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持人应承载“文化传承”重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娟 《军事记者》2005,(11):42-43
中央电视台2005年8月1日的《焦点访谈》以“抵制低俗在行动”为主题,重点声讨了节目主持人低俗化倾向的现象,并最终强调要“加强主持人、播音员的政治素养、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业务素质,坚持正确的导向,把更多优秀、健康、向上的电视节目奉献给观众”。《焦点访谈》从多角度论及了主持人低俗化倾向的现象与负面影响,本试图从“化传承”的角度探讨节目主持人肩负的传承优秀民族化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二十年来,我国节目主持人在数量空前壮大的同时,也涌现出了一些光芒耀眼的所谓“名嘴”——名主持人。“名嘴”们不仅提升了整个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水平,就连他们的一举一动也成了左右人们视线的新闻话题。为了深入研究这种特殊的大众传播方式,笔者近期就有关主持人的话题进行了一次随机访问。访问采取问卷形式,访问了约40位不同层次的受众。虽说访问人数不是很多,但因访问涉及对象面较广,其中既有媒介从业者(包括记者、编辑和主持人),也有  相似文献   

3.
周淑华 《视听界》2000,(4):35-36
当《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等一批经典性新闻评论性节目风靡电视荧屏时,一群魅力四射类似新闻评论员角色的节目主持人也应运而生,他们以或深刻、或睿智、或友善、或幽默等各类风格和个性,引得受众的关注和感慨。而其中作为栏目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能体现主持人内涵和特色的“窗  相似文献   

4.
代刚 《传媒》2001,(10):40-41
敬一丹,中央电视台《直播中国》节目主持人。曾主持“一丹话题”、“焦点访谈”和“东方时空”等节目。1999年,她参加并出色完成了国庆50周年大庆、澳门回归和迎接新千年三大直播任务。她曾经数次获得中国电视主持人最高荣誉——全国十佳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此外,她还是北京广播学院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热”这些年来可谓一直高温不退,能成为一名光芒耀眼的明星主持人更是许多年轻人的梦想。不光是那些已经成为“名嘴”的主持人让人瞩目,就连一档以“挑战主持人”命名的电视栏目也备受青睐,不仅吸引了许多梦想成为主持人的俊男靓女争相报名参加,也使此栏目在中央电视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评论是目前国内新闻专题一种常见的节目形式,它运用电视制作、传播手段做出新闻评论,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问题发表意见,做出分析判断或评述。长期以来,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形式上基本都是《焦点访谈》式的。由于《焦点访谈》所产  相似文献   

7.
姚晓静 《新闻传播》2009,(10):16-16
《焦点访谈》作为新闻评论性节目的代表之作,有着不同于其他电视节目的风格和特色,在节目形态.特别是表达媒体观点的“说话”方式等方面尤为突出。近目,有人送来一套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编写的《焦点访谈》系列丛书,记录了1994年《焦点访谈》开播以来的稿件和采访心得,读后,再次感叹不已,也再次坚定了自己对《焦点访谈》成功之根本为恰守事实的一贯看法。  相似文献   

8.
徐晖 《视听纵横》2000,(6):62-65
纷繁世界,多姿多彩,俏丽荧屏,异彩纷呈。在经历了综艺晚会热、纪录片热和纪实电视剧热之后,又出现了电视“谈话热”。中央电视台以综艺类的谈话节目《十二演播室》为发端.经过访谈型的谈话节目《焦点访谈》,而后又推出了论辩型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现今谈话类节目已伸展到各个领域。从实录性的到理论性的,从生活服务性的到科学知识性的,可以说无处没有“谈话”。荧屏兴起了“谈话热”!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一种崭新的新闻传播方式"说"新闻,走红大江南北。时光流转到二十一世纪,在第二届中国新闻名专栏颁奖盛会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闻栏目《新闻快车》,一举跨入了获奖者的行列,与《人民日报》的著名专栏《人民论坛》、中央电视台在中国老百姓中间影响深远的《焦点访谈》、《实话实说》并驾齐驱。这档节目来自山西省太原市,是获奖单位中唯一的地市级  相似文献   

10.
杨余泓 《新闻世界》2004,(9):18-19,25
2003年9月、国内媒体爆出一条新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元老级人物、《焦点访谈》栏日主持人方宏进,将离开央视加盟上海东方卫视。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热”这些年来可谓是高温不退,能成为一名光芒耀眼的明星主持人更是许多年轻人的梦想。不光是那些已经成为名嘴的主持人让人羡慕,就连那些“挑战主持人”类的电视栏目也备受青睐,不仅吸引了许多梦想成为主持人的俊男觌女参加,也让此类节目在收视排行榜上成绩不俗。那么我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主持人呢?  相似文献   

12.
《新闻前哨》2013,(2):31-32
开播19年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2013年第一天迎来开播以来首次大改版。新改版《焦点访谈》的时长增至17分钟,每期不再只关注一个焦点,而是关注两个乃至多个热点,并增加了新主持人。改版后的节目将坚持舆论监督特色,更贴近民生,并会强化"有深度、有锐度"的评论功能。央视的王牌新闻栏目《焦点访谈》  相似文献   

13.
电视媒体毕竟不同于平面字媒体,它“稍纵即逝”,难以在手中把玩,不像报纸那样可以反复阅读、品味。尤其是现在一开电视机就是几十个频道“恭候”,加上每个电视台都着力“拼杀”的电视剧,因此,新闻评论节目要想吸引住观众的眼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近几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最响亮的一句话大概要算得上“用事实说话”了。这绝不是《焦点访谈》的一句宣传词,  相似文献   

14.
王莉 《传媒》2003,(2):38-39
方宏进档案:1961年6月10日生于天津,祖籍广东开平,在天津读小学、中学,1979年考入中山大学物理系,1983年毕业分配回天津第二教育局当老师,1984年考入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就读研究生,1986年分配到深圳大学管理系当教师。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后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引水员。从小在天津当童工的母亲,靠自学后来成为《天津青年报》、《天津日报》的记者。 1991年进入电视界,从北京电视台的《18分钟》到中央电视台的《观察与思考》,又随《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一路走到今天。  相似文献   

15.
自1996年央视新闻评论部乘着新闻改革的东风,把一个新颖、亮闪的“实话实说”打造出炉之后,各地迅疾刮起“谈话”、“对话”类节目的狂风,涌现出一大批类似“小崔”的谈话主持人和模仿“实话实说”的谈话节目,普及速度不亚于此前“焦点访谈”的遍地开花。然而看得多了,也会有比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初,中央电视台首次推出了大型新闻杂志型栏目《东方时空》,不久另一个以深度报道为主的新闻评论性栏目《焦点访谈》又与观众见面,从此《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成为中央电视台家喻户晓的名牌栏目。于是全国各个省级.市级电视台也纷纷效仿,不同版本的“焦点”式新闻节目应运而生,并且入气颇旺。但是时至今日,《东方时空》。  相似文献   

17.
现在全国电视新闻界克隆现象严重,中央台有了《焦点访谈》后.各省市也涌现一批“小焦点访谈”,江苏台出了一个《南京零距离》,各地也出现了不同地方的“零距离”节目。同样,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也推出《阿六头说新闻》,因为收视率高,表现形式独特,导致浙江全省乃至全国各种方言说新闻的节目如雨后春笋,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18.
曾鸿 《新闻知识》2001,(1):48-48
主持人节目的出现,改 变了传统的电视节目模式, 为亿万观众展示出一种颇 具吸引力的人格化的双向 交流传播新景观。今天,主 持人节目经过半个多世纪 的发展,已经较为完善,节 目主持方式也在不断的探 索中有了很大的创新。本文 以目前常见的几种电视节 目主持方式为例,分析各种 形式对节目,以及节目主持 人的影响。 从目前的电视荧屏上, 以主持人的人员配置为标 准,大致可以将节目主持方 式分为三种:即独立主持 型、伙伴主持型和嘉宾参与 型。 独立主持型是某一个 主持人单独主持的节目。如 《焦点访谈》和《人与自然》。 这类节目…  相似文献   

19.
媒界大观     
2003年10月,新闻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鲁伯特·默多克先生作客中央电视台《面对面》,“名嘴”王志就一系列中国观众感兴趣的问题,与他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对话。通过节目,默多克先生表达了他对中国的特殊感情,他说道:“我觉得中国对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她有非常非常悠久伟大的文  相似文献   

20.
陈兵  杨保安  罗骏 《新闻前哨》2002,(11):36-37
从传播学的受众接受心理来看,人们的确更愿意与名人进行交流。“名人效应”之于广播电视节目,一般是指某位节目主持人的出色表现与某一栏目(节目)相映生辉,他们就成为栏目(节目)具体、形象、生动的标志。于是观众容易对他们产生“晕轮效应”、“爱屋及乌”,当主持人到另外一个节目去主持时就把“光环”带到那里,并对这一节目产生“先验”的好感和热情。如后来被誉为“横跨新闻界和文艺界的大腕”的赵忠祥到《正大综艺》创造了这个节目最辉煌的时期,春节晚会他又是导演最放心、观众很满意的主持人,《人与自然》的主持似乎也非他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