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我们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主要是把陶行知思想与当今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分析研究教育规律,以便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内涵陶行知先生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的内容,详细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时刻重视"寓教于乐",坚持"教学做合一"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范寅虎 《生活教育》2011,(11):34-36
"生活教育"是广大陶研工作者耳熟能详的一个名词,它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不明确"生活教育"的含义,就难以真正理解陶行知的全部教育学说。然而,对"生活教育"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科学规范的概念界定,这不利于准确理解、深入研究和学习实践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为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0,(99):48-49
生命教育的概念是陶行知先生根据自己的教育和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非常有效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活动应以生命为教育和生命本源,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知识应用于生活。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生活教育结合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中学语文学习与社会应用的交流与融合,是适合中学教育者深入研究与探索的经典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4.
刘敏 《教师》2011,(15):45-45
"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这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是相符的,我们的教学需要扎根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为目标。  相似文献   

5.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先生反对脱离生活的传统教育,主张建立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提倡“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决定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践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使数学教学在生活的沃土中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6.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先生反对脱离生活的传统教育,主张建立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提倡"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决定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践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使数学教学在生活的沃土中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基石,是其思想的主体和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部分组成的生活教育理论影响极为深远。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如何摆脱这种影响,让语文教学更有效地进行,是目前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就是语文学习的海洋,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运用语文,是学习语文的最佳渠道。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刻领会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育理论,践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克服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浮躁和功利思想,真正打破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封闭模式,让生活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绽放,从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结下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9.
郁桂珍 《文教资料》2006,(34):69-70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且又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主要观点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行知行”、“教学做合一”等主张。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关键是要理解和把握核心内容,因为生活教育理论揭示了教育的内在规律,反映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哲学思想,因而不因星转斗移、社会变迁而湮灭光泽,过去、今天、将来永远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一、生活教育理论中的实践第一思想1934年7月,《生活教育》刊登了署名陶行知的文章《行知行》,标志着陶行知先生在教育和生活实践中思想…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将"生活教育"理论和高中历史教学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历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已经过世半个世纪。今天重温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感悟颇深。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至今仍熠熠生辉。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陶行知著作宏富,论述精当,与当今社会主义教育思想息息相通”。  相似文献   

12.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所阐述的重要观点。生活教育与地理课程标准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基本理念相一致。作者尝试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同地理教学相结合,以便更好地体现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严建 《生活教育》2008,(6):57-57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今天仍充满着时代的气息,对我们推进素质教育,搞好课程改革,创新教育方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充满情趣的学习环境,以此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数学知识具有明显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利用活动的形式进行生  相似文献   

14.
语文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它是承载文化的交际工具。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学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顾黄初先生强调"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新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和课本中学习语文外,还要从生活中学语文,从生活中吸取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15.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论,他认为,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的确,幼儿的教育离不开生活。作者尝试将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与幼儿园的数学教育相融合,实现数学教育的生活化,本文结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主要从三个方面谈一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新《纲要》对幼儿园教师角色界定为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角色的变化需要教师具有相应的角色承担能力,需要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要适应角色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师培养方面转变方式,用开放的思想、开放的心胸、开放的氛围、开放的学习方法将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行知先生倡导"生活教育"给了我们启迪。我们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坚持以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为指导,确立"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的园本研修策略,  相似文献   

17.
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通过生活才能更好发挥作用。以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在初中英语情境教学中需要应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过程、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创造生活化的教学实践。让初中英语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效率和知识应用技能。  相似文献   

18.
<正>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其最根本的理论就是生活教育理论.对于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只会读书,而不关心其他的情况,陶行知先生主张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他提出的观点中无论是"生活即教育"还是"社会即学校"或者是"教学做合一",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陶行知曾说过"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无刻都在变化,换句话说,生活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在产生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三大教育主张之一,他主张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遵循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借助地理实践拓展生活化教育,让知识指导实践,坚持学与做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提出来的,借鉴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生活教育理论,结合当前的教育改革,对高中美术课进行一系列探索改革和实践,将生活教育融入课堂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