今注本二十四史》总字数逾1.2亿,全书约600册,总投资近3000万元。全国300余位专家学者参…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日前,被誉为“中国文化三峡工程”的《今注本二十四史》出版工程启动仪式在成都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名誉主席、《今注本二十四史》工作委员会主任许嘉璐,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今注本二十四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张中伟,为四川出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强项目管理,打造传世精品,日前,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管理座谈会在京召开。座谈会上,22家出版社就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大辞海等30个重点项目的建设情况作了全面介绍。与会同志对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15.
我1981年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读书,1985年考入山大古籍所研究生班,1987年毕业留校,其后一直从事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师从王绍曾先生,长期参加、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主要有《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存目标注》、《清人著述总目》、《山东文献集成》等。回顾二十多年的学术经历,关系最密切的还是图书馆。其中山东省图书馆、山大图书馆是关系特别密切的两家图书馆。  相似文献   

16.
陈庚午在《毛泽东和“二十四史”》一文中说:毛泽东同志生前酷爱读史,倡导史学,而且以身示范,通读了“二十四史”……60年代初,有一次他在读《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四,列传第四十九)姚崇传的时候,看到姚崇向皇帝阐述的关于怎样治国的一段话。“毛主席对姚崇的主张非常赞赏,誉为  相似文献   

17.
杨希贵 《出版参考》2006,(12X):21-21
11月29日,被誉为“中国文化三峡工程”(《今注本二十四史》第四次主编会议,在成都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学忠,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张中伟,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全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等出席会议并讲话。由我国史学泰斗张政烺先生担任总编纂、全国三百余位一流史学专家历时十余年参与编纂的《今注本二十四史》,首次全面、集中、系统地对二十四史进行注释,对现行版本的讹误进行校勘,并加以标点。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6月30日,中华书局起诉汉王科技公司侵权一案在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开庭。中华书局表示,汉王电纸书D20国学版擅自收入其享有著作权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因而起诉汉王公司并索赔91万余元。不过,汉王辩称,该公司于2008年与国学网的主办方北京国学时代文化公司合作,通过合法的渠道以合理的价格购买了相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文字记载的历史由来已久,即便从孔子编定《春秋》算起,也已有两千几百年的历史。其后,《史记》开始的二十四史、《清史稿》以及难以数计的稗官野史,全都是文字的记述。到了二十世纪,西方有了录音机等录音设备,便有了记述历史的口述档案。而我国,迟至二十世纪后半叶,才出现张学良等人的口述档案。不过,这些人都是历史名人,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口述档案,隐讳了不少史料,回避了许多史实,  相似文献   

20.
在将《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一卷编辑发稿的过程中,我作为出版社所指派的责任编辑,常不得不对文集编辑组交来的书稿作一些修改。现将修改情况择要记录如下,或者可供有兴趣的同行参考。《俄乡纪程》第二节有“二十四史”一词,原注是:“清乾隆时规定从《史记》至《明史》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为‘正史’,即‘钦定二十四史’。”不误。上有红笔添“历代官修的”五字,成为“……二十四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