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文论研究的目的是什么?意义在哪里? 这是一个古老而常谈常新的话题。近十年来,围绕中国古代文论的意义和“现代转换”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李春青先生观点独到:当代学人的价值观念与运思方式实际上仍然受着古人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  相似文献   

2.
"水"是古代档案文论中常用的一个意象,它代表着我国古代文人的一种价值取向,是文章某种风格与境界的追求,体现着古代文人的一种人生理想,而这种人生理想又以其哲学观念为根基。因此,我国文论中的"水"之喻蕴含着文章风格、人生理想与哲学观念几个相互关联转换的内涵层面。  相似文献   

3.
"水"是古代档案文论中常用的一个意象,它代表着我国古代文人的一种价值取向,是文章某种风格与境界的追求,体现着古代文人的一种人生理想,而这种人生理想又以其哲学观念为根基.因此,我国文论中的"水"之喻蕴含着文章风格、人生理想与哲学观念几个相互关联转换的内涵层面.  相似文献   

4.
在读完了童庆炳先生的《维纳斯的腰带》之后,又到北师大出版社邮购了一部由该社于2001年12月出版的童先生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如果说前者是童先生试图带领我们与“上帝”沟通的书,那么后者则是童先生试图带领我们与我国古代文论家心灵相沟通的书,是一部指导我们怎样步入我国古代文论堂奥的书,一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古代文论研究面临着事实与价值的抉择。这种事实与价值相矛盾的状况并不是研究者的主观选择,而是由研究对象本身的属性决定的。正是这种矛盾性,使“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一话题充满了张力。这项工作极具复杂性,既要处理好文献考辨与理论阐释的关系,又要妥当地把握传统理论资源与西方文论话语的融合,还要兼顾古代文论对现代文学经验的阐释效力。对于成功的“转换”来说,三者缺一不可,就像庖丁解牛,唯有深谙此道,方能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6.
对于一个作家的文章从内容到形式所具有的独特的风格,在我国古典文学的论著中,并不是一开始就明确地提出来的。从早期的经、子文论以迄近代的文论中可以看出,它是伴随着不同的文章类型即文体的发展一道被提出来的。但作为专书来讨论这一问题,则是开始于曹丕的《典论·论文》。之后,陆机的《文赋》、李充的  相似文献   

7.
庄锡华先生的《20世纪的中国文艺理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10月版)是新近出版的一本非常有特色的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著作,篇幅虽然不长,但却非常耐读。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很多新观点,对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上的重大现象和问题,作者都有自己独立的视角和看法。既有从宏观的角度对理论史的梳理,又有对重要的理论家的理论观点的具体分析,史论结合,有理有据,非常精炼。特别是把文论观念和文论史演进置放于整个中国现当代思想史、文化史以及大的政治背景中进行分析和讨论,更具特色。从这样一种思路或方法出发,作者对历史…  相似文献   

8.
刘冬梅 《出版广角》2013,(15):52-53
《西方科幻文论经典译丛》是由安徽文艺出版社承担的"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吴岩教授和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舒伟教授共同主编。《西方科幻文论经典译丛》是多角度呈现西方科幻文学理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文学补天——读《印度古典诗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诗学是跨民族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其任务是通过对世界各民族文论遗产的挖掘整理,比较分析,批判吸纳,丰富和发展现代文学理论。然而从我国比较诗学兴起至今已十数年,却一直是“天倾西北,地缺东南“。众所周知,在古代文明世界,中国、印度和希腊是文学大国,各自创造了独具一格的文艺理论,是世界文论的三大源头,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和辐射,形成了西方文论,中国 (东亚)文论和印度(南亚)文论三大文艺理论体系。尽管由于历史原因西方文论在近百年占据了中心位置,但历史并非如此,将来也不能总如此。中国比较诗学应该打破欧洲中心论,但实际状况却令人失望。研究者对西方文论趋之若骛,而对东南文论则比较淡漠。所谓比较也限于中西之间,印度文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是一个分析的时代。以分析思维取胜的现代西方文论,流派林立,观点纷呈,各种文论思想和美学思想的演变奇妙而神速,不断走马灯式地花样翻新。时下走红的文论,瞬间便成为明日黄花。80年代我国文艺理论界对西方现代文论的追踪、介绍更是脚步匆匆,短短七八年间就把欧美20世纪的各种文论与方法操演了一遍。 面对这林林总总、花样翻新的各式文论思想,《宏观文艺学论纲》(陆贵山著,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出版)的作者没有采取任何一种简单化的做法,而是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学理 “介入并斡旋于不同的理论符码之间”(詹姆…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世纪末和新千年的逼近,知识界对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历程进行了全方位的盘点和反思,以期找出一些问题,总结一些可靠的经验。处在这一蔚为壮观的潮流中,文学理论也对自身的学科发展进行了深刻的反省。这其中最为耀眼的,当属曹顺庆先生及其弟子提出来的“失语症”和“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吕氏春秋》乐论思想与《文心雕龙》的文论思想有很多相似性,本文拟对此进行一些探讨,将从《吕氏春秋》乐论与《文心雕龙》中和观的关系角度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吕氏春秋》乐论思想与《文心雕龙》的文论思想有很多相似性,本文拟对此进行一些探讨,将从《吕氏春秋》乐论与《文心雕龙》中和观的关系角度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童庆炳教授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一书,以上、中、下三编的构成,有综论有分论地展开了对于从先秦到清代的文学理论的研究,不论从基本范畴的阐释上,还是对十位文论家的理论归纳上,都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就,是研究古代文论的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正>本书为全球化语境中的比较诗学研究著作,阐明了中西诗学对话的意义、条件与方法,梳理了历史上中西文论的交互影响,并对中西文论在文学形式、批评、阐释、接受与相关概念方面的诸种理论进行了具体的比较分析。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总体对话与实证变异”包括前四章,以实证的方式研究中国文论的他国化变异和当代西方现代文论中国化的变异。第一章就新时期文论四十年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西方文论在其学术架构中将中国文论的议题把握为所谓的中国问题,其实质乃是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只有通过对这个镜像的探究,中国文论才能更明晰地洞察和把握自身的问题,进而向西方世界明示中国经验与中国文论的特色之所在,以求在世界文论的格局中为中国文论重塑主体性,推动立足于中国问题意识的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分析《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问题人手 ,寻找问题存在的根源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即重新梳理立卷改革思路 ,确定改革的楔点 ,把握改革幅度 ,确认新型文件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文气话语形态研究,夏静著,商务印书馆,2014一对于"气""文气"的研究阐释,始终是古代文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许多文学理论家、古代文论研究家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出于不同的理论诉求,对"气""文气"进行内涵阐释和理论层面的整合建构,组成了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研究史上话语纷争不断、观念纠缠不清、学理庞杂乖  相似文献   

19.
学理性问题质疑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和归纳推理的必然性,它不一定有满意的答案。现实性问题包括图书馆学本身问题和跨学科问题。问题从发现到解决全过程包括发现、提出问题、表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等五个环节,涉及问题本身、问题(域)的演变两个层面。提出问题不一定比解决问题重要。参考文献22。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文论,像<文心雕龙>这样系统性的专著较少.现在学术界中研究西方文论的著作,研究中国古典文论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然而,研究东西方文论结合的著作,尤其是结合得比较好的著作恐怕是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