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依据马克思认识论的思想为视角审视中国的新型工业化,认为思想建设是新型工业化的应有之义。我国当前工业化建设进程中还存在一些思想误区:对工业化的核心主体地位认识不足;对工业内部的产业结构缺乏系统认识;对工业化进程中的人群影响缺乏深入思考。工业化建设需要走出思想误区,要转变发展方式,以人为本,深化新型工业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中国中央和地方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未来产业。文章通过世界主要国家未来产业发展部署展开分析,以期为中国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通过收集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韩国、俄罗斯共7个国家22个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对未来产业的概念、特征、战略意义和趋势进行分析,详细研究了这7个国家未来产业的部署,总结了各国发展未来产业的经验,并对我国发展未来产业提出3点启示:未来产业发展应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统筹编制我国未来产业发展规划与路线图,中国科学院等智库应针对未来产业系统开展研究,以及加大对未来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布局力度。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面对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新问题,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即通过高新技术和科技创新体系的良性互动发展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反过来又通过新型工业化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形成不断升级,不断循环的互动发展机制。这是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条现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新型工业化是在传统工业化基础上产生的新的发展模式,是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特征和应有内涵,构建了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测评体系,并根据实际统计数据,对2005—2009年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测评分析。主要结论有:整体上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呈持续稳步上升的态势,但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直接的技术投入存在波动,投入利用和推进举措存在削弱现象,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改善不足等。  相似文献   

5.
从环境规划体系的角度分析,我国目前环境规划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旧的环境规划体系进行全面改革,建立新的科学的环境规划体系是我国环境规划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建立新的环境规划体系过程中,环保工作者应加强对环境规划理论、环境规划法制建设、环境规划教育以及环境规划管理及实施等方面的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面对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新问题,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即通过高新技术和科技创新体系的良性互动发展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反过来又通过新型工业化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形成不断升级,不断循环的互动发展机制.这是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条现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技术创新与新型工业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发展工业化道路的选择,新型工业化是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是基于我国新经济发展阶段、现有资源约束条件和就业压力以及在经济全球化下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的新型工业化应该是以信息化带动的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是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应包括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清洁生产化和人力资源化等环节。  相似文献   

8.
高技术产业与新型工业互动发展的演化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从演化思想出发寻求高技术产业与新型工业互动发展的路径:通过高技术产业推动新型工业的发展,反过来又通过新型工业拉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在这一基础之上,借助高技术产业对传统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扩散效应(外溢性),形成不断循环、工业化不断升级的互动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以广东省为例通过构建指标测度体系,从统计上度量信息化发展水平和新型工业化水平。并利用协整技术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相互推动的动力机制,为各级政府制定信息化和工业化发展战略提供量化依据。探讨信息化发展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相互协调发展的动因,从理论上进一步验证实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发展状况分析及对有关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信息化带动产业化,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挥人力资源优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