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教例简述]这是徐开质老师的一个教例(详见《中学文科参考资料》1986年9期)。教学过程分为四个块板。一、阅读三个故事1.教师范读。2.学生分成三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反复阅读其中一个故事。要求弄清楚:写的什么人,谈的什么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2.
“讲·议·练”教学《将相和》江苏丹阳市云林中心小学史炳林讲读课文《将相和》包括三个既有联系又相对独t的小故事:完壁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如果三个故事都由教师来讲解,结果将是时间拉得长,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无味。对此,找采用“讲、议、练”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3.
<正>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革命文化题材的文章,如《吃水不忘挖井人》《手术台就是阵地》《梅兰芳蓄须》《青山处处埋忠骨》等。这类课文都是通过讲述伟人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他们的高贵品质。教学这类课文,最重要的问题还是明确“教什么”和“怎么教”。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的《手术台就是阵地》为例,从“教什么”“怎么教”两方面,简要谈谈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鸟语》一课中的教学要解决三个问题:公冶长的故事究竟怎么教;重在教鸟语还是对话过程;怎么拓展。教师可针对这三个问题,确立三个板块:第一板块通过公冶长的故事把学生拉入情境;第二板块通过鸟语教对话;第三板块拓展想象"我"与鸟的不同动作、神态、心理。  相似文献   

5.
我在教《我只要第三层》课时,以《空中楼阁》的故事导入新课,接着又请一位同学读课,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就课中的问题进行提问。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重要思想,把“情感态度和世界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确立为课程目标的三个组成部分,把以情感态度和世界观为主要内容的人文教育提到重要位置。笔者近期参加一次初中语文优秀课评比工作,36位教师分成三组,分别教同一篇课文,依次为《斑羚飞渡》《心中的鹰》《鹤群翔空》。三篇课文都是写自然界的动物,作者通过生动感人的故事,赞美这些动物所具有的令人类惊讶的本能行为,寄托作者对大自然的情感、态度,同时隐含对人类的警示和告诫。执教教师都注意到这一点,把动物身上体现出的…  相似文献   

7.
《看不见的爱》是沪教版第八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位母亲陪着失明的孩子打弹弓的故事。我曾三次执教《看不见的爱》,其间有幸得到几位专家的指点和同伴的帮助,使得每次执教都有改进,都有提升。解读教学中的三处改进,可以透视出背后蕴涵的教育理念的提升.可以透视出从“教教材”到“教语文”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点评:如果简单地讲,这个教例其实就是给课文三个故事加了三个小标题。就这么简单,应该搞得这么复杂吗?其实教者是有意这么做的。我们从许多教例中发现,支老师的一个教学行为,总能够在得到直接成果的同时,还能得到许多“附加值”。  相似文献   

9.
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理解寓意──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刻舟求剑》教例评析广西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史思之【教例】师:同学们,跟大家讲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人坐船过江,不小心把挂在身上的宝剑掉到水里去了。这个人马上用小刀在船舷上刻个记号,说:“我的宝剑就从这里掉下...  相似文献   

10.
冯梦龙《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故事原型来自民间说话人,它的以寡妇为对象的讥嘲情节似乎不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产物,因为中国民间对于寡妇再嫁没有非议,民间笑话对寡妇再婚的讥嘲也古今都未见到。以寡妇为对象的讥讽情节在中国民间没有被接纳而生根衍化。在国外民间故事中,也没有这类教事,但就“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的故事组成的情节单元分别来看,则是有线索可寻的。该故事三个情节单元分别对应于德国、印度、小亚细亚等地的三则民间故事,可以认为:“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故事当是中国民间说话人和冯梦龙有所触发,捏合上述三则民间故事而成,此国外三则民间故事可能就是其故事源头。  相似文献   

11.
妈咪分享     
《母婴世界》2014,(10):111-111
推荐图书:《安的种子》 故事讲述了三个小和尚用不同的心态和方法种植师傅给的千年莲花种子,最终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中,教孩子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12.
刘绍棠先生的《师恩难忘》这篇课文我已经教过三次。第一次教时,觉得它语言平淡,整篇文章就靠老师讲的一则故事支撑,嚼之无味,没什么教头。于是,我草草教完后补充了大量词藻华丽的赞美老师的诗歌和魏巍的《我的老师》。教后,自以为学生收获很多,而学生反应却一般。第二遍再教时,我驾轻就熟,重点难点的把握似乎胸有成竹,  相似文献   

13.
陈虹 《教育文汇》2012,(7):40-41
我一直喜爱《伯牙绝弦》的故事,为伯牙的真性情所感动,便选了它作为县骨干教师送教下乡的示范课。其间磨课三次,每一次都有所悟,有所得。  相似文献   

14.
你说我听     
编辑大朋友:你们好!我是《故事作文》的忠实小读者。三年前,爸爸给我买了一本《故事作文》,从那以后,我就疯狂地迷上了它。我每个月最兴奋的事,就是能看到一本新的《故事作文》。《故事作文》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对我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作文宝葫芦》教我写作文的诀窍。《幽  相似文献   

15.
你说我听     
编辑大朋友:你们好!我是《故事作文》的忠实小读者。三年前,爸爸给我买了一本《故事作文》,从那以后,我就疯狂地迷上了它。我每个月最兴奋的事,就是能看到一本新的《故事作文》。《故事作文》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对我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作文宝葫芦》教我写作文的诀窍。《幽  相似文献   

16.
<正>《氓》出自孔子编订的元典《诗经》,被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等多个版本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选录。《氓》是中国第一首弃妇诗,讲述的是一个卫国女子从恋爱到结婚再到遭弃的故事。幸福的故事都很相似,而不幸的故事却各有不同。这位卫国弃妇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但我们在嗟叹怜悯的同时,如果换个视角,通过《氓》的悲剧来聚焦孔子的情感内核,应该能够从中读到孔子对生命的真实关怀。  相似文献   

17.
古代印度有位国王,他有三个蠢笨的儿子。国王为此伤透了脑筋,于是叫大臣们想办法唤起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臣们想方设法,做出了种种努力,但都无济于事。这时,有位聪明的大臣摒弃了传统的教育方法。创编出一个个小故事来代替直接的说教。这些故事短小精悍,妙趣横生,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有的总结生活经验,有的讲述处世原则,结果只用了半年时间就把王子们教聪明了。后来,这些故事结集而成《五卷书》,成为古印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寓言故事集。  相似文献   

18.
扎实训练培养能力──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一只狼》教例评析广西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余维文【教例】一、课前谈话,引出文题。同学们都听说过狼这种动物,它贪得无厌,凶狠,吃其它动物,还吃人。如果遇到了狼,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只狼》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19.
教授每天都要给临睡前的孙子讲个故事,但《幼儿画报》上的一篇叫做《三个猎人》的故事,却让教授讲不下去了。故事说:从前有三个猎人,两个没带枪,一个不会打枪,他们碰到三只兔子,两只兔子中弹逃走了,一只兔子没中弹,倒下了。他们提起一只逃走的兔子朝前走,来到一幢没门  相似文献   

20.
[教例] 教鲁迅小说《药》。在学生基本明确了作品有两个故事、两条线索以后,我设计、提出了一组问题:一、假如我们把小说分成夏瑜牺牲、华老栓买药两个故事写,那么会形成怎样的两个主题?二、改写后的主题与作品原有的主题在反映问题的本质上和深度上,将有什么不同?三、作品为什么把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病和儿子病死、华大妈上坟作为明线,把夏瑜因革命被杀的故事作为暗线,而不是相反?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四、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