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95年6月16日,邮电部颁布了新的《邮电日戳印模规格与使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然而,新《规定》似乎并非完美无缺。 一、没有把现行邮政日戳全部包括在内。现在每逢新邮发行,各地邮政部门大都启用有销票功能的首日纪念邮戳,它是邮政日戳的一种,不过是只在特定的日期使用而且仅使用一天的特殊日戳。但无论是旧的还是新颁布的《规定》,都没有涉及这个内容。  相似文献   

2.
50多年来,新中国邮政日戳经过了四次大的变更:第一次是从建国到1956年底。建国初期,全国没有统一规格的邮政日戳,各解放地区多沿用解放区、中华邮政、日伪时期的日戳,采用公元纪年;普通日戳多为圆形三格式。北京1949年10月1日至12月底,使用一种单圈三格圆形日戳,上下格分别为“北京”和局、所名称或邮件类别简称;中格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公元年份用后二位数(图1)。这是新中国第一种普通日戳。  相似文献   

3.
(4)新邮戳首日封和旧邮戳尾日封。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邮政日戳式样曾多次变更。在旧式邮戳终止使用日前一天投寄的邮件,盖有当地旧式邮政日戳的信封,即为旧邮戳尾日封。而在次日,即新式邮政日戳使用的第一天,盖有新式邮政日戳的实寄封,就是新邮戳首日封了。如北京邮政部门自1983年8月10日开办“快信”信筒(俗称“黄帽子”信筒)以来,曾先后4次变更“黄帽子”邮政日戳中的字。最近一次是在1997年2月20日,就出现了旧邮戳尾日封和新邮戳首日封。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国家邮政部门发出了停用旧式邮戳和启用新式邮戳的通知与新戳样的件,但各地邮局换用新式邮戳的日期极不一致,相差几个月或1、2年的情况十分普遍,甚至有的邮局迟十几年才启用新式邮戳。如1957年  相似文献   

4.
为了颂扬我国的锦绣河山,提高各地风景名胜的知名度,由风景所在地邮电部门推出了风景日戳。因其具有普通邮政日戳盖销邮票的功能,又有纪念和宣传的作用,受到了旅游者的欢迎,得到了集邮者的青睐。新中国风景日戳已走过了36个年头,大致经历了起源、形成、规范和发展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自1995年8月各地相继启用新式邮政日戳后,计算机打印日戳也逐渐代替了手盖日戳,但有很多不够规范,不符合邮电日戳印模规格与使用管理规定。现将所见黑龙江省部分邮局计算机打印不规则日戳展示出来,共同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6.
邮电部自1985年颁布的邮电日戳印模规格标准之后,各地邮政部门相继使用刻有邮政编码的日戳,许多有特殊意义的地名日戳逐步消失,邮人无不为之扼腕。但有的省市县邮政部门却采用多种形式将地名与邮政编码都刻在日戳上,虽然不合规范要求,但却作了有益的尝试,令邮人欣喜不已。  相似文献   

7.
被称为“联体邮戳(或连体、组合)”的邮戳,各地邮政纷纷采用,一时成为集戳爱好者追逐的对象,收集热度越来越高。对此种邮戳的评论散见于各地官方、民间邮刊中。对此种戳褒贬不一,主要在于如何定性以及如何定名。我国邮政对业务用戳有明文规定,其中并没有规定这种纪念和日戳连在一起使用的邮戳。邮政日戳  相似文献   

8.
邮电部颁布的风景日戳标准,并没规定刻少数民族文字。也许是各地邮政部门借鉴普通日戳的缘故,风景日戳上不断出现少数民族文字,体现了当地风景名胜的特色,展示了少数民族的风采。根据笔者收集的情况,风景日戳上已出现7种少数民族文字。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风景日戳如果从韶山邮电局1967年1月1日启用的"毛主席旧居"八角形风景日戳算起,已有40年的历史。如果从兰州邮电部门1986年8月1日启用的7枚标准风景日戳算起,也有20余年的历史了。随着风景日戳的不断启用,有关风景日戳的图书也不断涌现,至2006年底,已经出现了11册风景日戳图书(不包括各地邮政或邮协推出的邮史类图书)。在此,笔者按它们推出日期的先后,分两部分进行介绍,供喜爱风景日戳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5.各种有机盖邮戳或电脑邮戳、条码的邮件 目前,传统的手盖邮政日戳虽尚在各国和地区的邮政部门中使用,而型号各异的机盖邮政日戳也日益增多,并不断改进。自动化程度很高的专用盖戳机或带宣传戳的机盖邮政日戳已相当普遍。过去,传统的机盖邮戳多由邮政日戳和水波纹线两部分组成。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邮政部门使用高速销票盖戳机,常在邮政日戳和水波纹线之间加一个宣传戳,或直接用宣传戳取代水波纹线进行销票。宣传戳的内容极为广泛。带宣传戳的机盖邮政日戳之增多,不仅产生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而且为集邮者增加了可收集的邮品种类,提高了收集兴趣。令人遗  相似文献   

11.
邮政日戳是邮政部门在邮件或邮政业务单据上加盖的,表示收寄、投递时间的印记。邮政日戳记载了邮政业务在办理、交接、运输和投递邮路中的过程。"平原"邮政日戳由于使用时间短,样式特殊而受到集邮爱好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邮政规定,少数民族地区的邮局使用双文字邮政日戳,邮资机符志日戳也一样。然而,由于各地情况不同,特别是我国邮资机大部分从国外进口,符志款式多种多样,所以邮资机符志日戳的双文字使用设置与普通日戳多有不同。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内蒙古、新疆、西藏等自治区即已启用带双文字日戳符志的邮资机(图1)。本文研究对象为2000年以来推行的新式邮资机符志的双文字设置与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主题邮局是临时邮局在这几年延续发展而形成并赋予的新概念,主题邮局使用的邮政日戳与临时日戳是邮政部门为特定活动与重大事件设置临时邮局而专门刻制使用的钢制邮政日戳(这里不包括邮政部门刻制的纪念邮戳),戳式与普通日戳相同,仍为圆形单线无格式,只是在戳内加刻有"临"、"临时"或者主题邮局的名称,特点是具有使用地点流动性、使用时间不固定或较短暂、重复使用等特点。2014年,北京邮政新启用的主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在邮政业务上的应用,我国从1993年开始出现了由计算机生成的邮政日戳,人称计算机日戳,也称电子日戳。我国计算机日戳已由最初用于一两种邮政业务扩大到现在的近十种邮政业务。这种日戳主要是打印在包裹、汇款、特快专递邮件、挂号信函  相似文献   

15.
《集邮博览》2015年7月号刊登的《包裹单上的各类邮政业务日戳》一文,举例介绍了实寄包裹单上加盖的各类邮政业务日戳,计有包裹日戳、营业日戳、分拣日戳、封发日戳、筒取日戳、转运日戳、投递日戳、平信日戳、挂号日戳、印刷品日戳、快件日戳、汇兑(储蓄)日戳、报刊(发行)日戳、电信日戳共14类,拜读后受益匪浅,深感包裹单的收集、整理与研究确实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集邮课题。除了上述14类,笔者所收藏的包裹单中,还盖有另外两类邮政业务日戳,现补充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中国众多的普通邮政日戳中,有些日戳刻有“处”字。香港朱桐编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戳图鉴》(1984年版)第53页“邮政代办所邮政日戳”一节如下记述:邮政代办所是中国邮电企  相似文献   

17.
风景日戳除了固有的邮政功能外,还有设计精美的风景图案,它能够补充邮票所涉及不到的其它专题信息,人们称它为“无面值的地方邮票”。因此,在专题集邮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近年,我国各地邮电局对风景日戳的启用逐年增加,但是,却缺乏重视对风景日戳启用的信息发布。 邮电部每年要提前公布年度邮票、邮资封片的发行计划,各权威集邮报刊逐月预报当月邮资票品发行资料。风景日戳是作为邮政的第二直接需要(邮票为第一直接需要)而产生的正宗邮品,选题丰富,图案精  相似文献   

18.
刘堂伟 《集邮博览》2012,(12):1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邮政部门在发行全国通用邮票之前,邮政业务售用的是原解放区邮政发行的邮票,并沿用各解放区邮政日戳、中华邮政日戳和伪满邮政日戳来处理邮政业务。为迅速开展邮政业务,中国人民邮政还沿用中华邮政的各种邮政单式,其中,最为常  相似文献   

19.
一、历史背景我国风景日戳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旅游集邮事业的发展而起步的。1985年邮电部邮政总局规定将风景日戳列为邮政日戳的三大类八种邮戳之一,属特种日戳,以后发展迅速,成为戳记类集邮的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20.
全国集邮联首批会士张芝繇先生积半个多世纪的心血,搜集、研究邮政日戳之成果——《天津邮政日戳图谱(1949-2006)》于2007年12月由海潮出版社出版。张芝繇先生集邮近70个春秋,邮政日戳是其研究重点之一。该书所收基本涵盖了从1949至2006年计57年间,天津辖区内的普通日戳,邮政专用日戳,国内、国际及港澳邮资已付日戳,机盖落地戳、投递戳、包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