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运用经济学中的区域经济理论与交易费用理论分析区域经济与物流的相互关系.认为经济的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中的企业对利润和核心竞争能力的追求,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与物流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现代物流的发展也改变着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促进新的产业形态的形成,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主流之一的今日,大力加强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设,对于我国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进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出发,通过对其现状的概述,归纳出目前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所遇到的问题与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3.
童淑惠  况勇 《软科学》1995,9(3):30-33
我国西部铁路与区域经济发展西南交通大学铁道部十一工程局童淑惠,张炜,况勇我国西部是一个广阔的区域.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西部对我国经济全面腾飞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西部地区山多河多。交通不便。为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目标,加快酉部地区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姜子昂  张书铭 《软科学》2002,16(6):71-73
本文从石油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定义、发展趋势和中国石油科技经济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并借鉴国际大石油公司最佳实践经验和中国石油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入世后适合于中国石油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模式和其它相关措施。这对中国石油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化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科教最为发达,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国务院要求将长三角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优良的科教资源,众多的外资企业以及研发机构为此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两省一市的行政格局会阻碍创新活动的有效进行,因此需要进行跨行政区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跨行政区的区域创新体系理论对长三角地区创新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上海的核心作用,苏浙两省和上海的互动,跨行政区的政府行为,跨行政区的产学研合作和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支撑作用.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鼓励创新文化、政策环境,加强跨行政区的公共合作,设立跨行政区的创新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石雷 《华夏星火》2005,(6):68-70
近年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观点一时遍布全国各地。虽然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有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说法,但实践中效果并不如预计的那么明显。所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客观因素、进程中存在哪些认识误区?进程中的重点领域是什么?就上述这些问题谈谈本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孙琳  马卓  毛刚 《现代情报》2013,33(12):119-121,125
长吉图先导区竞争情报中心是一种区域产业竞争情报服务模式,它通过深入研究长吉图先导区建设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探讨长吉图先导区内主导产业的发展趋势,科学把握长吉图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有效推进长吉图先导区建设,推进大图们江开发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首都经济圈战略是"十二五"时期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北京及周边区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但相对于长三角、珠三角而言,首都经济圈区域一体化程度较低。本文针对首都经济圈产业结构差异大,存在产业对接困难的问题,提出创新合作模式,探索以"总部经济"、"飞地经济"等模式实现区域产业对接,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中国茶旅一体化发展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茶旅一体化是茶业与旅游业及相关配套服务业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我国茶旅一体化发展的资源丰富,本底较好。新时期,茶旅一体化处于提升阶段,激活茶经济是提升茶旅一体化的前提。根据国内外茶经济的发展大局,结合茶经济的现状及茶资源概况,从空间上可将我国茶旅一体化发展的局势分为"优化区域、重点区域、一般区域和补充区域"等4种区域类型。为促进茶旅一体化的发展,要从创新发展模式、完善规划体系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0.
编者絮语     
经济发展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打破我国旧经济体制中条块分割、相互封锁的僵化模式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之一。按照经济要素的内在联系,探索一条按经济地域的内在联系来组织经济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建立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彻底改变旧经济体制中地区封闭、行政割据局面的必由之路。我们再次就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发表了有关文章,意欲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研究。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己把信息当作生产力发展的战略资源和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产业部门。信息产业在我国也已开始发展,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信息产业的开发和信息市场的建立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对此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