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进行“两史一情”教育中,思想品德课如何发挥主渠道作用,这是需要认真研讨的。本着用好教材的精神,充分挖掘教材中“两史一情”教育因素,掌握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的原则,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一、紧扣教材强化渗透思想品德课课本中,有很多课文比较鲜明、集中地体现“两史一情”教育内容。对这些课文,我们采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各科教学中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渗透。两史一情”教育有哪些途径和方法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其一:阅读课本。数学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两史一情”教育,首先要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例如,九年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数学教材内容,有机地渗透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在教学中,如何结合数学教材内容渗透“两史一情”的教育呢?下面谈谈我们初步的认识和体会。一、在确凿数据的教学中,渗透“两史一情”教育数学是一门科学,科学的数据是精确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确凿数据,有机地渗透“两史一情”教育。例如,在讲圆的周长时,我国数学家祖冲之早在一千四百年前就发现了圆周率在  相似文献   

4.
学生认识上的社会性偏差及其纠正──进行“两史一情”教育的一些体会119中学李世芬开展"两史一情"教育,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肩负起振兴中华历史责任的重要途径。当前,"两史一情"教育中存在一种现象.即由于受到来自社会方方...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贯彻江泽民总书记的指示,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深入开展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中国国情即“两史一情”教育,我们就“中学生对待‘两史一情’教育的态度”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我们在实习老师的协助下抽样调查了我县初级中学、完全中学、重点高中、职业高中等6所各级各类中学的12个班(初、高中各6个班)558名学生,调查方法以问卷为主,座谈为辅。调查结果如下。(一)学生对“两史一情”教育的态度我们从学生对“两史一情”教育的认知水平、情感反应和行为意向三方面来测定学生对“两史一情”教育的态度。学生对“两史一情”教育的认知包括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关于加强对青少年儿童进行“两史一情”教育的指示信发表以来,我省中小学根据国家教委的要求和省教委的具体部署,在贯彻落实《总体纲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不少学校“两史一情”教育搞得扎扎实实、有声有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使这项教育持久深入地进行下去,并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益,当前需要认真总结经验,加强教育研究,探索教育规律,使学校的“两史一情”教育进一步纳入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各地学校和广大教师在进行“两史一情”教育工作中,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涌现了不少先进的典型。比如,本刊本期发表的吉安地区通过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井冈精神,切实加强德育和“两史一情”教育工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的全部工作中,教学是中心;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而学习的主渠道是在课堂。因此,在重视开辟多条教育渠道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各科教学在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求广大教师利用课堂教学这一阵地对学生进行“两史一情”教育,做到有心、有机、有序、有特色。1.有心。就是要有教育的意识,要把“两史一情”教育与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放在同一位置上,将“两史一情”教育自觉地落实到具体教学活动之中。(1)突出教材中明显的教育因素。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辑有《三元里抗英》一文,文章真实地展现了鸦片  相似文献   

8.
一、加强指导抓住关键教师是学校贯彻落实“两史一情”教育的关键。为此,我们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开展“两史一情”教育的指示信,学习李铁映同志关于“指示信的意义”的讲话及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加强“两史一情”教育的《总体纲要》,联系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联系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工作正反两方  相似文献   

9.
试论乡土历史教材的基本特征成都市成人教育学院冯一下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李洁近年,我国乡土历史教材建设获得重大进展。一本本带着墨香的乡土史新教材进入课堂.丰富了历史课的教学内容,在爱国主义和“两史一情”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各方面的好评。但我们不能...  相似文献   

10.
在思品课教学中渗透“两史一情”教育,应以《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为指导,根据思品课教学的任务、特点,以“三热爱”教育为重点,总体把握,适时渗透,既不能对《总体纲要》视面不见,听而不闻,又不能为落实《总体纲要》而忘记了思品课教学本身的任务和特点。具体地讲,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育内容上,要注意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两史一情”教育因素。  相似文献   

11.
教书为育人,教书即育人。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学科门类较多,各有特点,要求不一,如果不分门类,不注意特点,在众多学科中笼统地进行“两史一情”教育,就会造成内容上的重复,在教学方法上如果搞一刀切,也会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如果说学科教育是进行“两史一情”教育的主渠道,那么在中学进行”两史一情”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主渠道中的主流,针对学科特点,在内容上应有所侧重,在方法上因材而异,把“两史一情”教育内容与各课内容有机结合。和谐统一,既完成学科教学应完成的传授知识任务,又使“两史一情”教育落到实处,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思想政治课在进行思想教育、渗透“两史一情”教育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对此只要有正确的认识,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适时、适度注重渗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更能使教书同育人有机结合,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对小学生进行“两史一情”教育,帮助他们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学校教育和学科教学的重要战略任务。为了贯彻江泽民同志的指示,充分发挥学校各相关学科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我们特邀请南昌市部分教研员同志依据国家教委最近颁发的《总体纲要》和《学科教育纲要》的精神,综合分析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两史一情”教育要点,并针对学生的认识水平提出教学建议,供广大教师备课参考,以把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两史一情”渗透抓深抓细抓好。  相似文献   

13.
绵阳市南山中学采取讲、看、读、唱、访、议、学、写等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两史一情”教育。南山中学的“两史一情”教育活动,坚持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两史一情”教育和学校的其他各种教育活动相结合,系统灌输和学生的自我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从教师抓起,抓到年级,抓到班,抓到每个学生,抓得扎扎实实,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报童小学是一所有革命传统的学校,是在已故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支持下刨办的。解放前报童的遭遇是旧社会的缩影,这是一份活的教材,报童过去的活动在南京路一带,而我们的学校又在南京路的附近,这天时地理给我们进行“两史一情”教育又带来了有利的一方面。如何形成报童小学”两史一情”教育的特色,使教育具有知识性、实践性、针对性,我们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为此,中小学进行“两史一情”教育同样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是“两史一情”教育能否真正取得成效,能否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两史一情”教育必须密切联系实际,是由它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两史一情”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它是通过向学生传授我国近现代史及国情知识,进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等教育,使学生了解祖国、热爱祖国,了解共产党、热爱共产党,立志报效祖国,忠于党忠于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同时,“两史一情”的知识面宽、容量大,涉及多种学科,渗透到各门课程,天文、地理、历史、文学、人口、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知识都要涉及。因此,“两史一情”教育又具有很强的知  相似文献   

16.
一、找准突破口,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育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要真正把“两史一情”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如何发挥其主渠道作用。我们从以下三方面突破,形成“两史一情”教育的主线。 1、从“被动”型中突破,确立全员育人观。大部分教师认为:“两史一情”教育是班主任、政教处、党支部的事。与己关系不大,缺少主动参与意识,这就不可能发挥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进行“两史一情”教育中,历史教学有着义不容辞的职责和独特的优势。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主渠道——历史课堂教学的作用,不仅中国史教学要重视,而且世界史教学也不能忽视。如何在高中世界史的教学中贯彻“两史一情”教育?本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十分关心、重视对青少年进行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两史一情”是国家教委确定的青少年德育主题。为进一步开展“两史一情”教育,培养广大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意识,使之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9.
纵观小学语文十二册教材,不难看出“文”中所蕴含的国情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因素,是比较突出的。有许多课文,还是渗透“两史一情”教育的典范之作。一、渗透近、现代史教育1.中国人民屈辱史旧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奴役下,中国暗无天日,人民做牛做马,倍受  相似文献   

20.
历史学科作为“两史一情”教育的主渠道,在这方面更有其不同于一般学科的特殊性。它本身就包含有“两史”的教育内容,也有“国情”的基本知识,稍不注意,要么滑向不必再强调“两史一情”教育的一端,要么滑向添枝加叶、画蛇添足一端。这两者都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对于历史学科讲究渗透的方法和效果就更加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