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世界各地英文新闻杂志到处可见,因此.教师可以有选择地把有些新闻杂志的文章带到课堂上,在阅读课中发挥这些材料的作用.随着学习外语人士对阅读课的重视,教师可以运用这些可靠的材制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阅读技能,同时给他们介绍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不要只是让学生们自己读杂志上的文章。教师应当把他们的建议与提高阅读技能的活动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于是,ESL/EFL指导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机会来统习各种各样的阅读技巧和方法以便处理新的问题、长的段落、难的篇章、生词等,也就是说要使学生掌握灵活的阅读技巧…  相似文献   

2.
教师与学生的初次见面.给学生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因为新老师对学生而言总有一种新奇感和神秘感,在学生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期待.期待着有一个让他们喜欢的老师出现.期待着有一个能给他们带来意外惊喜的老师出现。当学生在课堂上首次见到教师时,他们对教师的品德、学识、才能、个性尚无了解,他们会从哪些方面来形成对老师的最初印象呢?一般来说,教师的仪表、身材、表情、谈吐、姿态、年龄等都是学生构成对教师第一印象的重要因素.他们往往根据自己对教师的外表、言谈和行为这些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教师学员们最想学的是什么,什么会使他们的学生学习得到提高。我发现美国的教师学员和美国的学生想学的东西一样。教师学员也希望他们的学习能更有趣并能与工作紧密相关。他们也希望能参与到学习中来,能和那些受尊敬的同行们相互讨论,大家能够坐在一起,针对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我作为一名负责教师培训的教师,鼓励教师们运用一种叫“同伴教练”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我接触新课程后,最大的感受是师生关系的转变。在课上、课后学生和教师的接触非常密切,可以就各种话题进行谈话。有一次,我跟学生一起玩双杠,学生们认为数学老师还会玩双杠,他们很开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墙”被推倒了,学生可以大胆提问,大胆质疑,而碰上不能肯定时,我可以大胆地说:“我也不太清楚,咱们一起研究。”师生关系的转变,彻底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提问,老师就像他们的朋友。教师在和学生交朋友时,可以进行一些情感、态度的培养,真正和学生打成一片。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新型教师,所以教师应该…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物学》2005,21(7):54-54
这种模式以让学生们面临一个感兴趣的问题为开端。这个问题可以口头提出。也可以实际经历;可以自然引发。也可以由教师提供。如果学生们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反应。教师就可以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反应的差异上——他们采取什么态度?他们观察到什么?他们用什么方式组织问题?他们有什么感触?当学生开始对他们反应的差异产生兴趣的时候,  相似文献   

6.
在道德教育中,教师可以起到直接的教育作用,但是,其隐性的教育作用才是学生永远记得的。研究教师们对早期学校生活的记忆,对于理解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开发新的方法培养教师,使他们在道德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是一种有益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德国一位教师在《时代报》撰文道:“我的课是种服务,学生们可以接受或拒绝,完全出自他们的意愿。”由此可见,教师的服务是给学生搭起一座通向知识彼岸的桥,至于学生们是否愿意过这座桥则听凭自便。把学校的教学定位于服务关系,确实能改变教学面貌。首先,教师有压力感。德国大学一门课可以好几个教师同时开,每学期头两个星期学生不注册,主要是给学生们提供选择教师“服务”的机会,学生们可以在这两周里把每个教师的课都听一遍,喜欢哪位老师的课,本学期就在他(她)那儿“安家落户”,正式注册了。德国有种说法:学校里最重要的学生是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朱绍禹先生曾经指出:“教师的基本作用在于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景,这既要靠教师的知识经验,还要靠他们的艺术和品格;而表明良好学习的情景,标志是使学生有广泛的思考自由……”.创设英语教学情景,从操作来看,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一种环境.学生是教师工作的一种环境.他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着教学过程的发展,也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学习成效的好坏。  相似文献   

10.
印痕深深     
教师有口无心的一句话,对学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即使是出于“恨铁不成钢”心理式的抱怨、批评.或是一时情急的一句恶语,给他们带来的没有丝毫好处,只能是负担、压力。望普天之下的老师们,把一种名字叫做“博爱”的情怀,献给孩子。  相似文献   

11.
1.做引导学生爱好学习的领路人。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甚至可以说他们根本就不懂得如何去认识这个世界。班主任就要担当起学生们的领路人,在学习上要引导他们产生兴趣,可以通过在班级建立学习园地、学习评比台等方式,把一些优秀的作文,成绩突出学生名单以及进步比较明显的同学贴红花、上大榜进行展示,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另外,班主任也要和科任教师经常沟通,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布置少量的课后作业,不能让学生因为负担过重而产生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12.
《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且内容多,课时紧。而就目前的职高生来说.往往基础比较差。缺乏学习热情和动力。所以.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可能很难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鉴于以上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需要潜心探索.努力改进教授方法.把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放在首要位置。笔者经过实践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效果明显.一、尽量采用具有直观性的教学在开设《电子技术》这门课程之前.考虑到很多学生基础较差的现状.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具体电路的经验.有的学生甚至连常用的电器元件都没有见过。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仅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来学习这些相对深奥的知识,对他们而言,无疑是很抽象的.在实践中就存在很大困难。所以.教师可以考虑在教学过程中,把具体的器材拿给他们看,例如,各种模型、电器元件、线路板等器材。如果没有相关器材.可以采用幻灯片、录像或者挂图的方式进行展示.以帮助其对所讲知识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另外可以考虑将一些电子产品带到课堂上.让学生们熟悉电路板.在上面找出对应的元件.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熟悉一些器件的型号: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3.
怎样运用情感因素促进生物教学呢? 一、引导学生与周围的生命物体.生物学知识以及与生物学教师建立起良好的积极的情感 1.教育学生热爱身边的各种生物。学生喜爱自己身边的值物和一些小动物可以说是他们的天性,但对一些肮脏的丑陋的对人类有害的动物,又有一种厌恶、惧怕的心理体验。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帮动学生解决,  相似文献   

14.
质疑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们质疑;二是学生向教师提出疑问,或者是学生对自己学习内容的质疑。  相似文献   

15.
数学推动了文明.辅助了科学,加之小学是学习的基础,如何策略地教学.传道功成,解惑果就,需长期研磨。下面笔者谈谈教学体会,期指正为感。一、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喜欢数学的方法有很多.首先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们喜欢数学老师.然后学生们才能够喜欢教师所教学的数学。在培养学生们自信心方面。教师对学生要勤加赞美。及时鼓励他们,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打消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厌烦。二、善于提问在教学的时候.要明确数学学习任务。要想方设法引起学生对数学的思考.培养他们正确地认识数学的价值。每次在上新的课程时。我会先问学生:“在上一节课的学习当中。你学会了什么?”从而引出新的知识.开始新的课程.三、高度评价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6.
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科学先进的教育方法.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有位教育家曾说过:“赏识带来愉快,愉快导致兴趣,兴趣推动体验,体验走向成功。”赏识对于成长中的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可以使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赏识教育理念可应用于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同样适用于计算机教学。因为,赏识性的言行带给学生们的是一种快乐的动力,是一种向上的自信,其根本意义就在于卸掉了压在孩子们心上的自卑的巨石,提升了他们对计算机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学得更好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学生学习错误对成长的价值已众所周知。老师们都知道.善用学生的学习错误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教师在教学中偶尔也会出现错误.这种教学错误的价值却往往被我们忽视了。其实.只要善用。教学错误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8.
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存疑、质疑是求知欲的表现.是一种探索的动力,也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因此,在语文教学应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让学生有更多的思维、发展空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引导学生多思善想。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增进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和教师都进行了一些努力,探索出了许多好的学习形式。这些形式的共同特点是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和合作,并不是权威的讲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或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某些情况,提供示范、建议和指导,引导学生们大胆阐述并讨论他们的观点,让学生说明他们所获得的结论的有效性,并对结论进行评价。事实上,学生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开展这方面研究的天地非常广阔,在本中笔试举出几种: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鼓励,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兴奋剂,一种推动力,一股暖流。熟练地运用鼓励的方法,是一门学问。   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明白事理,学会做人,学会思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也可以批评学生,但综合两者手段,应以鼓励为主。过多的批评指责,于育人无益。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一点不假,把学生脸皮抓破,把他们的心刺伤,过多言表他们的缺点,这确实是教育工作的大忌。   教师固然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但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满怀信心地学会求知、学会做人。鼓励学生,应力求使鼓励恰如其分,让学生感到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