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石民友、程智慧和张恩慧等承担的科技部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优质抗病丰产甘蓝、大白菜、西瓜、茄子新品种区域试验与示范” ,日前在杨凌通过了专家验收。该项目研究集成了 6个蔬菜新品种的亲本繁育技术、杂交一代制种技术、种子检测检验技术、种衣剂及种子包衣技术、配套栽培等技术 ,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 17个省 (区 )设立多点进行生产示范 ,建立制种基地 14 80亩 ,生产优质良种 5 6万公斤 ,并培训种子生产技术人员 175名 ;示范推广新品种 73 2万亩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实施期间 ,通过蔬菜…  相似文献   

2.
河南农业大学张清海教授一直致力于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工作,并从事作物品种资源的研究。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张清海教授就多次赴云南省进行小麦加代育种工作,总结出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在昆明夏繁加代的育种理论和规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和我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范濂教授一起先后选育出三个小麦品种:半冬性耐盐碱小麦新品种豫麦1号、弱春性高产小麦新品种豫麦3号和弱春性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豫麦9号,  相似文献   

3.
水稻。推广早优5号、中优早81、嘉育948等80多个新品种。南方重点抓优质早熟,重点推广米质优于汕优63的晚稻品种。北方稻区重点推广优质粳稻品种,力争优质水稻占全国水稻面积的40%以上。小麦。推广豫麦3447,皖麦38、济南17等72个新品种,以优质、抗逆的中筋麦为主,发展专用麦生产。玉米。推广农大108、中原单32、高油115等71个新品种,重点是高产优质蛋白新品种,兼顾高油、高淀粉以及甜、糯等特种玉米。  相似文献   

4.
在河南省淇县,一些勇于试种新品种的示范户农民在夏收过后喜上眉梢,他们种植的优质麦兼功能麦公顷收入超过15万元。该县北阳乡青年妇女秦爱英今年所产的3个品种,共计600公斤优质麦,入仓后不久即被闻讯赶来的几家公司分别以每公斤72、196、240元的价格一抢而光。1300多平方米的地块产值5.6万元,纯利4.8万元,创小麦效益史上的奇迹。原安阳市下岗职工、淇县北阳乡新品种培育园残疾青年赵建  相似文献   

5.
小麦是我市重要的粮食作物,全市1997年收获面积356.5万亩,单产249公斤,总产88.5万吨,约占全市粮食总产的四分之一。目前我市小麦生产与川西平原相比处于中产偏低水平,亩产一直徘徊在240公斤左右。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认真回顾小麦生产的发展历史,总结有益经验,研究今后发展战略措施,以探索中产变高产的途径,促进小麦生产登上新台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 为实现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开好头,起好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根据全国科技大会确定的方针、目标和任务,制定了1996年本区科技工作要点。 一、在农业方面加强成熟技术的组装配套及其规模化推广应用,组织实施四个1000万规模的农业综合技术开发工程,促进整个大农业的科技进步(1000万亩粮食高产技术开发,亩均增产100公斤;1000万亩优质棉花高产综合技术示范区;1000万只家畜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的粮食安全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在粮食灾害的侵袭中,小麦条锈病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它是小麦生产上的一个顽症。小麦受锈病的危害重者减产30-40%,甚至绝产。上世纪50年代锈病大流行年,我国小麦发病面积达1亿亩,减产60亿公斤,相当于全国夏季征粮的总数,可够1700万人一年的口粮。这引起了周总理的重视,他指示:"要像对付人的癌症一样抓小麦锈  相似文献   

8.
《深圳特区科技》2004,(10):282-282
泰安市农星种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大型股份制科技企业,注册资金1250万元。种子加工检验设施齐全,种子年生产经营量1500多万公斤,育成的玉米杂交新品种泰玉二号,2003年在山东省审定,2004年在河南省认定。2004年玉米制种5万亩,计划生产种子180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  相似文献   

9.
《西藏科技》2009,(8):79-80
近年来,林周县采取各种措施推进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在优质青稞基地建设上,通过实施标准化生产示范和高产创建,全县优质青稞生产基地建设面积发展到8万亩,每亩平均单产提高30公斤。  相似文献   

10.
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高优503的选育与推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八倍体小偃麦通过染色体工程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育成面包型小麦新品种--高优503.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已通过两省一市及国家审定.1998年获国家农作物新品种一等后补助,并被农业部推荐为全国重点推广品种.目前,高优503累计推广面积1 265万亩,增加产值8亿多元.2001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1.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全球有20亿的人口以小麦为主要食粮。在中国,小麦的地位仅次于水稻。人类栽培小麦历史悠久。1955年在安徽省亳县钓鱼台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有炭化小麦种子;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告麦”记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主要研究黑龙江东部地区不同肥密对主栽的大麦品种垦啤麦7号和垦啤麦9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棱大麦垦啤麦9号的产量显著高于二棱大麦垦啤麦7号的产量,但品质方面二棱大麦好于多棱大麦。播种密度方面,垦啤麦7号每亩最佳播量在20-25万株,垦啤麦9号每亩最佳播量在25-30万株。每亩施肥量14-18kg是垦啤麦7号适宜的施肥量,亩施肥18kg是垦啤麦9号的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13.
西藏小麦品质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西藏和国内主要麦区代表小麦品种异地分期播种试验收获样品化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初步明确种植环境条件、品种遗传特性和栽培技术共同作用影响西藏小麦品质形成,在小结中提出了建立西藏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近期生产上以改进栽培技术、科研上加快优质品种选育以期最终实现西藏小麦优质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 在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下,滨州市科技富民、科技创业、科技成果转化三大工程稳步推进,健康发展。一是科技富民工程。新上项目85项,总投资2.5亿元,其中拨款1058万元、贷款5467万元、自筹1.9亿元。项目完成后,预计年新增产值19.6亿元,利润3.1亿元,创节汇4300万美元,增加农业新品种14个,增产粮食532.9万公斤,生产蔬菜1亿公斤,改良本地羊7万只,育肥良种猪1万头。二是科技创业工程。  相似文献   

15.
最近召开的全省科技增粮示范工程工作会资料显示,“科技增粮示范工程”去年为全省新增粮食4亿公斤,使科技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50%以上。 “科技增粮示范工程”是我省1995年启动的重大项目,实施两年来,着重示范推广了水稻冈优22、汕优多一,玉米成单14、川单9号,小麦绵阳26,甘薯南薯88及豆类杂粮等优良品种20余个和种子包衣、水  相似文献   

16.
黄勇 《西藏科技》2003,(7):13-15,18
察雅县在吉塘镇、卡贡乡实施春青稞万亩400公斤高产栽培项目,通过“两改”(坡改梯、低产田改造)、推广良种、机播、种子包衣、增施化肥等综合增产技术示范推广,春青稞平均亩产达409.5kg,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阳春三月,闻名全国的良种基地陕西户县后寨村人声鼎沸,人们围着长势喜人的麦地议论不休,啧啧称赞,原来户县农牧局张鹏程局长正在这里主持召开高产优质冬小麦717—26苗期现场会。据称,播种时当听说每亩地只播3公斤种子,而且行距必须0.33米,搞了多年小麦培育工作的科技人员都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种小麦还是点玉米?任何一个有经验的老农也难接受这个事实。但冬去春来,先前稀稀拉拉的麦苗已遮蔽了空地,只见麦苗翠绿,竟看不见一片黄叶,令与会者惊叹不已。因为去冬今春旱象严重,其它小麦  相似文献   

18.
"藏豌1号"是西藏自治区2011年审定的早熟抗倒豌豆新品种,本项目于2012年~2014年在拉萨和日喀则地区开展了该品种原良种生产示范,结果表明项目执行期间原良种生产平均亩产量为159.42公斤,比当地品种亩增产46.44公斤,效益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正56.5亿公斤,这是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比上一年增加的产量,实现"十七连丰"。这样的成果并不容易,中国农科院近日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小麦2020年播种面积比2011年减少2700万亩(1亩≈666.7平方米),但产量增加1300万吨;水稻2020年播种面积比2011年减少393.6万亩,但产量增加897.7万吨。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说:"一减一增的背后,是科技的力量。"从育种、栽培,到灌溉、病虫害防控,粮食生产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科技的助力。其中,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小麦的耕地竞争及其对小麦供求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格  刘爱民 《资源科学》2005,27(1):60-63
本文对我国小麦主产区与小麦具有耕地竞争关系的不同农作物之间的成本收益进行了比较,发现我国小麦主产区中黄淮海麦区的河南、山东两省小麦种植面积下降,但优质专用小麦播种面积扩大,长江中下游麦区中的湖北、四川和东北麦区中的黑龙江小麦播种面积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研究结果说明,在耕地资源有限并且不断减少的情况下,由于各主产区的小麦成本收益率较低,部分地区的小麦品质较差,小麦的耕地竞争优势下降,从而导致小麦种植面积持续下降,小麦产量不断减少.但优质专用小麦的品质和生产效益较好,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同时,产量下降会直接影响我国小麦市场的供求平衡,通过对建立的中国小麦供求平衡表分析,如果我国小麦种植面积继续减少,今后2年~3年内我国小麦供求格局将会发生逆转,国内小麦供给总量不能满足国内需求的情况,将对我国小麦的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