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教育治理涉及多元利益主体,其中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其成员众多、机制灵活、影响广泛等特点而在参与和推动全球教育治理上发挥重要作用。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大学协会致力于成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全球性代表并为全球高等教育机构提供全方位服务。该组织积极引领高等教育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国际化、领导力和数字化转型等事业的发展,通过数字式治理、规范式治理和认知式治理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呈现出人文主义与工具理性并存、大众需求与个性服务兼顾、静态控制与动态调整结合的特点。国际大学协会相关实践可为我国在构建“一带一路”或区域教育共同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方面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国际大学协会发布全球调查报告 4月1日,国际大学协会(IAU)发布其第四次全球调查报告,报告题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期望和基本原则”。报告通过100多个表格呈现了对世界上131个国家1336所高等教育机构国际化发展情况的调查结果,主要有: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机构都非常关注国际化,15%的高等教育机构都制定了全面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2015年10月23-25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第十六届国际教育年会在北京召开。论坛就国内及国际教育合作交流领域的热点话题进行交流和探讨。其中,研究生教育国际论坛集中探讨了如何进一步促进学生、学者自由流动,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如何促进多元利益相关者协同建设研究生教育命运共同体,协力构筑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欧洲大学协会博士生教育委员会主席梅丽塔·科瓦切维奇(Melita Kovacevic)女士在论坛中作了主旨发言。本刊就欧洲大学协会及欧洲大学协会博士生教育委员会的组织架构、发展特色及欧洲与中国博士生教育国际交流发展,对梅丽塔·科瓦切维奇女士进行了专访。科瓦切维奇女士表示,欧洲大学协会能够为其成员提供欧洲高等教育和研究的未来发展政策的独一无二的机会;欧洲大学协会博士生教育委员会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和提升欧洲博士生教育和科研水平;欧盟-中国博士合作项目旨在加强欧洲与中国在博士生教育领域的对话与合作,促进双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10月17日,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中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行。此次会议由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和中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共同主办,旨在探讨信息数字技术对高等教育的教学、研究、管理、国际合作以及跨国教育的影响。会议主题包括高等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反应以及这一领域存在的机遇与挑战等。会上,普利茅斯大学计算机与数学学院院长史蒂文·弗内  相似文献   

5.
全球教育治理-鸟瞰国际组织在世界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教育治理已见端倪。国际组织对世界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重视人力资本、倡导教育平等、发动全民教育、开展国际评估、统一大学学制、构建学习化社会等几个方面。各个国家应当关注国际组织在教育发展上的政策优先点.作为制定本国教育政策的参照,并努力建设独具特色的教育系统和政策体系,由此奠定国际教育治理的"和而不同"。  相似文献   

6.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一体化的发展,教育国际化逐渐成为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从全球范围看,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7月5日~8日在法国巴黎总部成功举办的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吸引了各国教育部部长、国际组织代表以及大学、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约1500人参会。  相似文献   

7.
美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培养世界意识的初创阶段、在争议中前行的稳步发展阶段和强调全球素养培养的深入阶段。其发展呈现出始终服务于国家利益,由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推进,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等特征。这为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即需要加强重视国际理解素养培养的力度,建立完备的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体系,扩大国际理解教育政策的研究主体和制定主体,注重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8.
《教育学报》2020,(1):F0003-F0003
会议背景全球教师教育峰会(GTES)是由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发起,北京师范大学主办,三年一届的国际高端学术会议。2011年以来,峰会为全球教师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搭建对话交流的平台,共同研讨全球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新趋势、新问题与新现象,产生了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9.
回眸2014全球教育大事件,各种新举措、新计划、新评测层出不穷,细细梳理,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事件虽发生在不同地域、不同教育体系、不同教育发展水平中,却不约而同地指向这样几个焦点。首先,各个国家都在通过或全盘或局部的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本国的教育水平,改善本国的教育生态;其次,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我们讨论多年的21世纪能力的版图更加清晰,这通过OECD(经合组织)和IEA(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这两个实施着全球三大国际教育比较项目的组织的新动向就可以看出来;再次,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以全球化的思路来规划和促进本国的教育,已为多个国家所积极践行。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共同议程和进程,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国提高国家竞争力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一步。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不同国际组织和多个国家政府存在着共同的关注点,同时,ChatGPT等新兴数字技术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风险。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是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典型,国际教育产业为其带来了巨额的经济收益。在产业化进程中,澳大利亚高校对于国际学生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自道金斯改革以来,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系统被分化为一个高度管制的国内学生市场和自由放任的国际学生市场,在公共经费匮乏和大学排名的压力下,扩张国际教育产业成为大学经济理性下的必然选择。然而对教育经济价值的强调和市场效率的过分倚重,引发了舆论对教育公平、教学质量、教育目的多方面的质疑,也导致一场高等教育公共性的危机。  相似文献   

12.
《世界教育信息》2010,(11):F0004-F0004
2010年10月17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2010中国国际教育论坛中美商学院院长对话分论坛在北京中国大饭店成功举办,分论坛主题为“全球背景下的商学院教育”。  相似文献   

13.
来自英国、美国、巴西、南非、新西兰、印度和中国等五大洲47个国家110名校/院长在内的400余名远程教育专家学者于2008年10月19-21日云聚上海,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理事会(ICDE)、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远程教育集团/上海电视大学、UNESCO东亚远程教育网络/教席主办,英联邦学习共同体(COL)、亚洲开放大学协会(AAOU)、全球远程教育大学协会(GUIDE)和中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等支持的“2008世界开放与远程教育论坛”。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国际理解教育在各国也蓬勃发展.澳大利亚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多方面力量推动的萌芽期,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从多元文化理解到全球视野与全球公民的形成期,21世纪初至今强调跨学科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高速发展期.澳大利亚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与走向特点:强调实践层面的国际理解教育、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建立了完整的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这些都可为中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王定华 《教育研究》2022,(12):76-90
大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全球教育做出相应贡献,有助于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以更加开放和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教育舞台中央。我国大学因其具有的公信力、包容性、人文性、开放性等特征,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中显现出独特的优势;但在复杂国际局势面前,也面临着参与的适切性不强、前瞻性不足、持续性不够等诸多挑战。面向2035年,大学应采取切实策略,明确国际化人才核心素养,做好国际组织人才培育推送,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探索大学适度海外办学,讲好中国教育发展故事,参与全球教育规则制定,推动中外教育人文交流,从而有效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教研究》2023,(12):F0004-F0004
10月28日,由阿拉伯国家联盟、阿拉伯大学协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指导,复旦大学主办的“中国一阿拉伯全球发展与治理论坛”在上海举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阿拉伯大学协会(AArU)秘书长阿姆尔·埃扎特·萨拉马,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阿拉伯国家联盟教育与科研司司长法拉杰·阿拉吉米,国际行政科学学会总干事索费恩·萨拉维,AArU顾问瓦利德·萨拉马等出席论坛并致辞。  相似文献   

17.
2013年4月2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欧盟委员会教文总司主办的"中欧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第一次会议"在比利时举办。作为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框架下重要的后续活动之一,本次会议除开幕式外,还包括中欧大学校长对话、中欧高等教育合作展、中欧调优联合研究项目实施工作研讨会以及中欧高等教育政策对话四个模块。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托,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代表中方负责承办中欧大学校长对话活动,欧洲大学协会(EUA)和欧洲学术合作协会(ACA)代表欧方负责协办。中欧双方共有18位校长、副校长、主管国际合作与交流事务负责人以及欧盟官员作为受邀嘉宾分别就不同主题进行了发言。本期刊登比利时荷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副校长简·科尼利斯在大学校长对话上的发言。  相似文献   

18.
国际大学协会2003年发表了一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和优先战略>调查报告.该报告从比较的视角研究和分析了其他国家和大学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经验、优先战略、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等,对于我国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际化"一词很早就出现在政治科学等领域。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国际化在高等教育领域里的概念应运而生。在科技与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国际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全球性趋势,它不仅是一种教育理想,而且是一种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教育实践活动。荷兰阿姆斯特丹应用科学大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应用研究中心教授、意大利米兰圣心天主教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心主任汉斯·德·维特(Hans de Wit)对国际化的概念进行了再思考。他认为国际化的概念正在悄然变化。文章原题为Reconsidering the Concep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译自美国波士顿学院国际高等教育中心主办的《国际高等教育》杂志,由本刊特约译者、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资源拓展部胡维佳与本刊编辑部王俊烽编译。  相似文献   

20.
从高等教育分类看我国特色型大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色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当前,具有行业背景的特色型大学在发展中存在着定位不明、特色淡化的问题,从高等教育分类的角度研究特色型大学的发展,有助于这类大学从定位中走出困境,实现科学发展。一、关于高等教育的分类从不同的视角出发,研究者对高等教育有着不同的分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在纵向上将高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序号分别为5和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