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函数量即指间接测量被测量,其函数关系一般为y=f(x_1,x_2,……,x_n)。其中x_1,x_2,……x_n为直接测量量,它也有直接测量量处理的问题,在这里主要讨论其函数量处理问题。 在函数量的处理过程中,我们经常要遇到以下三个问题: (1)已知一组直接测量的各个观测值的误差,计算函数的总误差,即误差的计算问题。 (2)已知函数总误差,要求确定各个直接测量所允话的最大误差,即误差的分配问题。 (3)确定最佳的测量条件,即使函数误差达到最小值时的测量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物理量的测量中,当一些物理量不便直接测量时,可用一个已知量(或容易测量的物理量)代替被测的物理量,使之达到相同的效果,则被测物理量的值就等于替代它而得测量值.利用这种方法测量物理量的过程叫等效替代法.初中物理实验中经常用到等效替代法.  相似文献   

3.
浅谈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物理实验中,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是经常遇到的,也是专门从事实验的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一般有以下两种处理方法:门)、由直接测量的平均值利用已知函数关系求得该物理量的值.(11)、由每个直接测量量代人函数关系求得每个物理量的值,再求该物理量的平均值.这两种处理方法是否等价的问题,有关文献已作了详细讨论,结论是:线性函数时是等价的;非线性函数时是不等价的.既然如此,那么非线性情况下,究竟该采用哪种处理方法呢?这个问题至今尚未定论.本文对此作一回答.为了方便,仅讨论一元函数的情形.设直接测量量为X,间接…  相似文献   

4.
图表题集     
一、表格题的解答初中物理有直接测量型、间接测量型和探究型的实验.这些实验中测量的数据可以运用分析、计算、作图等处理方法.1.间接测量型实验的数据处理间接测量型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是根据待测物理量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式,先测出其他量,然后算出该量.  相似文献   

5.
托里拆利实验是一个测定大气压值的测定性实验.在物理上,物理量的测量(测定)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我们已学过的用天平测质量,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以及用弹簧秤测重力等都是间接测量,托里实验测大气压的大小也是间接测量.间接测量的过程往往就是某些已学知识(物理原理或规律等)的运用过程.  相似文献   

6.
加深物理实验中关于测量量有效数字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有效数字的概念和物理实验中直接测量量、间接测量量、实验结果表示等方面的有效数字进行了研究.确立了正确确定有效数字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肖斌 《物理教师》2008,29(3):39-40
在二期课改高一物理教材(上科版)中,新加入“油膜法估测单分子的大小”实验.其中测定不规则油膜面积是个难点.测定不规则图形面积有两种思路:(1)直接测量.例如书本上介绍的“方格纸法”;(2)间接测量.即借助其他物理量间接测量.“方格纸法”的误差不小,操作也不方便.在这里。我们选用第2种.  相似文献   

8.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容易测量的物理量对它进行间接测量;对于不易直接研究的现象,也可用一些容易研究的现象对它进行间接研究,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转换法.  相似文献   

9.
在测量过程中,对有些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找出特殊的方法进行间接测量.  相似文献   

10.
在热工测量中,很多情况下被测量难以进行直接测量,可能是耗费太大,或者不易保证较高的准确度等原因.例如有一变量y与X有如下关系:y=f(X_1、X_2、X_3…X_j…X_m)………………………………(1)要求y值应首先测出m个x值,然后根据函数式计算出y值,所以y是一间接测量值,X_j是直接测量值,X_j可以是一次测量值,也可以是重复测量的平均值.如果已知X_j的误差求y的误差,可通过误差传播定律或误差累积定律求出y的误差.其公式为:  相似文献   

11.
谈谈转换法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它是用形象代替抽象,用有形代替无形。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规律和实验中多处应用了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物理实验中,单次测造成的误差没有统一的规律,只能通过估计最大误差的方法来获得其误差,进而计算最终结果的误差。一、单次直接测量的误差在实验时,由于随机误差的存在,需要对某一物理量进行认真的重复测量,并使测量次数达到一定的要求。然后按照一定的统计规律确定测量的精密度,进而讨论直接测量的误差对最终结果的影响。然而,实际测量过程中有时被测的物理量是动态的,例如测量运动的小车通过某一位置时所用的时间;测量物体自由下落在某时刻的高度;测量热平衡时的温度等,都只能对被测物理量进行单次测量。还有些物理量的测量在整个实验中…  相似文献   

13.
高考物理《考试说明》中列出了13件要求正确使用的仪器。除了滑动变阻器以外。其余的都是测量用的仪器,测量的物理量有长度、时间、质量、力、温度以及电流、电压、电阻等物理量,其中长度的测量及电路中的电学量的测量在中学阶段要求相对较高,也是高考考查频率较高的内容.高考中除掌握这些仪器的使用外,还应明确有效数字的概念,并用有效数字正确地表示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值.本文只对长度的测量、电路的测量及其相关仪器的使用及其读数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4.
在测量物理量时,若待测物理量不便直接测量,可用一个已知量(或容易测量的物理量)代替待测量,使之达到相同的效果,则待测物理量的值就等于替代它的已知量,这种方法称为等  相似文献   

15.
对利用不确定度确定间接测量物理量的有效数位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在整个中间计算过程,不进行中间物理量的修约.最后我们对测量结果进行一次修约成功.这种方法克服了由于多次修约而带来的修约误差的积累,同时也降低了误差理论教学的难度.  相似文献   

16.
杨振宁先生说过"物理是以实验为本的科学。"他指出了物理实验的重要作用,而很多的实验都要进行测量。在测量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距,这种差距我们称之为测量误差。因此,有效数字的读取和处理就显得特别重要。测量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意味着有效数字的读取和处理就不相同。在物理量的测量中,了解和掌握有效数字的读取等相关知识,对测量的结果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方法简介:当某些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而另外一些物理量易测量,且两者之间能用物理原理联系起来时,可以通过转换实验手段,达到化难为易,化不能为能的目的,这种实验方法称为转换法.间接测量某些物理量时一般都用到转换法.譬如,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测人造天体离地面的高度、测金属的电阻率p、测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测玻璃的折射率n等,几乎都用到了转换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讨论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关于不确定理论中的直接测量量的A类、B类标准不确定度和合成不确定度以及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的通常表示方法,随后推算出了几个基本物理实验中各个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对大学本科学生的物理实验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徐宁 《物理教师》2005,26(12):2-53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与实验紧密联系的就是测量.物理量的测量是高中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与之相关的考试题目形式多样,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是许多学生非常头疼的内容.通过调查和实验,我们发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困难主要在于没有理解物理量测量过程的本质.为了突出物理量测量的本质,我们把这样一类测量叫做映射测量,即在物理测量的过程中通过测量其它物理量来反映待测物理量.被测物理量不是直接通过实验测得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其它物理量的映射.我们通过三个维度扩展建模的教学模式,有效的克服了这部分知识学习的难点.下面我们从映射测量模型的构建谈起.  相似文献   

20.
转换法,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一些寻常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现象,不易观察的物理过程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转换成另一种具有可见性或可测性的形式呈现出来。而这种形式与原来的量之间有对应的或同向或反向变化的关系,这是一种将陌生而复杂问题转换成熟悉而简单的问题的方法,是将现象、过程直观化或将待测物理量进行简单的间接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