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镇化对人口和产业的集聚效应引起了农村义务教育布局的重大变化,教育布局与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对西部地区部分乡镇学校的调查发现,西部偏远山区义务教育布局调整过程中存在着调整速度过快、教育布局规划缺乏科学性、城乡教育投入不均衡、教育布局调整缺乏配套政策等突出问题。西部偏远山区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必须结合农村人口流动情况、促进县域教育空间布局优化、均衡城乡教育投入、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等基本措施的实施予以统整,才能有效促进新型城镇化与西部偏远山区义务教育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和学龄儿童转移到城镇,一方面给城镇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城镇学校生源不断膨胀,班级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和学龄儿童不断减少,农村"小规模学校"、"微型班级"大量出现。由此引发县域内城乡学校办学规模两极分化及如何应对的问题,农村孩子"有学上"与"上好学"如何处理的问题,城镇与边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如何均衡发展的问题等,是城镇化过程中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必须高度注意和慎重处理的问题。本文基于对中西部地区4个省(自治区)部分县市的调研,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问题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已有研究主要侧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研究、县域义务均衡发展失衡表现与成因研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以及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指标体系建构的研究。在今后的研究取向上,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应加强对全面理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加强微观层面的理论研究;深化教育经费利用研究;增加优化学校布局的研究;重视薄弱学校研究;加强对教师培养的研究;聚焦学生自身发展的研究以及加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研究。  相似文献   

4.
所辖县(市、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全部通过国家督导认定是江苏义务教育发展的新起点。如何迈向优质均衡,建议继续重点提升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高度重视县域义务教育的超前谋划、科学布局;继续加大教育督导的力度;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师资补充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当前,由于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滞后和相关制度不健全,教师不合理流动问题突出,教师流动仍存在自主无序行为,而且往往是农村教师城镇化的单向流动。教师的不合理流动加剧了县域内城乡师资配置失衡,成为制约县域义务教育整体均衡发展的瓶颈。实现县域内城乡间的师资均衡发展,实行科学、合理的教师流动制度,对城乡义务教育教师配置的均衡,无疑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促进城乡师资均衡发展的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由于我国教育立法的不完善和教师身份的法律冲突,导致越优质的学校拥有越多的优质教师资源,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相当艰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义务教育向均衡发展方向迈进.明确和统一教师在政府与学校之间的法律地位,完善教师聘任制,建立教师定期流动制等法律制度设计有利于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9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指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要适应城镇化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以及当地农村地理环境及交通状况、教育条件保障能力、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等因素"。然而,在社会转轨、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诸多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城镇化的加速,为县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许多新的景象:城镇化加速促使城乡一体化教育管理制度、县域教育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县域教师统筹管理制度等逐步建立,显著提升了县域基础教育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城镇化加速也使得县域优质教育资源迅速集中于城镇,乡村生源主动和被动流失,优秀乡村教师显性和隐性流失,有些乡村文化教育出现了衰败的迹象.福建省针对城乡教育均衡化的客观需要,采取了包括增加县域教育投入、合理城乡学校布局、加强县域教师合理调配与流动等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县域教育的统筹发展.但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深层次的教育理念问题和实际问题,因而有必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加大改革力度,完善教育管理制度,全面促进县域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张家口市的城镇化得到快速推进.从2005年到2010年年的5年间,城镇化率从36.4%提高到45.5%,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相当于每年约有7万人口从农村转向城镇.由于全市城镇化建设速度与社会服务功能配套速度的不均衡,全市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和矛盾逐步开始凸显.就教育工作而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与办学水平不均衡,农村学生大量流入城镇学校的趋势进一步加剧;二是城镇教育综合服务能力严重不足,城区学校"超载"严重,扩建扩容迫在眉睫.如何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合理调整城乡学校布局,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城镇学校的承载力和教育现代化水平,更好满足入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成为了目前全市教育工作急需解决的—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鉴于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阶段,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已成为首要目标。城乡二元分制制度及“重点校”制度等是导致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因此,地方政府必须完善制度,保障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行县域内标准学校建设、建立有效的教师流动机制、建立生源调配制度以及完善评价监督体系五个方面着手,为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1.
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深化我国义务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高义务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县域义务教育均衡是立足于新起点的"高位均衡",需要明确目标内涵,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学校的潜能,促进其内涵式发展,并要争取社会的支持,获得外部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沧州市于2000年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后,以"抓管理、提质量、出特色"为核心,全力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涵,到目前全市已基本实现了县域内"四均衡、一提高"的目标,即:学校布局、经费投入、师资配备和办学条件基本均衡,整体办学水平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邬志辉 《辽宁教育》2013,(2X):17-18
<正>2012年9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指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要适应城镇化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以及当地农村地理环境及交通状况、教育条件保障能力、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等因素"。然而,在社会转轨、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诸多布局调整困惑,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方向是什么?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否就是农村教育的城镇化?怎么理解就近入学?农村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教师县域流动是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县域义务教育教师流动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公平公开原则、分步实施原则和地方政府主导原则,促使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有序运行;要完善县域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机制,形成义务教育教师合理流动的社会基础,创设教师县域合理流动的政策环境,推动教师县域合理流动的有效实施;要强化义务教育教师流动县域管理力度,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县域流动政策,将义务教育教师县域流动纳入政府管理行为,纳入义务教育教师考核范畴,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和引导.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影响因素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总量锐减并向城镇集中.以省(市、自治区)为单元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本文探讨了影响义务教育学校数量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在校生数量是影响学校布局最主要因素.总体看,"自然型调整"是影响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主导力量;但2001年之后,"政策型调整"的作用力日益凸显.从人口波动、城镇化发展及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趋势看,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应实现战略转型,遏制"一刀切"式撤点并校行为、实施"小规模学校建设工程"、建立多元参与、民主决策的机制是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苏红键 《教育研究》2021,42(10):35-44
教育城镇化具有显著的阶段特征.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城镇化率显著高于人口城镇化率,各地教育城镇化率和人口城镇化率显著正相关.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双重作用下,随迁就读比重提高以及越来越多农村居民子女进入县镇就读成为近期教育城镇化加速的主要动力.教育城镇化与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格局相互影响,乡村教育资源"质弱量余"与城镇教育资源"质强量缺"并存,小学的这一格局特征更加明显.未来,应坚持多元、均衡、智慧、系统的发展思路,全面促进城乡教育资源按需供给,积极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提升城乡智慧教育水平,协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坚定不移走城乡义务教育公平之路.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颁布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保障了全国县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对于部分早就实现了初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广州市、上海市、北京市等发达地区,有必要对义务教育均衡评估指标进行完善和修正,以适应发达地区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修正国家均衡指标可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应该增加基本的学校管理的指标特别是在校际间的均衡状况.另一方面,应该增加鼓励学校特色发展的学校管理指标,这类指标是为满足优质均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苏红键 《教育研究》2021,42(10):35-44
教育城镇化具有显著的阶段特征.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城镇化率显著高于人口城镇化率,各地教育城镇化率和人口城镇化率显著正相关.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双重作用下,随迁就读比重提高以及越来越多农村居民子女进入县镇就读成为近期教育城镇化加速的主要动力.教育城镇化与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格局相互影响,乡村教育资源"质弱量余"与城镇教育资源"质强量缺"并存,小学的这一格局特征更加明显.未来,应坚持多元、均衡、智慧、系统的发展思路,全面促进城乡教育资源按需供给,积极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提升城乡智慧教育水平,协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坚定不移走城乡义务教育公平之路.  相似文献   

19.
苏红键 《教育研究》2021,42(10):35-44
教育城镇化具有显著的阶段特征.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城镇化率显著高于人口城镇化率,各地教育城镇化率和人口城镇化率显著正相关.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双重作用下,随迁就读比重提高以及越来越多农村居民子女进入县镇就读成为近期教育城镇化加速的主要动力.教育城镇化与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格局相互影响,乡村教育资源"质弱量余"与城镇教育资源"质强量缺"并存,小学的这一格局特征更加明显.未来,应坚持多元、均衡、智慧、系统的发展思路,全面促进城乡教育资源按需供给,积极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提升城乡智慧教育水平,协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坚定不移走城乡义务教育公平之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甘肃省静宁县威戎镇为例,系统分析了"撤点并校"对西部偏远山区义务教育的影响和带来的突出问题,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流动的基本趋向和义务教育的空间分布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布局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