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的难治性疾患,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中常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文章将对近年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UC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阐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手段,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疑难病,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近年来我国UC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但是目前西医治疗效果不显著且容易复发,而中医药以其独特的治疗手段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该文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用中西药联合治疗80例,疗效颇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祖国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的基础上,以"肾主二便"为理论根据,认为肾与脾及大小肠关系密切和"脾肾阳虚"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之本,从"肾主二便"的角度探析中医药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治.以"肾主二便"理论中"温肾健脾""利小便以实大便"的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恢复人体整体平衡,从而起到治疗溃结的作用,为溃疡性结肠炎的诊疗及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H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临床上以腹痛、腹泻、黏液便和血便为主要表现。一般认为免疫机制的异常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病起病缓慢,迁延性长,治愈难度大,西医没有针对性强的特效治疗,多采用免疫抑制剂、抗生素、激素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疗效尚不满意,愈后容易复发,同时与大肠癌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表现为慢性腹泻、粘液便或粘液血便及腹痛,病程缓慢,轻重不一,有缓解和反复发作的趋势。其发病机制仍未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它是基因的易感性、肠道细菌、自身免疫反应及环境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当前治疗仍以糖皮质激素类、柳氮磺胺类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为主,这些治疗有副作用大,停药后易复发等缺点。现介绍几种结合中医药的食疗方法。柴胡桂枝饮配方:柴胡25克、人参10克、半夏20克、桂枝15克、黄芩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甘草6克、白糖20克制作:1·将以上药物洗干净,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2·将铝锅置武…  相似文献   

7.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疗效差,易复发,迁徙难愈。在临床上采用中药煎剂留置灌肠治疗1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壮医认为属于谷道病里的"屙细""屙意咪"范畴。谷道病为壮族地区常见病、多发病,壮医治疗该病具有独特优势,文章就近年来壮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用中西药联合治疗80例,疗效颇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现将近年来我科收治的30例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治疗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30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人,对照组15人,治疗组男性5例,女性10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8-5岁,对照组男性4例,女性11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47-6岁,两组患者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即腹痛、腹泻或腹痛、腹泻交替出现,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感及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失衡等,均经X线钡剂灌肠检查或…  相似文献   

11.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疗效差,易复发,迁徙难愈.在临床上采用中药煎剂留置灌肠治疗1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常表现为间歇性上腹痛,腹胀等症状,临床上很常见.统计学表明,该病种占消化科的30%~40%例数,治疗主要依据患者临床表现选择用药.胃达喜作为第三代抗酸剂及胃粘膜细胞保护剂,在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有显著疗效.我们自1998年~2000年,选择经临床、胃肠钡透及胃镜证实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92例患者,坚持服用胃达喜的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将慢性结肠炎分为大肠湿热、饮食积滞、寒湿缠绵、气滞不运、气虚失运诸型,使这种慢性病的治疗效果较西药优越些。每型举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方法:32例确诊患者给予灭滴灵与硫酸镁联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每日1次,7日为1疗程;间隔5-7日再进行第二疗程。结果:32例患者随访6—10个月,其中只有2例于停药4个月时复发,其余治愈情况良好。结论:灭滴灵与硫酸镁联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王玲  卢惠海  陈赛娥 《学会》2001,(11):45-45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近年来,针对我院内窥镜室在施行电子肠镜检查确诊老年人结肠炎的发病率有不断增高的趋势,我们开展了对老年人预防慢性结肠炎的健康教育,并辅以药物疗法,取得较好成绩.现将从1998年3月至2000年12月的92例离退休老干部患以便秘为临床症状的结肠炎进行定时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的做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X线的征象,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85例确诊NEC患儿,对其腹部x线征象做出总结分析。结果:85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早期X线征象32例均有肠道动力性改变;中晚肠壁积气47例;肝门静脉积气10例,气腹12例。结论:腹部平片能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作出及时诊断,给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缺血性结肠炎(简称IC)的临床特点及内镜表现,探讨IC的早期诊断。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4月间5910例电子结肠镜中发现并经病理组织学活检诊断的11例IC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内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IC患者均为中老年爪,主要临床表现是急性腹痛与便血;有相关基础疾病者10例;内镜检查提示病变主要发生在左半结肠,呈节段性分布,结肠黏膜充血、糜烂坏死及黏膜下出血。内镜表现分型为一过型者10例,慢性型1例,未发现坏疽性。结论:中老年患者出现急性腹痛和血便时应警惕IC的可能,及早内镜检查是明确诊断、了解病变范围及程度、判断预后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正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1742109,31770978)等资助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与北京大学合作研究,在儿童结肠炎及炎症性肠病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Mucosal Profiling of Pediatric-onset Colitis and IBD Reveals Common Pathogenics and Therapeutic Pathways"(儿童结肠炎和炎症性肠病的共性发病机制与靶向治疗通路)为题,于2019年11月14日以长文形式在Cell(《细胞》)上在线发表。论文链接: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9)31177-8。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健脾补肾法方药对小鼠结肠慢性炎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雌性BALB/C小鼠100只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模型、SASP、益气法、活血法、健脾法及补肾法组;除正常对照组外,以DSS诱导小鼠产生慢性UC模型后,药物组分别灌胃给药,疗程结束后取小鼠结肠HE染色评估组织学损伤,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方法观察NF-κBP65、TGF-β、COX-2、EGF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结肠损伤积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SASP、活血及补肾组损伤积分均低于模型组。活血、健脾及补肾组结肠COX-2、NF-κBP65及其mRNA的表达、活血及补肾组结肠TGF-β1及其mRNA的表达低于模型组。益气及健脾组结肠EGF及其mRNA的表达均高于模型组,(均为P〈0.05)。结论:活血及补肾法治疗小鼠结肠慢性炎症效果较好,益气、活血、健脾及补肾法方药通过降低或增强NF-κBP65、COX-2、TGF-β1及EGF的表达发挥作用。临床治疗应采用综合治法,通过不同治法作用于多靶点以达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