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亚倩 《新闻世界》2012,(11):124-126
政务微博作为政府顺应网络时代的产物,成为政府发声和塑造形象的新途径,为政府及时发布信息、了解民情民意、为民服务、与群众互动沟通提供了广阔平台,政务微博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如何掌握新媒体的传播机制,使政务微博真正成为政府执政的有效工具,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南京发布”为例,探究政务微博的影响力所在,以期为政府有效运用和管理政务微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吴雯 《东南传播》2012,(12):54-56
政务微博,以其即时、互动、便捷的传播优势,逐渐成为政府部门与群众沟通的新型互动平台,被认为"正在改变官方和公众话语权整体格局"。那么,如何利用微博进行政府信息的传递,通过促进与群众的沟通交流,以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正成为政府部门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笔者通过对国内较为成功的政务微博的跟踪观察,和与浙江金华市政务微博工作人员的深度访谈,就目前的政务微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结合传播学、公关学等理论对地方政府形象的"微"传播作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国政府已经将互联网作为一个政务公开的主要窗口。微博作为目前主流的互联网互动平台,政府通过开通政务微博以发布各类政务信息,与网民开展互动。基于微博及时性、互动性等特点,政务微博正越来越多的被网民们接受,成为群众参政议政的新颖渠道。  相似文献   

4.
网络社交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交方式,微博作为有代表性的社交平台已经成为新时期信息发布中心和民意的集散地。在这种大环境下,"北京微博发布厅"正式创立,开始了网络问政的突破性尝试,真正地体察民情、听取民意,是网络时代摸索出的新群众路线。本文从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入手,主要探讨其给网络舆论带来的影响。我们认为,政务微博背后的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利用好这个平台,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5.
微博的发展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信息交流、维护人际网络的平台,也为公众参政议政提供了有效渠道。在2012年"两会"中,政务微博凭借自身的优势为公众参政议政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成为公众问政的重要渠道。但是政务微博问政也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点,为实现政务微博问政的常态化、制度化,需要不断完善政务微博问政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政务微博根据社交媒体的特性搭建起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就政务管理问题形成与群众互动良好的信息通路.在"互联网+环境"下,政府愈加重视政务微博发布信息的有效性与影响力,以满足政府部门与群众之间的双重需求.运用营销学中的品牌视角审视政务微博,可探究其如何达成良好的传播目的与口碑.本文在对太原市公安局消防支队开设的"太原消防"作为研究样本的分析中,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其微博的议题构成、叙事方式、主体元素展开论述,并基于此探寻政务微博的品牌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7.
李岚 《新闻爱好者》2014,(11):71-74
近几年我国政务微博的蓬勃发展凸显了政府对这种新型传播工具的认可和重视,但是各个政务微博的传播效果却参差不齐。河南十大政务微博,受到群众欢迎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微博发布的信息对群众来说实用性强、语言接地气、与网民的互动性强、线上线下互相配合的行动力强,而且态度坦诚、公开,群众信任度高。这些特征印证了政务微博有效传播的关键在于信息能否被网民接受,而要想信息被接受,发布者就必须在信息的采集、制作和披露上下功夫。而要想下对功夫,政务微博主办机构和官员个人就必须树立服务理念,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对微博进行管理和维护,而且要脚踏实地地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政务微博已成为政府公关传播的重要载体。该文基于公关传播理论,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选取新浪微博平台"微博云南"和"上海发布"为例,从公众、形象定位、信息和媒体等四方面,分析这两个典型的政务微博2012年期间针对目标公众的公关传播策略;进而得出可供政务微博借鉴的政府公关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9.
冯帆 《东南传播》2015,(12):97-100
2011年作为我国的"政务微博元年",一种新型传播模式在微博平台出现——政府主导下的政务微博传播。在这四年的发展中,各地政务微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并逐步摸索出一套符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其中,"上海发布"就是众多政务微博中的翘楚。本文尝试从信息发布的方式及内容、网民意见表达和互动等几个方面研究"上海发布"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
政务微博的传播之道——以“上海发布”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务微博正在成为中国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新兴平台。本文以"上海发布"新浪微博为例,通过内容分析法总结其运营的经验与不足,并探讨了改进和提升政务微博传播效力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1.
政务"双微"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是民之所想,更是时代所需。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经认证的政府单位和政务人员微博、微信平台,实现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有效融合,既有权威信息发布,同时向百姓提供了一个表情达意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作为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与民众互动的平台,政务微博的运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网民的重视,政务微博正在不断体现着其社会管理价值。它的兴起一方面改变了政府与民众沟通的传统渠道;另一方面,由于使用不当,一些机构和公务人员的微博内容引发了一系列负面舆论,造成了不良影响与损失。要获得长足发展,政务微博必须在操作规范化、完善线下处理机制等方面寻找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宋昌进 《新闻世界》2014,(2):128-129
政务微博既是传递主流舆论的新阵地,也是感知民意、传递政声的有效手段,同时还是作风转变的生动窗口。近年来,安徽有关部门聚集多方资源,开设"安徽微博发布厅",大力办好以@安徽发布为代表的系列政务微博,主动发声,创新服务,为网民提供一站式信息平台,标志着安徽政务微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集团军"作战新阶段,而这背后则是政府职能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微博独有的自媒体特性,使其迅速成为公民表达意见的新途径。通过网络参与社会事件、表达自身诉求,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管理模式和政治生活方式。与此同时政府机关与政府官员的介入使"微政务"蔚然成风,如今政务微博及政务微博群日益成为推进民政网络互动的新型渠道和重要平台,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有力推手。  相似文献   

15.
齐蒙 《新闻世界》2013,(9):234-236
近年来,国内旅游管理部门开始关注微博平台上有关旅游信息的推广和服务,纷纷开通政务微博,通过线上线下的内容与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粉丝。本文通过对《2012新浪政务微博报告》中的十大旅游局微博进行数据和内容分析,找出旅游局官方微博现阶段发布时间、频率及至动方面的情况与问题,提出增进互动、建构微博矩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微博时代,政务微博成为政府形象输出的另一个出口,政务微博的建设对于处于转型时期的政府形象有重要影响。前微博时代,政府形象的塑造主要由大众传媒和政府自身完成,微博产生后,政务微博成为了政府形象展示的另一个途径,在公共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平安广州"等三家政务微博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地方政务微博在塑造政府形象中的作用,并探讨利用政务微博塑造政府形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作为"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新型平台,政务微博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重视。本文分析了一些政务微博在应用中存在的形式化、定位模糊定位不当、官僚主义等问题,并为如何提高政务微博应用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马静 《东南传播》2016,(2):93-95
自2009年以来,政务微博以传播消息的快速性、丰富性和贴近性等特性迅速发酵,并在信息传播、问政于民、形象建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对话理论的视角来看,官微的内容发布仅是单方面的符号展示,并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沟通。本文以@西安发布为例,@西安发布在2015年9月的微博影响力报告中成为陕西影响力最大的政务微博,在微博的运营上属于比较成功的案例,通过对其信息传播、问题导向、公众参与、解决措施等方面的实证研究分析发现@西安发布存在的问题以及它的成功对其他政务微博的借鉴意义,使政务微博能够不断发展,成为真正解民忧的有效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19.
在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之下,政务微博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问政渠道,要想充分发挥问政功能,需要充分认识到其在实践中的问题。以人民微博为例,政务微博中存在建设热、发布热、娱乐热和群落热等几个突出特征,同时存在运用冷、听取冷、务实冷和制度冷等几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将运用、听取、务实和制度等几个问题解决了,政务微博才能为创新社会管理提供真正有效的问政渠道。  相似文献   

20.
王毓琦 《新闻世界》2013,(6):255-257
2010年,全国刮起“微博问政”新风。公安微博“平安北京”作为政务微博的先行者,同时也为其他政务微博树立了一个可参照的范本。本文以“平安北京”为例,通过分析其传播特点和成功经验,由点及面的阐述当前政务微博的运作方式,为各地政务微博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