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确职责划分提高打水泥塞(挤水泥)施工成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油气水井在开发生产过程中,由于受油气水运移及各种应力、腐蚀、地质结构及施工措施诸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使新井水泥返高不够,固井质量不合格;另一方面使生产井原固井水泥环遭到破坏,或造成油气层窜通或地层胶结物被破坏。近井地带形成空洞,或因地层出水,套管破漏使油水井不能正常生产。但是在实际固井工作中,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或主观上的工作失误。会出现在注水泥工程中发生井漏、高压、替空、油气水侵窜槽等都会导致固井质量不合格。通过提高挤水泥工艺施工成功率,使固井质量合格。恢复油气水井正常生产,延长油水井的寿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油气层潜在损害机理的研究,探讨固井作业对油气层造成的损害因素及其相应的保护技术,其实质是保护油气层岩石渗透率不变差,从而提高油田勘探开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针对义109-3井通井过程中卡钻,钻进过程中的井漏、油气侵等异常情况造成固井施工面临油气层压稳与漏失等困难,通过优选固井材料、优化固井设计,采用分段凝固水泥浆体系等措施,顺利完成本井的固井施工。  相似文献   

4.
随着常规油气藏进入开发中后期和非常规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油气勘探开发领域逐渐打破以往勘探与开发分块作业模式,勘探开发一体化理念逐渐被用于油气生产实践,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文章调研了国内石油企业对勘探开发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了目前国内石油高校资源勘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适应性,针对勘探开发一体化背景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测井资料评价泥页岩的早期,主要专注于评价其封盖和生烃能力。随着泥页岩油气藏成为我国能源工业勘探开发的新领域,利用测井资料评价泥页岩油气,主要围绕"生成基础、赋存条件、资源丰度、产层能力"等问题,进行泥页岩油气储层质量和完井质量评价,寻找储层甜点。以LJ地区完钻井中获取的大量岩心实验数据为基础,通过刻度各类测井信息,建立岩电转换关系,形成描述和评价岩石矿物组分含量、物性、含油性、地化等地质参数的计算模型,并在LJ地区资源评价和勘探部署中得到较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科学地评价固井水泥环封隔压力,设计相关措施保障井筒完整性,基于自主研制的水泥环封隔压力测试装置,结合南海深水高温高压井水泥浆体系及固井工况,开展了不同因素组合条件下的水泥环封隔压力测试实验,分析了各因素对水泥环封隔压力的影响规律,并拟合得到了多种不同因素影响下的水泥环封隔压力预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环封隔段长度...  相似文献   

7.
温4井是吐哈盆地台北凹陷鄯善弧形构造带温吉桑区带构造鞍部上的一口预探井,由于固井质量差,油气通过油层套管与技术套管间的环空沿砾石层污染了农民饮用水源坎儿井。要求必须对套管环空及漏失的砾石层进行永久性封堵,避免污染事故再一次发生。在使用水泥塞封油层、大剂量水泥浆挤封、GSA和高强度YLD堵漏剂预堵水泥挤封等方法堵漏后,承压仍然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选择纤维水泥复合堵剂,通过对稠化性能、滤失性、流变性、析水率、抗折强度、抗冲击功、抗压强度等性能进行试验和评价,优选出了有较好配伍性的纤维特种外加剂,取得较好的封堵效果,封堵三层成功率100%。实践证明,纤维水泥复合堵剂可以有效堵漏并能保持较高的承压能力。  相似文献   

8.
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包括了钻井、测井、固井、射孔、酸化、压裂、洗井、注水和开采作业、修井和增产措施等工艺环节.在这些作业施工过程中,任一环节的失误都将对油气层造成损害甚至前功尽弃.“保护油气层技术”是一项新技术,它是多环节、多工种、多学科的综合技术,是一项贯穿于整个勘探开发全过程的系统工程,对加速油气田的发现,增储上产,提高经济效益,有重大价值.为此,国家曾将“保护油层、防止污染的钻井、完井技术”列为第7个五年计划(1985—1990)的重点科研项目,组织5个油田、3所石油学院、2所研究院所等10个单位联合攻关,由西南石油学院牵头,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并使此项科研不断前进,1989年11月,经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推荐,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实地考察后,决定拨款127万美元,援建西南石油学院的“油井完井技术中心”,其首要职能是对中国油田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保护油气层的继续工程教育.西南石油学院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人事教育局等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创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保护油气层技术”培训中心,出色地履行了自己的任务.在1994年4月15日的一次总结评估会上,联合国驻华副代表麦守信先生(JAN MATTON)作出了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非常规油气逐渐成了勘探开发的热点领域,关于非常规油气资源类的课程也在相关高校广泛开设,现行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课程没有完善的体系,多以油气资源类型展开来授课。文章针对该课程教学模式及课程自身特点,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提出了关于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课程发展的几点建议,同时也为石油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井场录井信息是钻井施工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数据,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井场录井信息传输技术是录井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应用广泛。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难度的不断增大,对井场录井信息的定量化、及时性、全面性有了更高要求,井场录井信息传输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井场录井信息传输技术进行了论述,从石油地质专业对井场录井信息传输技术的需求角度出发,分析了国内外井场录井信息传输技术应用现状;结合国内外知名石油公司“一体化、标准化、系统化”的信息化建设理念,阐述了井场录井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异常高压对油气勘探和开发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在勘探和开发过程中不能很好掌握地层压力,那么会对安全生产埋下隐患,进而发生事故.在此探讨了成岩作用形成、构造作用形成、有机质的生烃作用、流体热增压、流体密度差异和渗析作用形成的六大异常高压机理,地层压力的计算方法和异常高压动态识别方法,为油气勘探和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留69—14井是华北地区冀中凹陷大王庄油田留69断块构造上的一口定向开发井,完钻井深3819m/3580m,最大井斜33.1°。此井存在长油层段、井底温度高、井眼质量差、井径扩大率大、顶替效率差、井下情况复杂不易压稳,固井后有可能导致层间窜流等一系列固井技术难题。文章针对固井技术难题,结合该断块地质特征,提出采用三凝水泥浆体系进行封固的技术思路,经过室内化验与在留69—14X固井中的现场应用,发现此技术思路可以取得良好的固井效果。  相似文献   

13.
水平井整体开发已成为胜利油田稠油油藏开发的趋势,利用筛管顶部注水泥的完井方法占水平井完井方法的77%.筛管顶部注水泥完井方法适用于天然裂缝性碳酸盐岩或硬质砂岩储层、单一厚储层或不要求层段分隔的储层、岩性较为硫松的中(粗)砂粒储层等,其工艺既解决了常规田井工艺水泥污染油气层的问题,又能有效封固产层以上地层,保证产层与上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油气材料工程方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与实践,介绍了油气材料工程研究方向设立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现状,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能满足石油与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储运等领域的工程材料研发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安全保障需要大量的油气资源。培养油气地质专业高层次人才对于满足国家油气需求、提高国内油气资源利用、拓展海外油气勘探与开发、挖掘非常规油气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需要对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脚踏实地的创新能力和谦虚好学的沟通能力进行培养。在对学生实际指导和培养过程中,初步形成了一套较好的培养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石油钻井中,尾管固井是将尾管座挂在上层管套下部的预定位置上。尾管固井可以减少套管多层重迭,节约套管;适用于深井和超深井的钻探,可以减轻钻机负荷,降低循环泵压;可采用复合钻具;简化井口,同时能降低注水时的施工压力,保证钻井施工的进行和安全性;确保尾管挺直,提高注水泥封固质量,有利于以后石油开采和修井等井下作业;综合成本分析相当可观。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新形势下非常规油气资源产业发展现状与人才知识结构需求情况,针对勘探与开发并重,突出实践应用能力以及课程间知识匹配性与继承性等关键问题,对资源勘查工程(新能源)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调整,使人才培养与非常规油气资源产业勘探开发一体化的经营模式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价扰动条件下固井胶结性能,设计并制造了一套扰动条件下固井二界面胶结性能评价装置,建立了实验方法,实现了不同地层、泥饼是否存在、井下水泥浆是否受压差影响、不同井下温度及地层水流动状态等对二界面胶结影响的模拟,较好地还原了水泥浆体系在井下候凝状态受到流动地层水冲刷和侵蚀的过程;同时,实现了对固井二界面水力胶结强度的测试,丰富了固井质量的评价手段,为研究各因素对固井二界面胶结性能影响程度,以及提高固井二界面质量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奖励》2008,(4):42-43
饶阳凹陷是华北油田油气勘探开发的第一大凹陷,地跨河北省任丘、安新、高阳、蠡县、肃宁、河间、饶阳、安平、献县、武强等10县(市),勘探面积约5280km^2。1975年该凹陷发现了举世瞩目的任丘潜山大油田,次年建成了年产原油1000万吨的石油生产基地,1979年原油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的1733万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经历了近25年大规模油气勘探开发之后,该凹陷油气资源探明率已超过50%,勘探进入了发现难度越来越大的中后期阶段,利用传统的油气勘探理论与技术方法继续开展凹陷中正向构造带的油气勘探已多年没有大的发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启动了"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适应我国石油发展需求的综合应用型人才。为了满足该计划高标准人才培育的要求,学校加强了校内实践的基础设施,设计并建设了2口与油田井身结构相同的教学实验井,利用该实验井为学生开展了钻井、录井、固井和测井等多项实践教学工作。通过实验井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在测井施工现场的实战技能,开拓了他们对新油气勘探方法的创新思维,以致于我系多名学生在企业举办的专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实验井结合配套的测量仪器,为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