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彬 《考试周刊》2009,(16):57-58
解释学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影响。在文本解读方面,尊重了读者的主体性与差异性。本文从理解的前结构与语文教学,"解释循环"与语文教学,"文本意义"的理解与语文教学等几方面分析了哲学解释学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解释学是一种研究理解和解释"文本"的哲学,是一种关于理解和解释"文本"的系统理论。解释学视野下的儿童文学表现出思想感情美育的人文性、学科内容蕴藏的认知性、故事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和人文精神展示的审美性等特点。解释学视野下的儿童文学教育体现为"文本"意义的审美生成过程,将学生的解读作为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活动,要求教学符合儿童的理解方式、鼓励儿童主动参与文本创造、促进创新思维发展等。这是儿童文学教育的重要命题,将直接关系小学语文教育的功效和成败。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的语文文本解读大都将学生自我与文本的深层意蕴疏离开来,因而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学生自我的扭曲。从哲学解释学视角看,本然的语文文本解读过程是一个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它具有自我教育的品格,语文文本解读的育人功能必须经由学生在解读活动中的自我教育才能更好地实现。当下,语文文本解读应该遵循这一内在规律,走向学生的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4.
对于文本的多元解读是探究活动重中之重,我们通过深入文本思想、解析文本语言、填充文本空白三个方面进行了文本的多元解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语文教学,特别是那些所谓“先锋”的语文教学将解释学和文本解读理论植入语文教学,语文课堂上充斥着任意发挥、无限联想的随意解读。这种做法违背阅读教学的科学性,忘记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文本的能力。因此,新时期语文单篇课文阅读程序研究应该得到重新确认。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解释学理论的研究,是一个开创性的新课题。它主要以哲学解释学理论为基点,打破过去的概念化阐释模式,建构全新的语文教学解释学的理论与方法,旨在为语文教学提供新思维、新视点、新思路和新方法。这种解释学理论方法,把文本、读者作为丈学存在的本体层次,使之成为文学本体构成的重要部分,它显然不允许只专注于作家、作品的单一性阐释,而更加注重读者的解读活动。现代语言哲学家认为,本体即语言,语言即存在,谈“本体”就不可能不谈“语言”。本体和语言的这种交织同构关系决定了语言的人文视界与本体论阐释,包括语言与人的意义世界的构成、语文本体世界的哲学透视;语文的文化性存在特质及其本体的文化阐释探讨,包括语文的文化性构成探究、“文化语文”论与“诗性语文”的分析等。  相似文献   

7.
教材——文本是学科教学的第一资源和重要凭借,弄清语文教材的地位、作用,是进行语文教育改革、构建现代语文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当代文本解读理论的发展,主要是以本体论阐释学理论为基点,由过去只注重解读作家——作品转向文本——读者的探究。这一重大转移开辟了文本解读的新时代,促进了文本解读观的多层面变革:即解读本质观,将文本解读作为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活动;解读对话观,把文本解读作为文本与读者“主体问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8.
当前语文教育、教学的最大弊端,是在解读文本时,从预设的既定理念出发,重技巧翻新、重观念移植,却远离语文教育、教学本体,导致语文教育、教学在人文性、工具性方面遭遇双重失败.文本细读是克服上述弊端的有效方式,并从寻找文本的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文本教学主线设计应当与学生语文认知规律相契合。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切准文本解读脉络,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多元个性解读,能够快速激活学生学习思维,形成重要课堂教学成长力,为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升做好坚实铺垫。  相似文献   

10.
准确、深入、透彻地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能力。解读好文本是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设计的前提,也是引领学生展开深入对话、灵活应对、驾驭课堂的基础。当下,教师们对解读文本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已有充分的认识,人们从宏观的层面对文本解读的方向、路径,尤其是从接受美学的多元解读方面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但微观的解读文本的策略与方法并不多。  相似文献   

11.
文本解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度文本解读要求教师掌握文本主要倾向,钻研文本表现手法与语言特点,思索本文教学与教育的价值,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就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文本解读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为广大教师开展文本解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能力决定着语文阅读教学的成败.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解读能力是:既讲求理解,也凸显建构;既着眼整体,也关注局部;既留意确定,也注重模糊;既突出多元,也重视一元.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策略主要是:体现审美性;突出生成性;讲求个性化;追求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提倡多层次、多角度地解读文本,不同视角的文本解读拓宽了语文教师的视野,为语文教育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然而,很多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教师根据自身经验随意化、主观化解读文本的倾向,给实际的语文教学带来更大的问题。问题是,在“课堂教学”这一特殊语境中的文本解读是否应该有其限度?如果有,这一限度到底在哪里?  相似文献   

14.
解释学是以研究艺术作品(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为主要内容的哲学流派。在数百年的理论发展史中,解释学打破了文本解读主客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在考察文本存在的本体论、意义论、理解观和历史观等方面实现了“哥白尼式的革命”,确立了合理而权威的理论体系,对诸多领域的学术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语文阅读教学是以文本阅读行为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活动,因此与解释学有着天然的亲缘联系。  相似文献   

15.
教材——文本是学科教学的第一资源和重要凭借。弄清语文教材的地位、作用,是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构建现代语文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当代文本解读理论的发展,主要是以本体论阐释学理论为基点,由过去只注重解读作家、作品,转向文本、读者的探究。这一重大转移开辟了文本解读的新时代,促进了文本解读观的多层面变革。解读本质观,将文本解读作为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可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但由于各种原因,也存在着随意解读文本的现象。笔者想就多元解读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多元解读教材经典篇目,推行文本个性化阅读已是语文教学中的新潮。不可否认,文本多元解读可以打破僵化教条,可以展现自我,语文的阅读课堂也因此风光旖旎!  相似文献   

18.
文本解读是近几年语文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讨论主要基于语文界对课改初期出现的"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等语文教学"病象"的反思。重新审视文本解读,就是希望语文教学拒绝百出的花样,淡化多变的技巧,而将研究的重心重新回到文本。因为,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真正的起点,教师解读文本的质量,从根本上决定着阅读教学的成败。在当前语文界,大家对文本解读意义的认识是相对明确和统一的,在理论与方法上,也有许多专家和名师进行  相似文献   

19.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文本解读来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以让学生得到自主发展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能力,决定着语文阅读教学的成败。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的语文课程改革过程中,新理念、新名词层出不穷,相当多的语文教师对新理念的认识与理解却是大相径庭.为了统一认识,真正地树立起"大语文教育观念",我们有必要去探讨当前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展趋势.对此,本文从三个角度进行议论,即:合理整合教育资源,变单一式的文本教学为复合式的资源开发;关注文本内涵,变浅表性标准化文本解读为深层性多元化文本解读;依据文本特点,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变单向性思维模式为开放性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