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放教育是包括了远程教育,高职教育和社区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本文提出了微课在开放教育中重要地位、作用以及微课开发制作的理论依据,总结出了微课资源开发的技术路线和设计流程以及微课资源的应用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慕课"(MOOC)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是基于20世纪末信息技术的革新发展,信息化、大众化、全球化等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的具体化,也是现代教育的在线教育和开放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慕课浪潮的风起云涌,如何制作微课、开设慕课、翻转课堂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方式改革的新潮流。但是高校教师人人都来制作微课开设慕课并不现实。在中国,当前以"MOOC学院"为代表的很多名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新疆开放大学一体化在线学习平台为研究支撑,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个案,通过建立微课设计模型,系统研究了微课脚本制作、视频制作等建设过程。建立了微课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初始样片和修改样片进行了比较研究,其研究结果显示:与初始样片相比,修改样片在微课评价指标中均占绝对优势,尤其在内容选择、知识应用、知识掌握等方面二者有较大差距。一体化在线学习平台的微课设计研究有益于教师提高微课设计制作水平,对一体化在线学习平台微课质量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微课教学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某个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微课制作简便,短小精练,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很受学生的欢迎。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开放大学中分量较重的专业,多年来全国开放大学系统开发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在微课教学方面作出努力,为开放大学的资源建设和教育教学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微课是传统课堂教学深入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当代教育信息化实践的研究核心,它以独特的教学优势迅速参与到各学科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在教学改革实践领域,无论是微课的改革理论,还是使用策略与体系构建,都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在有关微课的研究中,微课的制作与使用最为核心。可以说,微课的制作与使用既是微课参与学科教学的基础,又是微课由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前提。笔者在反思自己微课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微课选材、微课制作、  相似文献   

6.
CamtasiaStudio是一款带有屏幕录像以及简单的数字视频、音频编辑功能的微课制作软件。以制作一节信息技术微课《Photoshop中修复画笔工具的使用》为例,介绍微课的制作要点和诀窍,帮助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学会制作微课,以便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7.
<正>微课无疑是时下教育界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关键词,上到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忙于举行微课制作应用评比和研究,下至一线教师忙于微课的制作参加评比和使用。本文通过对微课的了解、如何使用微课和微课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单阐述。一、关于微课目前国内对微课定义比较多,焦建利先生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  相似文献   

8.
当今远程开放教育领域,微课因其独特优势适应成人学习者的需求而迅速发展起来。微课的主要特征是主题明确突出,内容短小精悍,资源丰富多样,结构松散独立,方便用于移动学习、在线学习和泛在学习。上海开放大学在国内远程高等教育领域率先进行微课建设和应用实践的探索,在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即微课制作技术难度较大,制作过程重形式轻内容,微课教学中交互性和学习者的主体性体现不足等。进一步促进微课建设与应用实践的对策是:加强微课制作技术应用培训,完善优化微课系统平台的功能,以注重教学内容为根本要求,强化微课在"整合学习"中的效果,"以用促建"强化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技术》2016,(7):57-63
微课(Micro-lecture)作为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载体,得到了广泛认可。文章以CNKI收录的有关"微课"的326篇核心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以社会网络、系统聚类、多维尺度分析等为研究方法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微课研究集中于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微课支持下的教学模式变革、微课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应用、微课促进学习内化及其效果分析、微课的资源建设等五个方面。最后,文章预测了我国微课的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0.
微课是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中的研究热点。本文以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循环结构为例,介绍了微课教学的制作与应用,以此探讨教师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微课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雪  李爱民 《教育技术导刊》2009,19(10):255-257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微课是组成“互联网+教育”的一种数字化资源。虚拟演播室技术是一种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将虚拟演播室技术与微课制作相结合,探讨利用FREELANCE虚拟演播室设计制作多种媒体符号相加、多画面相结合的优质微课,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设计与开发。该方式可提高微课制作水平,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开放的教学视频课程对我们的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教育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讲授式教学,而是在多种教育技术手段的辅助下正走向多元、开放、共享、创新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作为视频课程中的特殊角色——微课,自然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通过笔者的调查和走访,目前对于微课的制作并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的流程。本文在论述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得出基于建构主义的微课内容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教育很流行微课教育,一节好的微课、适合学生的微课,自己设计制作的应该是最好的。讲述一下制作微课的方法与要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技术的迭代更新,"微"元素已经全面融入我国教育教学中,微课作为新时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有其独特的教学优势。教师在认识微课、设计制作微课等方面还存在很多误区和盲点,培智学校微课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笔者以江苏省智障教育微课大赛为引,探索微课的开发与实例应用,以期为一线特教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苏静  张庆秀 《中小学电教》2015,(Z1):125-127
翻转课堂的推广和中国微课大赛的举办让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开始关注并制作微课,师范生是中小学教师的新鲜血液,更有必要参与到微课制作过程当中。本文主要介绍微课制作的三种有效方法,笔者针对教育实习中师范生的自身优势和具体环境,结合亲身制作经历,力求全面展现教育实习环境下师范生进行微课制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利用微课辅助教育教学的热潮。Camtasia Studio是一款带有屏幕录像以及简单的数字视频、音频编辑功能的微课制作软件。以制作一节物理微课“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为例,逐步揭示微课制作流程,利用Camtasia Studio进行录制、编辑整合的过程,帮助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学会制作微课,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远程在线教育这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让机器人教育走进学校,并将其融入课堂是促进机器人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分析了当前我国小学机器人教学的现状,以及建设小学机器人教学微课资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文章通过对小学机器人微课制作的探索,以具体案例的形式阐述了小学机器人微课制作的设计原则、开发步骤、教学设计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研究旨在使机器人教育更好地深入小学课堂之中,以期利用小学机器人微课来改善机器人教学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针对开放教育的计算机类一体化教学的课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利用免费的视频服务平台和微课视频制作软件工具,介绍一种高效地搭建微课移动学习平台的应用方案,辅助实现"翻转课堂"。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诞生,社会节奏加快以及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事物不断崛起,学校教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微课是微时代视频技术的发展和延伸,它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把教材内容"微课化",把复杂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可以融于课堂、可移动地服务于开放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视频单元,通过让学生根据微视频自定进度的学习,也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微课体现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从制作微课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制作微课的现实意义,并从微课的教学设计和制作技巧两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为读者制作微课提供参考,理清思路,抓住制作微课的制作重难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教育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在这样的数字化微时代,微课将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本文以Flash动画制作中的《遮罩动画的制作》为例,讲解制作微课的一些技巧。1.制作微课的现实意义首先,微课以"微"著称,任何一个知识点,都可以设计成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