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2 毫秒
1.
幼儿阶段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 ,幼儿可塑性性大 ,容易接受正面的教育 ,也容易受到来自反面的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 ,并因此影响以后的人生。幼儿思想品德的形成存在着“先入为主”的特点 ,即如果在这个时期先形成了某种思想品德 ,以后要想用性质相反的思想品德去转变它 ,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和阻力。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 ,榜样的力量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而在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 ,第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榜样就是父母本身的行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也是终身的教师 ,是孩子最早最直接最经常模仿的对象 ,父母具有权威性 ,所以父母…  相似文献   

2.
王安兰 《山东教育》2005,(27):50-50
儿童视力发育障碍十分常见,除了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外,主要是后天用眼不当所致,据国内研究表明,有许多儿童的视力发育障碍是与学习和模仿父母的不良用眼习惯有关,即父母的“行为遗传”影响孩子视力。这部分儿童视力发育障碍是“学”来的。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是指小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因受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等影响而导致的交往困难或交往不顺利。因此小学人际交往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随着社会发展,学习压力不断加大,留守儿童和独生子女增多,加之不良家庭因素、不良伙伴群体的影响,自身适应环境能力较弱,以及小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不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和不良交往意识等诸多原因导致小学生产生人际交往障碍,成为困扰着广大教师、家长、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的  相似文献   

4.
<正>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常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孩子的父母远离家乡外出打工,孩子从小就得不到父母的呵护照料,跟着年迈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甚至是亲戚朋友一起住,学习无人辅导督促,或者监护人辅导不了,致使其学习兴趣低下,学习动力不足。特别是数学学科,它与其他学科不同,教学内容彼此紧密相扣,知识点的掌握状况互相影响,学习困难的留守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数学学习会越加困难,导致无法完成数学学习任务。为了帮助这些孩子走出  相似文献   

5.
儿童视力发育障碍十分常见,它除了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外,主要是后天用眼不当所致。据国内研究表明,有许多儿童的视力发育障碍是与他们学习和模仿父母的不良用眼习惯有关,即父母的“行为遗传”影响孩子视力,这部分儿童的视力发育障碍就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就拿近视来说,在生活中有的父母亲自己近视,他们在有意无意中喜欢把书报拿得很近;或者尽管他们没有近视,却喜欢长时间玩电脑、看电视、躺在床上看书,而儿童对成人的行为举止有一种自然的崇拜心理,且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这些不良的用眼习惯,就有可能在他们那里得到“复制”。如果…  相似文献   

6.
丁昊 《家教世界》2023,(14):4-7
<正>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儿童学习行为、儿童学习心理。回想起来,今年也是我从事教育工作的第19年了。在这么多年的工作中,我发现孩子的很多学习心理问题、学习行为问题,都和家庭教育息息相关。按图索骥,会发现孩子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很可能是之前父母的一些疏忽,导致儿童在学习发展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儿童的行为问题不仅影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社会化过程,还会导致其成人期的适应不良、精神疾病和违法犯罪等;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环境,往往是儿童行为问题产生的重要发源地;本研究从家庭的经济收入、结构类型、父母性格特征和生活习惯、教养方式及父母分歧等方面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研究线索。  相似文献   

8.
儿童天真善良,一般都是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的。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看到有的孩子残忍地对待小动物:例如,把小昆虫的翅膀揪掉,把小鸟身上的毛拔掉,或者用手去掐小猫、小狗的脖子等等。儿童之所以会有这种残忍行为,往往是由于教育不当和不良环境影响造成的。研究表明,喜欢虐待动物的孩子长大后,往往性格孤僻、行为偏激、个性残忍,容易引起一些心理问题甚至导致心理变态。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儿童的残忍行为一般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一、自卑。有的儿童由于长得不漂亮或有某种生理缺陷,在家里或幼儿园里受到歧视,有的再婚父母歧…  相似文献   

9.
《家庭教育》2009,(7):80-80
在美国,气质研究是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儿童心理学者也总结出一套适合不同儿童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步骤。气质是条线索,让我们可以看清孩子的特性,知道某种行为是他的气质所致,根据孩子的气质,用合适的方式来教养孩子。这就是为什么现代的父母和教师需要了解儿童气质的原因。很多研究结果提示,观察儿童的气质越早越好。父母和教师要体谅和理解孩子的气质特征,以及他们在学习上、与人和环境相处上所遭遇的困难。  相似文献   

10.
经有关专家大量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成绩不好的儿童,不是因为智力不行,而是因为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所造成的。不良家庭环境带给孩子的影响,不仅是生活、健康、学习方面,更严重的是对情感、个性、品德的恶劣影响,往往会伤害幼小的心灵,甚至影响其终身。目前常见不良家庭环境有: 父母离婚父母一旦离婚,家庭的正常生活就被破坏。这种打击对年幼的孩子往往比对成年的父母更加沉重。加上生活缺乏照顾,情感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孩子稚嫩的精神世界仿佛整个崩溃了,常表现情绪低沉、抑郁寡欢、自卑感强、不合群、学习成绩下降。  相似文献   

11.
学习困难儿童的家庭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对学习困难儿童的家庭因素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儿童学习困难与其母亲文化程度、家庭学习环境、父母期望、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家庭经济收入、家庭结构、学习材料、父母一致性、父母关系等因素与儿童学习困难并无显著联系。父亲文化程度、父母职业、学习材料、父母督导等因素对儿童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 ,但与儿童学习困难问题也并不存在显著联系  相似文献   

12.
孩子之间的吵架、打架、抓伤等争执性行为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尤其是当孩子三岁时离开父母,进入自己人生的预备"小社会"——幼儿园,有的争执性行为逐渐升级,导致成为攻击性行为,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困难等,严重阻碍了儿童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也影响了教师教育工作的正常实施。  相似文献   

13.
同伴关系是儿童生活经验中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独特而无法替代的作用。我国特殊儿童同伴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对象涉及听觉障碍、视觉障碍、智力障碍和学习困难四类特殊儿童。这四类特殊儿童同伴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程度不同,如视障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只涉及心理理论,而影响学习困难儿童同伴关系的因素较为全面,包括性别、个性、社会行为、社会认知和情绪等个体的内在因素,还涉及外部因素中的家庭因素。  相似文献   

14.
对学习有障碍儿童的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是由于学习有障碍的儿童的教育问题直接影响着义务教育的质量。学习有障碍的儿童一般指除残疾儿童外 ,由于智力差、行为问题、心理障碍、疾病侵扰 ,教学不适以及不良社会环境等各种原因致使在正常情形下学习明显落后于教学大纲要求水平 ,而需要采取特殊教育方式的学龄儿童和个体心理发展水平严重落后的学龄儿童。一、家庭因素的影响不良的家庭环境是造成儿童学习有障碍的原因之一。如 :父母经常打牌打麻将 ,无节制地收看电视 ,使得孩子难以完成家庭作业 ,第二天听课也听不进去 ,久而久之 ,恶…  相似文献   

15.
专家  专家  专家 《山东教育》2004,(5):126-126
作为父母,除了多学习一些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在孩子发展与学习的关键期给予有效的教育外,还应该考虑孩子的全面发展。帮助孩子学会调节和克服由于无法控制周围环境和体验失败所造成的沮丧、无助感等不良的情绪,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掌握和他人交往的技巧等。  相似文献   

16.
攻击性行为在儿童中比较常见,是一种目的在于使他人受到伤害或引起痛楚的行为。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关键期是婴儿阶段。在此阶段,父母不仅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而且家庭中的食物也要优先供应,甚至不让他人分享。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形成占有欲旺盛等不良心理,加上家  相似文献   

17.
一、亲子分离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系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境遇和教育环境导致了他们的行为问题和学业不良,有些甚至出现严重的过错行为。  相似文献   

18.
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孩子至关重要,研究表明,这几种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不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冷漠式父母重视自己的追求,对孩子缺乏爱心,缺乏理解与支持。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不能体  相似文献   

19.
学校心理学与学习不良儿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心理学研究5~18岁身心有缺陷和学习困难的“问题”儿童与青少年,学习不良儿童是其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学校心理学的发展为学习不良儿童的研究方法,学习不良儿童的评价、鉴别、诊断,学习不良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及教育干预措施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一忌无限度的爱。爱子女是父母的天性,但如何爱却大有文章。有的父母将爱视为惟命是从,一味迁就,哪怕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也予以满足,一切从保护出发,孩子的困难均由父母承受。这种偏爱对孩子成长极为不利,长此下去孩子自然会有不良的个性,使其成熟速度减慢。正确的爱子观念,应是寓爱于教育之中,理智而不盲目迁就,既爱护又严格要求,既放任又有一定限度。二忌过度灌输。儿童的成长发育分为各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一定的生长发育特点。当孩子的身心发育到一定时期,就会自然而然地萌发出要掌握知识和本领的意识。有的父母“望子成才”心切,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