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高考从没发出过“淡化文体”的口号,话题作文也并不等同于“淡化文体”。以全国卷为例,我们来看一下近几年高考作文题在文体上的要求:1999年是“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2000年是“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2001年、2002年、2003年的要求是“文体自选”;2004年、2005年的要求是“自选文体”;2006年是“自主确定文体”。《考试大纲》关于“写作”有“要符合文体要求”的规定,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更是规定了切合文体要求、符合文体要求、基本符合文体要求、不符合文体要求四档。可见,高考作文并…  相似文献   

2.
略谈年号     
“年号”与“纪”元,虽是文史研究的专用名词,然而谈起来也颇有趣。“年号’是历代帝王所立的名号。而“纪元”是纪录年度之始,亦称建元。我国汉代以前,只有“纪元”不立“年号”。建立“年号”并作为制度传下来,是公元前140年,西汉刘彻,即汉武帝即位称“建元”始。嗣后,每一新皇帝登基便重建“年号”,后来就以此为制。“年号”成为历代皇帝纪元的名称,除了史籍记载的“始元”、“建武”、“天宝”等,年号还出现在其他方面。如铸在钱币上的“开元通宝”,典籍中的“永乐大典”,“康熙字典”,地名中的“景德镇”,工艺品中的“景泰蓝”,艺术作品中的“宣和轶事”、“天宝轶事”。古代的皇帝其纪元是以即位时记录到退位。“年  相似文献   

3.
你也许会发现许多计算机打印的文件、报表中,或文件、报表最后签署的日期中以及一些报纸、杂志上,把二×××年中的“○”打印为阿拉伯数字的“0”、英文字母的“O”或者“零”。其实,把二○○三年打印为二00三年、二OO三年或二零零三年,这些打印表示方法中,“二”与“0”、“二”与“O”、“二”与“零”的搭配使用都是错误的。因为“0”是阿拉伯数字,“O”是英文字母,“零”是中文数字的大写,而“二”是中文数字的小写,与“0”、“O”和“零”之间是不匹配的。与“二”匹配的是中文数字的小写“○”,怎样正确输入中文数字的小写“○”…  相似文献   

4.
《师道》2012,(4):59-59
1.学生作文中容易出错的一句引语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之计”容易误为“一年之季”或“一年之际”。这是一句古谚.大意是说,要在一年开始时多做工作.为实现全年的奋斗目标打好基础。“计”,计划、规划,误为“季度”“季节”的“季”或“边际”“国际”的“际”.都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5.
世纪、年代的起始之年应为“0”年还是“1”年,学术界有不同观点,一派学者主张0年,另一派学者主张1年.本文认为应该始于0年,还进一步指出,关于“零”,人们一般想到的是数学意义,但“零”还有语文意义.学术界关于“世纪”、“年代”起始时间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也与用“零”的数学意义还是语文意义看待这个问题分不开.否认“零年”是“世纪”、“年代”的起始时间,是以“零”的数学意义看待“零年”的.事实上,“零年”用的是“零”的语文意义.  相似文献   

6.
鼠,是地球上古老的动物之一。也是我国民间的十二生肖之一。2008年2月7日为农历戊子年之始,戊子年俗称“鼠年”。 鼠,名列十二生肖之首,我国有关鼠的成语较多,如为人们所熟悉的就有“鼠目寸光”、“胆小如鼠”、“过街老鼠”等:不为人们所熟悉的则有“城狐社鼠”、“狐潜鼠伏”、“偃鼠饮河”等。  相似文献   

7.
从1999年话题作文亮相高考舞台以来,作文命题似乎一直在透露着“一个圆点三条岔道”的基本特征。一个圆点,即“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近几年高考话题立意考查的着眼点;三条岔道,即围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圆心,每年从不同的角度命题,而这些角度大体讲不外乎三个———情理、义理和哲理。1999年的话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侧重情理;2000年的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侧重哲理;2001年的话题是“诚信”,侧重义理;2002年话题“心灵的选择”则又是侧重义理。2003年的话题是“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很明显,这个话题又侧重哲理。所…  相似文献   

8.
过去的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随着诸多社会事件的发生,许多新词、新义悄然而至。这里有我们熟悉的“雷”、“囧”、“俯卧撑”、“打酱油的”、“很黄很暴力”等等,但直到现在疯狂的仍是“山寨”。  相似文献   

9.
[虚实定义]“虚”与“实”,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两个非常常见的概念。在写作学当中,“虚”与“实”是相反相对的两个概念:“虚”是主观的,“实”是客观的;“虚”是抽象的,“实”是具体的;“虚”是远处的,“实”是眼前的;“虚”是隐藏的、含蓄的,“实”是直露、明朗的。就一道作文题或话题而言,又有“虚题”与“实题”之分:所谓“虚题”,就是那些以抽象概念或短语为话题或标题的,如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话题“诚信”、1988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习惯》、1994年的高考命题《尝试》,都是比较抽象、含蓄或主观性较强的话题或命题;所谓“实题”,则是一些…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年”由来已久,从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有了记载。据古代神话传说,“年”是一种最凶恶、最可怕的动物,吃人害人。于是,天神把它锁进深山,只准许它每年出来一次。到了十二月(农历腊月),“年”就会突然出现,很多人和牲畜遭到伤害“年”是灾难,“年”是祸害,人们担心遭到“年”的伤害,把它叫作“年”关于是,人们每到腊月,家家就储粮备菜,到了年三十晚上,就关闭家门,准备刀枪棍棒,与“年”作斗争。人们在与“年”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年”的许多弱点,如害怕红颜色、火光、响声等。于是就家家门上贴红纸家家门前敲锣打鼓、放鞭炮…  相似文献   

11.
去年3月8日 公司对开展了两年的“三好”女 职工活动进行评选表彰,公司为了在全体职工中开展这一活动,决定树立5名比较典型的“三好”男职工样板,我被分公司职工推荐为“三好”男职工代表,在“三八”妇女节职工大会上进行演讲。 公司开展的“三好”女职工是要求女职工做一个“好职工”、“好媳妇”、“好母亲”。与此对应,“三好”男职工是要求男职工做一个“好职工”、“好丈夫”、“好父亲”。在这“三好”中,我是如何做好的呢? 我参加工作31年了,前18年在涪陵地区新丰  相似文献   

12.
一.“录像”而非“录相”、“录象”《汉语大词典》认为,“录像”亦作“录相”,“录相”居后且是“亦作”,这表明,汉语中尽管有“录相”,但远不如“录像”通行。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版只有一种写法:“录像”。可见,“录像”是规范的,而“录象”是错误的。二.是“摄像机”而非“摄象机”、“摄相机”《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有“摄象机”,但未收录“摄象”和“摄像”。1996年修订本改为“摄像机”,且收录了“摄像”一词。这告诉人们:现代  相似文献   

13.
语言这东西     
说了几十年话,听了几十年话,教了几十年语文,越来越觉得世界上真正变化无穷的是人的语言。就说“东西”这个词,字典上说是泛指一切物件,但实际上一切是“东西”不是“东西”的东西,都可以叫“东西”。 “语言这东西”、“金钱这东西”、“爱情这东西”……什么不是“东西”?连人在内:“好东西”、“坏东西”、“鬼东西”、“狗东西”、“什么东西”、“不成东西”……虽然不雅但确有其说。  相似文献   

14.
1994年,中国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和“黄金时期”。人们称今年是“改革年”、“攻坚年”、“关键年”。用新体制代替旧体制,是今年改革的主旋律。国家体改委主任李铁映曾形象地比喻为从“拆  相似文献   

15.
一、对近几年高考作的认识 自1999年至今,全国高考作一直沿用话题作的形式,1999年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是“诚信”,2002年是“心灵的选择”,2003年是“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2004年是“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什么存众说纷纭、褒贬之声不断面前,高考命题人“我行我素”呢?噢,原来这是由他们的认识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农历“乙酉”年,它是怎么来的呢?会不会出现“丁午”年呢?大家知道,我国的农历,是按照“天干”与“地支”的搭配来纪年的.十个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将一个“天干”与一个“地支”搭配起来,就出现了“甲子”、“乙丑”、“丙寅”等年.今年的“乙酉”就是由天干中的“乙”和地支中的“酉”搭配而来的.由于“酉”的对应生肖是“鸡”,所以今年阴历又称“鸡年”.由于天干有10个,地支有12个,而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60,因此,出现了每60年重复循环的现…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新高考背景下的作文题越来越重视考查考生的思辨意识和能力,多元思辨材料作文在高考中频频出现。如2020年新高考I卷“距离与联系”、2021年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和2021年新高考I卷“至弱与至强”是二元思辨;2022年新高考I卷“本手、妙手、俗手”、2022年新高考II卷“选择·创造·未来”和2022年全国甲卷“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情境独创”是三元思辨;2021年全国乙卷“追求理想的基础、方法、路径、目标”是四元思辨。2023年全国甲卷作文沿袭近年多元思辨材料作文命题趋势,是“技术、时间与人”三元思辨材料作文。  相似文献   

18.
我校规模较大,有2000多名学生,近50个班级。为了提高内部管理的效率,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学校于2002年始设立“年级管理委员会”(简称“年管会”),把日常管理、监控、指导和部分评价与资源分配的权力下放给“年管会”。“年管会”不同于“年级组”,前者是一个管理团队,后者是指一个年级教师的群体(其管理者通常只有年级组长1人)。“年管会”的成员为5名~6名,多是年级组的普通教师。同时,校级领导分头深入“年管会”,开展调查研究,发现深层次的问题,研究制定更加有效的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年管会”的制度设计在实践中取得理想的效果,我校对“…  相似文献   

19.
《醒世姻缘传》成书年代新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醒世姻缘传》的成书年代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到目前为止有“崇祯说”、“顺治十八年说”、“康熙六十年说”、“乾隆说”等。这里,在“清代说”的基础上,通过对明清两代科考制度、服装颜色、职官名称演变等方面的考察,论证《醒世姻缘传》成书的上限应该是雍正四年(1726年)。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高三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注释有三处值得商榷。其一,“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之“一去三十年”,教材注释为:“从少年到41岁诗人辞官,大约有三十年。诗人于40 5年当江西彭泽县县令,八十多天后辞官,挂印归田园,作《归园田居》。”将“一去三十年”释为“从少年到41岁诗人辞官,大约有三十年”,不当。要弄清“一去三十年”是什么意思,当先弄清“误落尘网中”指的是什么。一般情况下,“尘网”指的是尘世、人世。此处的“尘网”是否也指“尘世”“人世”呢?诗人是否有从“少年”时代起即“误落”此“尘网”中的悲叹呢?他是怎样看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