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12月21日.大武镇发生一起惨痛事件.这个镇的第一小学四年级学生夏斐因期末考试两门课成绩均低于90分并隐瞒了家长,竟被自己的生母活活打死。今年期末考试,小夏斐数学得82分,名列全班第二,语文得79分,位居第五(全班38人)。当其母问及考试情况时.小夏斐怕挨打就谎称都在90分以上。12月21日这天,夏斐母亲拉着儿子去杨老师处询问考试情况,杨老师如实回答了。小夏斐当场哭着给母亲承认了错误,杨老师又一再叮咛千万别打孩子,他考得不错。夏斐的母亲只“哼哼”地答应了两声,骑车  相似文献   

2.
春寒料峭,朔风飞尘。听说记者要采访李克举被活活打死之事,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王集乡徐庄村李庄自然村的老少爷们纷纷围上前来,七嘴八舌,愤恨不已;一起回忆起那惨痛的一幕:“多好的一个孩子啊,又不因为什么大事,竟被打死了!”  相似文献   

3.
撩开商业贿赂四处蔓延的内幕齐斌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大型的网络公司工作,做过一年技术工作后,他被领导看中,调到下设—分公司任销售部经理。齐斌感觉到自己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可谁知签合同的时候,他却被沉重的销售任务着实下了一跳。这个时候,已经高升的前任销售经理告诉他:“只要摸着门道,完成任务很简单。”但这门道究竟是什么呢?前任销售经理介绍说:“公司的大客户主要是那些拿公家的钱安装网络的大公司,而跟他们要想谈成业务,得给回扣。”  相似文献   

4.
我与505征文     
我有位邻居陈大夫,5年前的重阳节生了一个儿子。他为孩子取名也很有趣,不叫“重阳”。却叫“九九”。于是,满院的人们,见了这孩子都叫“九九”,外人不知就里,感到奇怪,怎么大人向小孩子叫“舅舅”呢? 小九九很聪明,很可爱。有一次他仰着小脑袋问我:“叔叔,风是从哪来的?”我反问:“你说呢?”他想了一想说:“风是从树上摇出来的吧?”虽然他只有5岁,却很会动脑筋。但是小九九也令人可怜。他一出生,食欲就不好,吃东西很少,体弱多病,很消瘦。5岁多了,体重只有12公斤。身为大夫的爸爸却治不好他的病。为了给小九九治病,夫妻俩想了很多办法,带他去看过名医,但收效甚微。又找人给九九挑疳积,把孩子痛得声嘶力竭地叫喊,他的父母心痛得撕肝裂肺,院里的人听了也都很为这孩子的健康担心。  相似文献   

5.
新闻中要不要有情感?从新闻写作是客观地叙述事实这一要求来说,容易得出否定的答案。其实,有些新闻写进些情感,更会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量。这种情感,包括新闻中人物的欢喜、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心理活动的种种表现。请看获得1987年全国新闻一等奖的《九岁小学生夏斐竟被母亲活活打死》一条消息的写作,在交代青海省大武镇第一小学四年级学生夏斐因期末考试两门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虽说并非每个人都适合结婚,但婚姻对于人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该依据什么来划分女人婚龄的大小呢?在建国以前,女人是很早就能结婚的。记得我们小时候“向雷锋同志学习”,但同学们中总忘不了雷锋的妈妈是14岁就结婚生下了他的。  相似文献   

7.
有位编辑同仁问我:要是叫你去打仗,你是希望做个快枪手好呢,还是做个准枪手?我问:何谓快枪手?何谓准枪手?他便解释说,就像打敌人,快枪手是指不经瞄准,“啪”就打出去,不管是死是活,反正敌人是被打着了;而准枪手呢,则指经瞄准,“啪”一枪打中要害,敌人便被打死了。我略一迟疑,说:当然要做快枪手啦,一枪一个多痛快。“那么,比如我们写新闻作品又如何?”我说:同理。话虽这样说,但过后仔细一考虑,这样回答未免有失偏颇。我们  相似文献   

8.
一稿多投好     
究竟新闻报道“一稿一投”好呢?还是“一稿多投”好呢?找们认为一稿多投好。一稿多投有利于新闻传播,有利于新闻作用的发挥。这一点,周志卓同志的文章已经讲得很清楚。我们想补充一点:一稿多投还有利于条条块块之间的新闻传播和交流。例如,我们新疆煤田地质公司是属于煤炭部地质局直接领导的煤田地质勘探单位,负责新疆煤炭资源的地质及勘探工作。我们本系统办有《煤田地质报》和《中国煤炭报》,而我们公司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发生的重要事件,新疆  相似文献   

9.
“创业”、“CEO”、“VIP”、“财富”、“资本”——这些火辣辣的字眼汇成了一股潮流,成就了当前出版业成功学、励志类和管理类图书的畅销神话,而我们的女性读物呢?自去年年底以来,九洲图书出版公司的三本《女人的资本》(《女人的资本:幸福女人的11种生存优势》、《女人的资本续篇:决定女人一生的十种智慧》、《女人的资本Ⅲ篇:女人幸福生活的11种好心态》)相继热销后,书市女性读物又呈现抬头之势,我们一一来看。 围绕女性自身素质和魅力的提升而  相似文献   

10.
临去南斯拉夫前一天吃晚饭时,我那上幼儿园的宝贝儿子突然大声蹦出一句话:“爸爸,你去南斯拉夫,会被打死吗?”这一问,我顿感双眼发潮,食欲全无。孩子自然受到了训斥,我也自我安慰,或许孩子理解的“打死”,就是那种拿着玩具枪,嘴里“啪啪”地叫着,中弹者合一下儿眼马上又接着玩儿的游戏。可转念一想,也不全是,他天天和大人一起看电视新闻,尽管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但显然也还是知道南斯拉夫是个十分危险的地方。孩子问了那句话以后,饭桌上一家人不再有话,我心里明白,不是因为孩子,都是因为我。 这次受命去南斯拉夫,我的主要任务是采访、拍摄和编辑制作《焦点访谈》节目,同时还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世界报道》、《东方时空》、《新闻调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男人想摆脱女人单独抚养孩子呢?据调查,俄罗斯想通过代孕方式成为父亲的男人通常40岁左右,未婚,受过一种或多种高等教育,事业有成,相当富有。他们做出这种决定的主要动机是,早年受到父母离异的伤害,不愿在未来跟别人分享自己的孩子,担心女人嫁给他们只图钱财,由于年龄关系、心  相似文献   

12.
天使的眼睛     
小小的儿子拿着一本画册来问我:“天使为什么长着一对翅膀?”我说:“因为天使在传播爱,人间太需要爱了。”儿子想了想,摇摇头说:“不对,天使太小了,他做不到。”儿子又问:“他为什么要拿着箭?”我说:“天使的箭射穿两个人的心,他们就会相爱。”儿子又想了想,摇摇头说:“把心射穿人就死了,怎么去爱呢?”我惊讶地看着儿子,却没有任何语言可以反驳他,因为这是他的眼睛从画面上得到的最直观的印象。但是如此直观的东西,大人怎么就忽视了?突然就想起一本书上说过的话:面对孩子的眼睛就是面对上帝的审判。在《皇帝的新装》里,指着不可一世的皇帝说“他没有穿衣服”的是一个孩子,而不是勇士。报纸上也有过这样的报道,某地发生了一起杀人案,犯罪嫌疑人将自己洗脱得天衣无缝,但是,公安人员拿出作案现场的一件凶器时,孩子马上说:这把钳子是我爸爸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这句话将爸爸送上了断头台,因为他是孩子。孩子眼睛里的一切,既没有主观臆测也没有人为虚拟,只有事实,连灰尘也不可能掺进去的真实。所以,我很害怕孩子的眼睛,它流出的不管是欢喜或者悲哀,都会让人的灵魂哆嗦。所以我固执地认为,将城市里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等等加在一起,也无法诠释现代文明的方...  相似文献   

13.
亦杰 《今传媒》2005,(6):58
太原警察打死北京警察的新闻及其评论在媒体铺天盖地,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有理性思考,也有偏颇言辞。对事件本身我无意饶舌,我想说的是这种“个案”值不值得媒体如此关注?我的发问不是空穴来见,是缘于北京市公安局新闻办公室一警官说:“这是个人行为,不值得媒体如此关注。”公安  相似文献   

14.
订报     
日本的“订报”是很有特色的。这对日本人来说,也许习以为常;可是对我们来说,感到很新鲜。去年,我们在日本进修时,想订一份报纸,以便了解日本社会情况。由于我们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到那儿去订呢?正当我们为此事发愁时,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那天晚上七点左右,我们正在看电视,忽听到门外一阵敲门声,我开了门,只见来客是一位四十上下的中年人,手里抱着一个大盒子,很有礼貌地向我问好,并自我介绍说:“我是《读卖新闻》  相似文献   

15.
一个农民因查问上交的电费被村支书挪用而造成供电局停电无法浇麦问题,被乡党委书记纠集一伙人活活打死。乡党委书记当负主要责任,但还有谁是主犯?记者调查前对县里同志说:“我先写封遗书,如果遇到什么生命危险的话,一切后果自负。”经过艰难的采访,记者查明了最后打人致死的主犯。法院的同志说;记者的调查比法院还要细。  相似文献   

16.
“看了《南风窗》几期文章,感到不错,办得很活。文章别具一格。”广东省委书记林若如是评说。一位报业行家说:“过去,我们这些新闻出版界的人都有一个愿望,办一份真正有特色的新杂志。如今看到《南风窗》,我们都说:有了,就是它!”它究竟是一份什么样的刊物,获得如此好评? 《南风窗》是一份新闻性、社会性、综合性月刊。打开创刊号,扉页上的《告读者》,谈的不是自己创刊的主旨,而是刊物发起的一项活动:《假如我是广州市长》。文章说: “假如您是市长,您想为广州做什么好事呢?”“假如您是市长,您有什么兴利除弊的措施要实施呢?”“广州的事情是大家的。想,要大家一起想;做,要大家齐心做。这是一篇不是发刊词的“发刊词”,它告诉读者,《南风窗》是大家的刊物,是大家发表意  相似文献   

17.
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是用事实说话,这就决定了新闻写作的基本手法是客观手法。但是,新闻作品中能否抒情? 从新闻写作的实践看,新闻中恰当的抒情,不仅可以增强新闻报道的情趣,而且能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可读性。具体说来,新闻中的抒情有以下作用: ——通过抒情,可以更真实、更深刻地表现新闻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欢欣、厌恶等心理活动。1987年全国获奖好新闻《九岁小学生夏斐竟被母亲活活打死》一文中,在交代了小学生夏斐因期末考试两门成绩没有达到90分,竟被其母亲活活打死这一事件后,写道: 现在,年仅九岁的小夏斐一个人静静地躺在了一间空房子里,身上带着母亲用铁制三角木锉打下  相似文献   

18.
综观全书,作者实际上是想给人提个醒:想向美国进军的女人或男人们,在“开拔”之前首先要思考:“嫁,还是不嫁?”“嫁过去以后怎么样?”想不清楚的就看这本书,书里边各色人等的各种际遇想必可以提供些参考的。  相似文献   

19.
“黄河岸边的一颗明珠”。郑红光书记这样形容他的治县,殷殷深情令人感动:“河曲可是个好地方哇!” 风景这边独好 “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咱们晋西北是个盛产民谣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见文化底蕴之深厚。当然,时代变迁,翻天覆地,昔今河曲岂可同日而语? “道同”方能“志合”,我们县几大班子有个共识:那就是河曲县立地基础“得天独厚”。何以这样说呢?咆哮黄河汹涌澎湃,经青、甘、蒙等五省区进入晋  相似文献   

20.
一位歌厅小老板抱怨说:他手下的服务小姐成天找他套瓷,让他感觉诱惑难抵,有时觉得十分得意,优越感油然而生;有时又很讨厌这些女人,嫌烦,觉得她们太贱。这位老板是否遇到了女人的性骚扰?类似这种上赶着贡献自己的女人,大概是很多男性经理、老板、掌权者所经历过的。这能叫性骚扰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