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第一套邮资封是从普9型普通邮资信封开始发行的,共11个品种,编号从1至11,从1956年到1965年,发行历时10年。由于发行年代相对久远,消耗量很大,加上设计简单并无过多出彩之处,当初并未被收藏者注意,导致新封存世较少,1至8号封尤为突出。曾有藏友感叹:"过手7、8套普9型美术邮资封(28号封除外)也不见得能收集一套品相好的普9普通邮资封",可见收集难度之大。近期一个偶然机会见到一枚销有"作废"字样的7-1959普9型普通邮资信封,藏者说是一枚"印样"(图1)。此封邮  相似文献   

2.
附图所示为编号5-1957的普9型拔萝卜图美术邮资封,由钟笑炉先生寄出。此封颇具特色,有3点可议论之处。 一、邮资封上贴纪41-1和纪41-3邮票各1枚,合计邮资20分,1957年8月10日从上海挂号寄广州。纪41全套分两次发行,先发行第1、3图,发行日期正是1957年8月10日。所以,这是一个以邮资封为载体的邮票发行首日封。我从资料得知,如今的开放  相似文献   

3.
韩满琦 《集邮博览》2014,(11):56-57
正我国专用邮资封片发行始于2001年,十多年来发行了接近400种专用邮资图,也出现了不少特殊品种的专用邮资封。一、子母封所谓"子母封",是指在发行时出现一大一小两种规格邮资封,小封装在大封中。此类"子母封"有两套。一种是2007年1月1日发行的《诚信纳税》专用邮资封,一套2枚(图1、2),大封规格是C5,也就是228毫米×162毫米,小封规格为ZL,也就是230毫米×120毫米。很明显,小  相似文献   

4.
邮资封门票     
邮资片作为一种旅游门票使用,已经很普遍了,而把邮资封作为旅游门票使用的,还较少见。 这是一枚《西周青铜器-速鼎》普通邮资信封,发行于2004年3月18日。速鼎2003年出土于陕西省眉县。随后,陕西省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于2004年5月16日,便将这枚邮资封印制成了博物馆的门票。邮资封门票一套10枚,此枚封编号2004-2700(PF)-0208(10—6)。  相似文献   

5.
简要评述     
2001年是邮资封、片放量发行年,更是普资封、片开始发挥“新功能”的第一年。从去年最后一季度发行的品种数量超过前三季度来分析,2001年的发行特点带有最后冲刺的突击性。从面值角度来看,全年邮资封、片、卡每套合计214元,售价299.05元,比同年30套邮票(97枚)、7枚小型张的官方售价的169.20元还高出129.85元。“邮票不够封片补”成了2001年中国邮政十大新闻最后一条的重要经验。否则就不会有6000万元的盈余。至于2002年形势如何?笔者估计邮资封、片的数量和品种不但不会减少,也许会出现大发展,但在发行的频次上全年会相对均衡些。  相似文献   

6.
杨波 《上海集邮》2008,(2):33-33
2007年10月10日21点00分45秒,在赵涌在线(网址www.zhaoonline.com)上有一个美术邮资封被拍出:“普9美术邮资封26—1959国庆一枚。销59.12.26西藏蓝色日戳”(图1),成交价为1320元(含佣金)。  相似文献   

7.
许多集邮者都知道,日本1999年发行了《佐渡的朱鹮》邮票一套两枚,其中一枚以我国赠送日本的一对朱鹮"友友"和"洋洋"为图(图1)。笔者日前发现,我国2006年发行的《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普通邮资封(以下简称"朱鹮封"),邮资图上的朱鹮(图2)极有可能也是"友友"、"洋洋"。  相似文献   

8.
《集邮博览》2013年第一期开始,连续在"档案照登"栏目分别刊登了《邮电部公报》的两件"发行新图案普通邮票的通令"审批稿和一件"补登新发行普通邮票的图案的通知"审批稿,都是关于普6"不同图案普通邮票"的。其中第一期刊登的是关于发行普6前5枚的,即50元、200元、250元、800元、1600元的;第二期刊登的是关于发行普6后1枚,即2000元的;第三期刊登的是关于补登普6前5枚邮票  相似文献   

9.
陈国成 《集邮博览》2014,(11):14-20
正新中国编序普通邮票的第九组,简称"普9"。全套5枚(图1),面值分别是1元、2元、5元、10元和20元,是新中国第二套高面值普票,也是人民币币制改革后的第一套高面值普票。主图案为天安门,但为了与旧币高面值的"普5"区别,普9改为横长方形,图案改为从左边透视角度的天安门,仍由孙传哲先生设计,由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雕刻版印刷。普9于1955年9月20日发行。邮局全张100枚(10×10),线式齿,齿度14度,发现有齿孔漏打、齿孔移位及折白变体票。  相似文献   

10.
杨波 《集邮博览》2013,(8):65-65
1974年4月1日,邮电部发行了一套普16《革命纪念地图案普通邮票》,全套共有14枚。我对"普16邮票的使用"这一选题的邮品有将近10年的收集经历,我发现,"普16"5分邮票单贴使用的实物比较少见,我只收集到3件。当时,5分邮资适用于国内航空印刷品。图1是一枚国内航空印刷品,单贴  相似文献   

11.
普4是新中国第4套专印普通邮票,全套10枚,3000元票是其中之一(1951年发行)。如果说普1和普2(连同改7至改10总共12亿枚)是建国初期的最早普票,那么普4(2次印量超过11亿枚,至少印了3次)就是更为重要的普票。它作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普票印量超过了普J和普2以及改1至改10的总数。1949年上海解放后,  相似文献   

12.
苏联是邮资封片的大国和强国。邮资封、片发行数量之多,题材、内容之丰富可能是世界之最。我国中华苏邮爱好者联谊会曾于2001年出版过一本《苏联美术邮资封目录(1953-1992)》。收录美术邮资封2万多种。此外,沈阳一邮社也曾印发过一本苏联纪念邮资明信片的目录,收录苏联自1971年至1992年发行的纪念邮资片230枚。这两本目录  相似文献   

13.
一、俄罗斯2004年纪念邮资封、片名录(中国纪念封片资料见本刊第4期)二、中俄2004年纪念邮资封片比较(一)题材比较:俄罗斯2004年发行10枚纪片全部是人物纪念,包括演员5人、元帅3人、作曲家2人。中国2004年发行7枚纪片全部为纪念事件。俄罗斯2004年发行11枚纪封中,人物占6枚、纪念事件的5枚。中国2004年只发  相似文献   

14.
"普16型天安门图普通邮资信封"(图1)是新中国邮政发行的第五套普资封,因其邮资图采用了普16邮票中8分面值的天安门图案而得名。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邮资封片简目录(1950-1999)》中将其编为PF5普通邮资信封。普16中8分邮票图案为天安门与华灯,天安门朝左边,刷色为褐紫色;而邮资图刷色为桃红色,信封正反面文字及线段均为墨绿色。可能是多次再版印刷的原因,发现有浅绿色实寄封。此套普资封发行于1974年4月至1982年6月,发行时间跨距长达8年,同时又是普资封大全套中枚数最多、且又是最后一套面值8分的普资封。在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资片封简目录》、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邮政为纪念重大事件,于2014年发行纪念邮资信封4套4枚,纪念邮资明信片12套12枚。在认真研究背景资料的基础上,原地集邮爱好者不辞辛劳、前往选定之原地邮局寄发纪念邮资封片,从而完成了原地邮品的制作。现将部分实物展示给同好共赏(多个原地作者只展示1枚)。纪念邮资信封一、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个体单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  相似文献   

16.
《集邮》1986年第5期,赵人龙发表《新中国第一套美术邮资封》,首次介绍普9型美术邮资封第二组,即编号6-1957至10-1957的5种封,背面均有"长加盖"的涂盖加印版式。《集邮》1997年第11期,瞿百顺《普9美术邮资封版式研究》一文提出,在上  相似文献   

17.
中国邮政为纪念重大事件,于2013年发行纪念邮资信封3套3枚,纪念邮资明信片12套15枚。在认真研究背景资料的基础上,原地集邮爱好者不辞辛劳,前往选定之原地邮局寄发纪念邮资封片,从而完成了原地邮品的制作。现借贵刊一角将部分实物展示给同好共赏。  相似文献   

18.
杨光午 《集邮博览》2010,(11):83-83
近年来,巧克力屡屡登上邮票。而2007年2月8日,加拿大邮政发行的一枚邮资封独树一帜。该封是为了纪念Purdy牌巧克力百年而发行的。我的朋友Warnaboldt教授寄赠了一枚,同时还特地按照邮资封上的图案配了同样一盒巧克力寄给我。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的第一枚纪念邮资封是1982年8月发行的“纳米比亚日”,第一套纪念邮资片是1984年8月发行的“中国在第23届奥运会获金质奖章纪念”。邮资封片除邮政功能外,还有很强的知识性、艺术性。邮资封片经过邮市几番大潮的洗礼和低迷的考验,已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其集藏队伍增长的速度已超出了集票张的队  相似文献   

20.
梁铁旦 《上海集邮》2011,(10):30-31
翻阅《集邮》(增刊)第16期,看到其中一篇《从一枚混贴实寄封来探讨普1面值10000元邮票的发行时间》,此文通过论述一枚1950年2月17日从上海寄往法国的实寄封上贴有普1 10000元票,得出结论:普110000元票的发行日期应不迟于该日期。这可是"重要的发现",而且与原先认为1950年2月仅发行普1800元票的结论不一致。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