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世举 《内江科技》2007,28(5):102-102,110
设计了一个可以对任意一路温度进行数字显示的多路温度巡检系统.本次设计包含四大部分:温度信号检测及放大部分、数字控制部分、A/D转换部分及数字显示部分.本系统可以对四路温度进行巡回检测,其测量范围0℃~150℃,可用于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粮仓温度测量等方面,具有实用性强、可靠性高、测量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系统利用电力载波的通讯方式,设计一种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的带有数据传输功能的多点温度测量系统。主要包括带温度测量功能的节点硬件电路,带电网通讯功能的通讯模块和专用的通讯协议。本系统采用的电力载波通讯方式解决了原有多点温度测量系统布线麻烦的问题,灵活性高,成本低。  相似文献   

3.
以AT89C52微处理器核心设计了智能多参数测控系统,通过MAX125对多路参数的采集,采用CAN总线构成数据通信接口。给出了系统硬件结构图、数据采集和CAN总线接口原理图,及CAN总线通信流程与程序核心C语言语句。系统硬件结构简单,通过工业局域网以网络通信的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实现对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电压、电流、距离、速度等多种参数的测量,并可对其中必要的参数进行控制,满足现代测控技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文中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阐述了多场合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讨论了系统软件、硬件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可实现温度的测量、显示和控制,以及与微机的串口通讯,提高了仪表的适应性,扩大了仪表的通用性,给用户带来更多的方便。该仪表能满足大多数温度测量控制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通信传输信号的采集性能,设计了强干扰环境下通信传输信号多路同步采集系统。首先,设计了强干扰环境下通信传输信号多路同步采集系统硬件结构,并详细介绍了主要的硬件的设计过程;其次,进行了通信传输信号多路同步采集系统软件设计,对软件开发及编程进行设计并分析。经实验验证,所设计系统在强干扰环境下,信号采集灵敏度较高,对多路信号采集同步性好,并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精确地测量与调节仓库的温度,提高仓库的管理质量,本文设计了一个温度调控智能化系统。在主控单元中采用了AT89S51单片机;在温度测量单元中应用DS18B20传感器,多路通道巡检、采样,经主控单元处理,使测量误差控制在±0.2℃以内;在执行机构中,对系统的工作过程实行了数字显示、打印记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通过测量频率方式的单片机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使用软件与PC机实时通信,对温度进行实时采集及温度曲线的绘制,并给出了系统软硬件的设计方法。该系统具有体积小,硬件电路简单,性价比高,用户操作界面简单、直观、实时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智能温度测量仪在生产实践中拥有广泛的应用。本设计是以单片机系统和传统的温度检测元件——热电偶结合的温度测量系统,可担任测量变送中最常用的组成部分,在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和安全生产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利用AD590测量冷端温度进行补偿,热电偶和AD590测得信号分别通过隔离放大经A/D转换器ADC0809通入单片机AT89C51进行数据处理,然后由D/A转换和电压电流转换后输出信号,并通过键盘——显示接口芯片8279实现在线显示。设计主要分为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各个部件通过功能整合实现模块化设计。另外也特别就电源转换做了说明。软件设计主要是依据硬件和功能进行模块化设计,通过中断服务子程序来实现。该设计解决了热电偶测量过程中存在的冷端温度不为零的传统问题和热电偶的热电势与温度值之间的非线性问题,而且由于采用了单片机技术,简化了硬件电路,提高了软件设计的灵活性和仪表的性能,功能的扩展也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9.
刘惠惠  谢亮 《大众科技》2010,(8):18-19,24
设计了以FPGA为核心,用有限状态机的设计方法来实现控制的关节式坐标测量机的多路温度测量系统,实现了对A/D转换器工作方式的选择和控制;利用USB协议芯片来实现与上位机的通讯。解决了将温度信号稳定传送至上位机的难题,简化了电路设计,提高了数据采集效率,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0.
纪留利 《科技广场》2011,(5):130-132
本文主要针对陕西汉江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分厂车间在制药过程中其化学反应罐的温度监测需求,设计了一种以工控机(IPC)为核心,全面解决多通道、高速测量的数据采集处理技术,具有多个测量点的高精度智能温度监测系统。运用性能价格比较好的热电阻Pt100作为温度传感器,建立以工控机与PCI接口的PCI-9113A硬件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较高的社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烘炉温度测控系统以单片机STC89C52为核心控制器,以K型热电偶为测量元件,由温度传感器、键盘、液晶显示、报警电路、执行电路、串口通讯电路等组成。详细介绍了硬件电路的设计,通过系统软件、硬件联机调试,实现了对烘炉温度的自动控制。实践证明,该系统电路结构简单、系统稳定、调试方便,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能实现烘炉内温度自动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采用MCS-51单片机来对温度进行检测,不仅具有检测方便、组态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测温度的技术指标.主要从硬件方面介绍一个应用MCS-51系列单片机的温度检测系统,能实现8路0~120℃的温度测量并显示输出,分辨率0.1℃,准确度±1℃.若温度达到100℃时,系统能发出声光报警.  相似文献   

13.
温度测量是工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单片机系统进行温度的测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硬件与软件。其中,硬件部分主要是对热电偶系统中电源模块以及采集、单片机、显示、按键、报警等模块的功能和工作原理与实现方法进行介绍,而软件部分则是对信息处理编译的思维以及将其智能化显示与实现的整个过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4.
龚玉成 《科技风》2014,(4):22-23
无线温度采集站设计主要研究的是以Atmel公司的AT89C51单片机系统为核心,采用一线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把模拟温度转换成数字量,并用CC2420无线模块进行远程传送,实现出对多点温度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设计中包含硬件和软件设计两部分。硬件设计中,采用的是由无线射频模块CC2420、温度传感器DS18B20、单片机AT89C51和PC机的无线数据采集控制电路组成的系统。系统包含无线数据采集部分和无线主机部分,其中无线数据采集部分包括温度数据采集模块、温度数据收发模块和温度数据处理模块三大模块。软件设计中,通过Keil_C软件编程,写出各个模块的设计程序,调试通过后,应用于对各个硬件电路模块进行驱动可控制,使系统能够实现温度信息的采集、传送、处理等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需要,利用无线通信进行温度数据采集的方式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生产的每一个角落,温度测量的准确度在影响生产效益的同时也在逐步得到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基于AT89S52的多用途工业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的多功能工业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完成对温度、压力、流量等物理量的测量,完成了硬件电路的设计及软件程序的编写,通过硬件电路的调试及软件程序的仿真,使该系统能够在要求的条件下完成正常的测量、控制及显示功能。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工厂、矿区、企业等生产部门。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给出了一种以PIC18F14K50为主控芯片,通过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820进行温度测量的硬件电路.并对温度传感器DS18820的测温过程中的主要环节进行了详细介绍。实践结果表明,工作稳定,温度测量精度达到设计要求,能够满足一般粮仓温度实时采集需要,以此为核心技术的粮情测控系统通过了国家技术专利验收。  相似文献   

17.
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在粮仓温度智能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以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利用新型一线制温度传感器DS18B20测量温度值,实现粮仓环境温度的检测和报警.本文给出了由AT89C51单片机和DS18B20构成的单总线温度测量系统的硬件电路及软件漉程图.该系统具有测点多、精度高、速度快、稳定性好、报警及时等特点.也可应用于其它相关的温度控制系统,通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8.
目前,应用于温室大棚的温度检测传输系统大部分是采用由模拟温度传感器、多路模拟开关及A/D转换器等组成。这种系统要想把传感器测量到的信号发送到采集卡上必须要在大棚内布置很多的测量温度的电缆线,这样会造成传输信号受到干扰和衰减,而且安装、拆卸很复杂且造价也很高。针对这种情况,十分有必要开发一种实时性高、精度高且能综合处理多点温度信息的测控系统。  相似文献   

19.
炸药爆发点对炸药稳定性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一套基于空气浴的炸药爆发点检测系统。此系统以AT89C51为核心,设计了两套温度检测系统,即温度控制和温度检测,其测量信号经过变送单元、A/D转换、由单片机实现对炉温的检测。另外还设计出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声音检测、键盘与显示、串口通讯等硬件电路。  相似文献   

20.
基于AT89LV52和CC1000的无线测温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倩 《中国科技信息》2010,(10):145-146,136
本文阐述了一种无线测温系统的功能和设计方法,给出了硬件框图和程序流程图.介绍了以AT89LV52为核心的控制模块,CC1000无线发射模块的设计思路,重点介绍温度采集的方法和使用的通信协议.本系统不仅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与国内外目前的主流无线温度测量系统相比,本系统在测温精度上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