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随着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广泛运用,人人手中都有了一个"通讯社"。很多新闻,职业记者还没到现场,或者没来得及到现场,现场情况就已经在微博、论坛、博客上传播了。从广泛意义上来说,这些通过社交媒体发出信息的人,就是"公民记者"。在"公民记者"时代,任何人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的消息,都可能成为新闻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重要的新闻,甚至具有全球影响的重大新闻,往往最先由社交媒体发出。比如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消息,就是一个名叫"Kayne"的网友,2010年8月8日凌晨在新浪微博上最先发出的。  相似文献   

2.
郑慧 《新闻世界》2013,(8):178-180
自媒体时代,记者从微博获取新闻源、发布新闻,并通过微博原创或转发新闻。本文从微博用户数据、典型个例、记者微博的专业优势等方面展开分析,重点阐述了记者微博的社会责任问题,以期更多记者微博的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3.
在自媒体时代,在一个信奉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的时代,传统媒体的作为何在?简单地说,从早期的论坛,到博客,再到微博的出现,资讯在传播方式上呈现多元化,改变了过去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网络提供了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所未有的空间,成为公民参与社会建设的一个渠道。  相似文献   

4.
在自媒体时代中,记者通过微博微信获取新闻信息、发布新闻,传播新闻,并且发布原创的新闻信息等,但是部分民众微博微信的社会责任意识很差,从而导致社会谣言的不断涌现。而作为记者应该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破解谣言,引导舆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本文针对自媒体时代记者微博微信的社会责任意识进行一个整体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自媒体时代,在一个信奉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的时代,传统媒体的作为何在?简单地说,从早期的论坛,到博客,再到微博的出现,资讯在传播方式上呈现多元化,改变了过去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网络提供了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所未有的空间,成为公民参与社会建设的一个渠道.  相似文献   

6.
在微博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人人享有发布各种信息的自由,公民新闻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以微博为代表的新介质得到空前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公民新闻的品质却受到巨大质疑,高产量、低质量的现状应引起人们的重视与担忧。  相似文献   

7.
提高公民媒介素养,已成为当下学界和社会普遍关注的新课题,尤其是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网民面对微博上铺天盖地的信息冲击,公民媒介素养的匮乏更是凸显无遗。本文试图通过对"老外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的假新闻被多家媒体在官方微博转发,这一典型事件的分析,提出自媒体时代提高公民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闫思齐 《传媒》2011,(11):58-59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度发展,技术条件的进一步提高将我们推向了一个消息即时发布的"人人皆记者"的自媒体时代。微博就是这样一个以快书写、快发布、快阅读见长的Web2.0的代表产物,140个字附一张图片或一段视频的微传播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信息传播方式。2010年被新闻传播学界、业界称为"微博元年",用户在数量上不断升级,微博从一个粉丝膜拜明星的工具逐渐转变为公民发声甚至表达政治意见的平台,微博上的公  相似文献   

9.
刘睿 《新闻世界》2012,(8):141-141,164
一个微博便是一个“自媒体”。在近5亿网民、3亿微博的努力之下,自媒体已焕发出巨大能量。而在人人都是记者的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职业记者该如何自我定位?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妍 《新闻世界》2013,(11):102-103
自媒体是伴随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出现后的热词。进入自媒体时代后,"人人皆记者""人人皆媒体"的说法更是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热潮,作为推动自媒体发展的一大动力——微博,有着非常广泛的受众群体,微博受众参与网络社交有着种种心理。  相似文献   

11.
微博:“围观效应”下的非典型公民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操作的简易性和高速裂变传播等优点,给大众提供了自由发表意见以及与他人分享信息的空间和平台,促进了公众话语权的实现,颠覆了传统新闻制作和传播的模式,其围观效应催生了大批公民记者。但鉴于微博自身载体的缺陷造就了此公民媒体的非典型性。  相似文献   

12.
记者在微博平台上的言论边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怡 《新闻界》2012,(4):44-46
微博崛起的时代,传统媒体的雇员——记者——纷纷在微博上发声。这一真正的自媒体工具,动摇了传统媒体的根基,也是传统媒体最为宝贵的资产——专业媒体从业者的智力成果,微博平台的记者言论边界成为一个新问题。本文分析了微博带来的这一新变化,认为记者在微博平台上的言论边界涉及三个层面:身份、内容、影响力。在微博时代,传统媒体宜疏不宜堵,不可能也无必要占有记者的全部智力成果,要让记者对组织有高度认同感,让微博成为记者开展工作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3.
自媒体时代,公民记者的兴起颠覆了原有新闻传播的生产方式,人人都可以参与到信息传播过程中,扮演新闻传播者的角色。本文从公民记者角度出发,在厘清现阶段公民记者的参与式传播行为特点的同时,审视公民新闻记者的发展现状与困境,探究公民记者良性发展的路径,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4.
记者微博是以个人身份还是以职业身份发言?这是记者微博面临的现实困惑。记者微博是专业媒体与社交媒体业务对接、融合发展的有效平台.记者微博的问责和管理应该按照尊重记者言论自由、符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公共利益高于一切这三项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15.
自媒体时代,微博日益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传播媒介.目前,微博正在以惊人的发展速度颠覆传统的话语模式,成为改变旧的舆论格局、推动公民话语权成长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自媒体时代在中国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而兴起,自媒体意味着公民拥有更大的话语空间和自主性,手机和微博的无缝对接则顺理成章地实现了以个人网络为基元的一体化网络平台交流,它更赋予了普通人即时、快捷地与外界交流信息的能力。然而,手机微博在信息的传播、对用户的影响、自身的发展上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促进手机微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蒋欣 《视听》2016,(7):162-163
微博舆论监督作为互联网时代自媒体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影响力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迅速膨胀。它借助互联网传播迅速、普及率高等优势,成为公民获取信息、参与政治的有效途径。同时延续了互联网无门槛、虚拟性、商业性等特点,微博舆论监督也不可避免地滋生了虚假信息和微博舆论暴力,也具有把关人缺失所造成的公信力堪忧等缺点。本文主要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微博舆论监督的发展过程,揭示其基本特征,探究微博舆论监督正面和负面影响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论微博时代的公民新闻传播与公民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琛 《东南传播》2011,(9):77-79
微博的兴起推动公民新闻传播不断发展。在微博传播机制之下,公民新闻的扩散性、真实性和客观性都得到了提升。与此同时,从社会政治学角度看,公民新闻也在不断培养公众的公民意识。本文从话语权、公民权利与义务等方面探讨了微博时代公民新闻与公民意识提升之间的紧密关系,旨在揭示微博技术给公民新闻和公民意识带来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19.
新闻资讯全球化时代,微博等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人人都是记者"的"公民记者"理念被推崇和追捧。诚然,"公民记者"的出现确实体现大众在网络时代一定的自主权、表达权和知情权等。但"公民记者"真的是前景一片光辉灿烂吗?本文试从传播学理念及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资商榷。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巩固了网络媒体的发展,促使了新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微博、微信、各式APP信息平台的运用,标志着自媒体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时代。公民新闻衍生于自媒体,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之一,也是社会进步与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载体。本研究以新闻客观性为理论视角,结合自媒体发展规律、社会心理学相关科学理论,希冀该理论框架能够规范公民新闻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其科学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