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行政程序法治化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程序法治化包括行政行为程序化、行为规范程序化、行政程序合理化和行政程序法治化四项基本要求。行为程序化是为行政行为配备必要的程序要素和制度,为主体双方设定合理的权利义务。行为规范程序化是使静态的法律规范变成动态的规范,增加规范的程序含量。行政程序合理化是使程序更加合乎理性。行政程序法治化包括法治程序、以法治理年规制和整合行政程序、程序理性等基本涵义。  相似文献   

2.
大学治理法治化使高校内部管理中法治思维的运用变得不可或缺。在大学治理缺乏程序法治意识的背景下,倡导并以制度化方式践行程序正义理念,有助于实现权利保护、权力规范、秩序维持、自由彰显和风险防范等程序价值。大学治理中的程序正义,蕴含着程序参与、程序中立、程序对等、程序自治等四个维度,当前我国大学治理中存在着程序正义理念疏离之困境,导致大学管理决策欠缺科学性,管理评价欠缺公正性,因此,应落实程序正义理念,合理设置和科学运行决策性程序和评价性程序,以实现大学治理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3.
正义要以看得见的形式实现。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的程序正义不仅是保证查处结果公正性的必要条件,而且维护了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和查处结果的公信力。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的制度设计,可以借鉴程序正义理论,遵循程序参与性原则、中立和程序对等原则、程序理性原则、程序及时和终结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程序缺陷。优化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程序,要保障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健全调查的空间要求、完善调查的临时性行政措施和查处工作的完成时限。  相似文献   

4.
现行再审程序以实体真实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具体程序设计上以监督权作为权力基础,导致现行再审程序成为单纯的个案纠错程序,其应有的功能难以发挥.为此本文提出应当以法安定性和客观真实作为再审程序指导思想、以诉权作为再审程序的权利基础,并提出以再审申请程序、再审抗诉程序和非常上诉程序为主体的具体设想,以期发挥再审程序的应有功能.  相似文献   

5.
英国行政裁判所程序区别于法院严格的裁判程序。行政裁判所的种类繁多,各裁判所受理的案件差异大,无法制定一部适用于一切行政裁判所的程序法典来对程序规则作统一规定。行政裁判所适用的程序规则不同于我国行政复议程序规则,主要有对抗主义模式、言词审理原则、不受严格证据规则约束、裁决依多数人通过和不严守先例、上诉程序多元等规则。该程序规则的可取之处对完善我国行政复议程序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实现程序正义对推进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学生管理自身特点、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程序价值和高校学生管理中程序正义缺失现状都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引入程序正义。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程序价值内涵主要包括程序的参与性、中立性、及时性和确定性,这是判断程序正义是否引入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价值取向。为了实现程序正义,必须通过高校学生管理中行政程序的制度设计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民事程序选择权是各国普遍确认的一项民事权利。民事程序选择权的理论基础是程序人权保障原则、程序主体性原则、当事人自治原则。我国目前在完善民事程序选择权实现的外部保障的同时,需要扩大协议管辖的范围、增设合意选择一审程序与二审程序的权利、增设合意选择法官或陪审员的权利等具体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宪法程序既有外在价值又有内在价值。在我国宪政的程序化建设过程中,部分宪法程序的缺位使得宪法程序的外在价值无法体现;与此同时宪法程序的内在价值,也即程序公正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失.具体表现为立宪权与立法权集于一身,公民基本权利欠缺正当法律程序保护,违宪审查主体欠缺中立性。为此,我们应树立程序正义观念,从分离制宪主体与立法主体、设置辩论程序和权力运行和控制程序、规定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等环节来完善我国的立宪、‘行宪和护宪程序。  相似文献   

9.
论程序法治文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程序法治文化是与程序法治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普遍崇尚程序正义的法律制度,法律活动,法律态度,思想认知,行为习惯等社会现象和生活方式。它认为法治的本质是程序法治,程序法治的核心是程序正义的思想和认知,程序法治文化则是围绕着程序法治而呈现出的,并且弥漫在人们思维、生活和制度等各领域中的程序观念元素和制度、行为表达。是一种化在制度中的程序正义模式和化在人们心中的程序正义思想的多元融合体。正当程序理论和程序法学说分别都是程序法治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发达的程序法理论是程序法治文化不可缺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程序法治追求"看得见的正义"。中国要走向程序法治,不仅需要相应的人文环境和相关法律制度作为支撑,还需要在程序法治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检验并修正自己。以人的尊严为内核的自觉性程序法治文化是程序法治实现本土化认同的基础。自觉性程序法治文化是一种通过主体权利释放促进权力纵向分配向权利横向配给转变的过程文化,具有行为依附性、经济性、过程性和汇合性等特质。通过程序物质、程序精神、程序行为和程序制度等构成元素的内部法律文化与外部法律文化的多向交互式循环流动,实现程序法治文化的自觉性认同。  相似文献   

11.
程序正义在我国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按照程序正义构建高校收入分配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程序正义的基本原则 ,有程序公开原则、程序平等原则、程序理性原则和程序经济原则。遵循不同的原则时 ,需要注意问题的侧重点不同  相似文献   

12.
刑事程序利益是诉讼主体进行诉讼行为的根本动机;诉讼主体通过对诉讼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后,决定其诉讼行为,实现其利益最大化,重复追诉、过度追诉、程序回流、诉讼拖延、程序繁琐、混同等均会导致程序的不利益;程序利益需要法律保护,程序利益的法律保护有赖于以类型化的方式对程序进行分流;型构多元化的刑事司法程序,对司法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3.
PLC交流电梯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编写电梯的PLC程序时,要根据电梯运行的工作流程图设计好运行状态程序、保护程序、上下行程序、呼叫信号程序、轿厢与厅的指层信号程序、开关门程序、有无司机时程序、换速程序等七个模块。系统中PLCI/O点的优化措施是,采用光电编码位移定位代替传统的平层限位开关,将上下呼叫信号及平层信号进行编译输入在电梯输入信号中,将输出的楼层显示信号转换成BCD码和片选信号。  相似文献   

14.
会计结果不公正一直是困扰企业、投资者以及政府的老问题,会计结果的公正性单从其本身很难作出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评价。为解决此问题,从程序的角度来阐述,通过程序公正、程序正义的价值和会计程序公正的论述,认为保证会计结果公正的途径是程序公正。同时,从程序优先、会计程序的制定等五个角度论述了如何保证会计程序的公正。  相似文献   

15.
首先对BOOTMENU程序进行了整体设计,并对BOOTMENU实现中的难点、硬件访问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说明。接着按照BOOTMENU程序的执行顺序,分别探讨了BOOTMENU程序头、界面显示程序、以及硬件访问程序的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个案分析法,以分析神判的程序价值为切入点,认为神判及其对诉讼程序价值特别是对民事诉讼程序价值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具体表现为神判程序价值为民事诉讼程序价值的形成奠定了社会基础、文化基础、经济资源和政治基础,从而论证了神判程序价值与民事诉讼程序价值形成的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17.
论程序正义原则及其对我国人大制度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序在人们意识里一般多用来指立法程序、行政程序、诉讼程序等,无疑"程序正义"对贯彻依法行政、司法公正、对实现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可学者们却很少从中国晟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方面论述程序正义对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性.鉴于这种情况,从"程序正义"理念对促进人大制度建设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必定会促进法治建设和宪政理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教育行政处罚程序是教育行政部门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方法、步骤、顺序的总称,包括一般程序、简易程序和听证程序.教育行政处罚一般程序是教育行政处罚的常用程序,可分为立案、回避、调查等12个步骤和环节.教育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是一般程序的简化,主要是对当事人进行当场处罚.教育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是在一般程序的基础上增加了听证这个复杂而庄重的环节,从而保证重大教育行政处罚的公开与公正.严格遵守和正确使用教育行政处罚程序,对保证教育法的实施、保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使教育行政处罚权以及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都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计算机类专业程序与算法设计类课程存在程序实践形式落后、实践教学缺乏激励措施、学科竞赛与课程教学脱节等问题。以在线程序实践和程序设计竞赛为双核驱动,重构程序与算法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重构后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涵盖了程序设计竞赛,而且课后作业、实验报告、上机考试等实践教学内容全部或部分采用在线程序实践。  相似文献   

20.
程序法治的理念在现代社会已经确立,程序法治是程序正义的保障和通往实体正义的必由之路,违反程序法治会损害司法公正、侵害人权。但是,法律程序并非完美无缺,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存在割裂,遵循程序法治会付出代价,有时造成实体正义的牺牲。这是法治所必然付出的代价,我们仍然要选择程序法治,制定和遵循正当的法律程序,并不断地加以完善,来弥补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之间的裂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