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心理"紧张"现象普遍存在于比赛中的运动员身上.这种现象使越来越多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心理学工作者认识到,如何摆脱心理"紧张"对运动员比赛能力的发挥至关重要.本文作者通过对320名中学生的调查看出,运动员在赛前和赛中都存在心理"紧张"的体验,且随着比赛的临近,这种体验加剧.为推动有关内容的理论探讨、研究和科学训练,本文对心理紧张现象进行了归因分析,并提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有些孩子日常学习勤奋刻苦,学习成绩优良,但每到考试就紧张、恐惧,影响临场发挥,导致考试失败,儿童心理学称之为“考试综合征”。这种现象和演员演出时的“怯场”,运动员比赛时的“失常”一样,是一种心理适应障碍。  相似文献   

3.
平衡木运动员赛前心理的适度紧张,可以使其动作协调,注意力集中,顺利完成每个动作,达到最佳比赛效果;而其赛前心理的过度紧张,容易使运动员出现恐惧、动作不协调,结果事与愿违,导致比赛失败。通过模拟训练、自我控制、念动训练、放松训练、意志品质训练等方法可以克服平衡木运动员赛前紧张现象。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运动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本文通过对举重运动员的心理分析,得出系统的心理训练是克服"过度紧张"提高运动成绩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篮球比赛的结束 ,并不意味着比赛对运动员心理影响的停止 .比赛之后 ,运动员会出现较复杂的心理状态 ,有积极的情绪体验 ,也有消极的情绪体验 .本文详细分析了篮球运动员赛后的心理状态 ,指出了赛后的心理指导与调整手段 .为提高运动成绩、运动员心理的良好发展及教练员的指导工作提供了帮助 .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运动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本文通过对举重运动员的心理分析,得出系统的心理训练是克服"过度紧张"提高运动成绩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与逻辑推理法,从乒乓球比赛的特点出发,针对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的心理紧张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出适宜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期间调整心理紧张的方法。随着运动心理学的发展,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越来越多,提高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效果的实施方案也越来越好,越来越完善。本文列举一些,为乒乓球教练员和运动员以及热爱乒乓球运动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是最容易发生变化的心理结构,它是运动训练所必需的最重要的心理机能的综合表现.现代排球运动发展很快,技战术水平越来越高,对心理要求也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对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研究,希望能对提高排球技战术水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排球运动员常见的心理紧张问题,准备不足,比赛经验缺乏,心理紧张.据统计这种紧张造成的失误占失误率的30%左右.现代排球的发展更需要具有良好的、全面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9.
在意义重大的体育考试或竞赛活动中经常出现“训练型”和“比赛型”运动员现象.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运动员的差异体现在心理方面主要是心理状态差异;分析两种心理状态的差异并提出缩短差异的方法,将对运动员获得比赛胜利和对体育教师或教练员科学地教学与训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各高校竞技健美操训练水平的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所感受到的赛场心理压力体验势必更加深刻和久远。比赛结果的好坏往往都会对运动员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这将会影响运动员赛后正常的训练和比赛。本文尝试分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赛后可能会出现的心理体验表现,探讨了在赛后的训练中可以采用的几种较实用的心理调适手段。  相似文献   

11.
吴义宏 《考试周刊》2011,(41):130-131
本文运用运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心理分析找出赛前紧张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紧张情绪对比赛中篮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正常发挥的影响,从而得出运动员赛前及赛中紧张情绪的解决方法,为今后在篮球教学、训练、比赛中找出比较科学的解决赛前与赛中紧张情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刘睿 《继续教育研究》2006,7(2):157-159
本文运用运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心理分析找出赛前紧张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紧张情绪对比赛中篮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正常发挥的影响,从中找出解决运动员赛前及赛中紧张情绪产生的依据,为今后在篮球教学、训练、比赛中找出比较科学的解决赛前与赛中紧张情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比赛的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教打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分为长期心理训练和赛前比赛心理形成训练两种类型,散打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包括放松训练、模拟训练、意志训练等。在散打运动员心理训练中要更注重目标设置技能训练、紧张应激控制技能训练、情绪和自信心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李斌 《华章》2011,(34)
运动心理训练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其目的是培养和发展运动员在紧张的比赛和训练中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及个性心理特征,使运动员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争取在比赛中长时间保持最佳竞技状态.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问题进行简单分析,旨在为基层教练员的训练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谈足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足球训练比赛中如何运用心理训练的手段和方法,提高比赛成绩及达到预期效果。从心理训练学角度,提出克服运动员赛前、赛中的紧张情绪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周鹰 《考试周刊》2008,(20):162
田径运动具有运动强度大、比赛紧张激烈、个人竞争性强等特点.在少年业余田径训练中,一些教练员往往只注重身体和技术主面的训练,并不重视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而事实上,在小学生田径比赛中,运动员的情绪状态对成绩影响很大.比赛时,一些成绩较好的小学生运动员由于心理上处于紧张状态,不能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甚至失败的情况屡见不鲜.这是因为小学生运动员年龄较小,大多数缺乏比赛经验,对教练员的依赖性较强,比赛心理比较脆弱,加之田径比赛多数以个人为主,如果运动员比赛所需的心理品质、个性心理特征发展不好,很容易产生过度紧张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7.
赛前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比赛成绩,高职篮球运动员由于受比赛经验、训练时间、身体机能、技战术水平等影响,会出现赛前过分自信、紧张、焦虑恐慌等心理状态。本文针对赛前运动员出现的这些不良心理状况进行具体分析,提出赛前心理状态的调节及其控制方法,为高职篮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调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西江教育论丛》2005,(3):43-44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比赛是心理的竞争。有人讲“七分心理三分技术”,这在某种意义上讲,或对某些运动员来说是毫不为过的。在比赛中确有很多平时训练水平很高的运动员由于情绪的紧张而功亏一篑。由此看来.自我控制能力的强与弱是影响技术发挥的重要心理因素。此外,在比赛过程中,心理训练作为辅助手段对取得优异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磊 《新疆教育》2012,(19):134-13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问卷法,对乒乓球运动员比赛中的心理变化的问题做出研究和调查。研究发现心理因素是影响乒乓球比赛的关键因素。在乒乓球比赛中在处理关键球时,心理变化对比赛结果尤为重要。当在追平、反超、相持时表现出的失衡的心理,如畏惧、过分紧张、竞赛动机不端正、目的不明确、信心不足,甚至还有性格孤僻或情绪暴躁等都会使运动员发挥失常,从而与冠军之位失之交臂。因此,掌握乒乓球运动员比赛时的心理变化可以及时纠正其消极心理,保持最佳的状态,保证比赛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20.
陈雄 《梧州学院学报》2011,21(3):100-104
篮球是一项复杂多变、对抗性特别强的体育项目。在复杂的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身体能量,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心理能量,只有集身体素质、技术战术训练和心理训练于一体,方能在强手如林的比赛中立于不败之地。大量事实说明,运动员因紧张而造成失误、痛失比赛良机的例子不少。所以,调节篮球运动员紧张情绪尤为重要。运用体育学、心理学的原理,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以参加玉林师范学院球类运动会篮球比赛的球员出现的紧张情绪为例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调节球员心理紧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