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日益发展,小学教学逐渐成为了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小学教育学科中的语文教学更是发展小学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浏览过程就是学生浏览理解提高和思维升华的过程,是学生和书籍进行思想交流的过程。所以,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向素质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向发展,对于小于语文的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的这篇文章我们就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拓展阅读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金海美 《科教文汇》2008,(36):149-149
新课程改革特别指出,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显得特别重要,各门课程要渗透思想教育,各门课程要结合自身特点,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中学英语教学同样要体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意识,使学生在学好英语的同时,在思想道德上也受到良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纪贵萍 《科教文汇》2009,(24):127-127
语文课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字、词、语言等语文知识,还要利用这个独特的平台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本文列举了十篇具有典型思想品德教育意义的课文,分别阐述了语文课与爱国主义教育、与品德教育、与人生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4.
石荣辉 《科教文汇》2011,(33):21-22
时政教育是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时政教育,既是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将时政教育融于思想品德课教学当中,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中国、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有利于学生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有利学生感受身边变化,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自觉性;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培养他们科学求是的态度;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要求每位教师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将体质、意志和精神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过程。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利用体育本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和意志品质,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结合教材特点.对学生不失时机的进行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使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也学习到做人的基本要求。在小学数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一样,既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有必要和切实可行的。在小学数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要吃透教材,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注意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结合数学史料,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张扬小学数学教学更大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科学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智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使他们受到科学自然观、科学态度、爱家乡、爱祖国、爱大自然等品德教育。我国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科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小学科学教学目的和要求,就是小学科学的素质教育目标。因此,我在科学课程素质教育中注重知识传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能力,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注重知识传授  相似文献   

8.
王爱萍 《科教文汇》2009,(17):58-58
《九年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应体现实用性和生活化,让学生在实践生活中感受教育,鼓励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对此,笔者以为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应该“回归生活”。体现现实的教育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知识和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而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笔者就如何在小学语文中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试论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为实现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的过程中,体育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中学阶段是学生塑造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通过思想品德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育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法制教育,通过分析教材内容、结合生活环境、创设教学情景,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方法,把法律知识渗透到课堂中,将法制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更好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法、守法、用法能力。  相似文献   

12.
沈夏敏 《科教文汇》2008,(30):94-94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曾经蒙着神秘面纱的多媒体正以空前的速度“飞”入教育教学领域。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育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去,成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多媒体教育”把学生平常获得知识的方法,更加科学有序地融合在一起,大大增强了教育教学的主动性和生动性,多媒体课件教育在语文教学的领域中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素质教育是指促进所有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身心和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为了全民族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思想品德教育应是重中之重,应放在首位。因为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有效途径,是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的根本保障。而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和语文知识训练的辩证统一,语文  相似文献   

14.
肖英 《今日科苑》2010,(2):216-216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逐渐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上转移,教育摆脱了单纯传授知识的工具性目的,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语文是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的基础学科,和其它学科相比,在学生价值观培养上具有其优越性。如何使语文教育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习应该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注重培养学生的美育教育。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是多方面的,教师只有努力钻研,既教书又育人,通过美育调动学生的心理愉悦因素,用美的形象感染他们,用美的意境陶冶他们,使他们成为懂得欣赏美,体会美,从而以美的眼光发现美,展示美的人。语文课具有丰富的审美教育因素,教材中编选了大量的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语文能力的范本,而且可以借助其明显的思想性,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语文应重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传兵 《科教文汇》2009,(23):F0002-F0002,F0003
在二期课改“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课程理念引领下,思想品德学科在教学内容上.提出了构建贴近生活、降低难度、重视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型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要求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进行相关的思想政治学科知识教育和德育教育。在教学原则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遵循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关注社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一些社会、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科教学充满活力。在教学方式的运用上,  相似文献   

17.
蒋红 《科教文汇》2012,(29):77-78,82
建构主义理论对传统教学而言,是一场深刻的教育教学革命,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的主动建构。对于五年制高职来说,语文学科在教学中一直是属于基础学科,它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改革也是教育界重视的课题。本文运用建构主义的理论模式来指导和研究五年制高职的语文教育,对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提供了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除担负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外,还担负着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一种形式,它具有双重性,跟其它学科教学相比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既有讲授体育理论知识的室内课,又有传授体育技能、技巧的室外课,所以体育教师应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应以教材为主线,在课内外阅读中、写作中、在作业批改中渗透积极健康的德育思想。语文教师应将德育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才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从而更好地促进语文知识的学习,使语文学科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实现的水乳交融,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20.
吴珊 《现代情报》2007,27(2):212-213
英语教学过程是一种全方位的互动式教学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将英语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融为一体.多方入手.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