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耐得住低处     
张峰 《老年教育》2009,(3):21-21
滚滚红尘中,总有数不清的人对高处趋之若鹜。因为,高处是名利和权势的所在,高处是荣耀和显赫的象征,高处是优越和强势的代称。  相似文献   

2.
星星姐姐,我们中队开展了一次小小的讨论:人生的追求是什么?有的同学说,人生的追求应该是金钱,有的同学说是名利和地位,有的  相似文献   

3.
学会生活     
学会生活生活快乐的七大要诀人生的意义在于什么?不少人尝过名利之后并不见得幸福快乐;而有些人却活得满意、欢愉。生活快乐要诀不在名利,而在:①正直不仅要诚实廉正,而且要一发现不正直,马上自我检讨、改过。②勇气不论效果如何,对的事情就要勇于去做。③热诚具有...  相似文献   

4.
不必在乎     
人生在世 ,有些事是应该很在乎的 ,比如我们的尊严 ,做人的道德操守 ,人生的价值取向等等。如果这类做人的根本都不在乎 ,那就枉自顶着一个人头 ,空来人世走一遭。然而 ,人要活得豁达、潇洒 ,又有许多事是不必在乎的。宠辱 ,不必在乎。人生是个曲折过程 ,有得有失 ,有升有降 ,可以得人宠信 ,也会遭受辱 ,这些都是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常见现象。故达观者宠亦泰然 ,辱亦淡然 ,所以“宠辱不惊 ,看庭前花开花落”的胸襟。我们自然也应学会从容面对 ,宠亦好 ,辱亦好 ,既来之 ,则安之。名利不必在乎。名利取之有道不是个坏东西 ,但决不可求名心切 ,求…  相似文献   

5.
人往低处走     
往低处走,有时候比往高处走更难。人往高处走,是人生的追求。人往低处走,是在追求人生。人往低处走,不是比谁更低,而是一种心态———低调。低调,是自然、平和、不  相似文献   

6.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在尘世,终日忙碌,追名逐利,难静一刻。到底错过了多少原本属于自己的珍贵时光?人生本来苦短,却忙于追名逐利,无遐享受人生之乐,实为憾事。几乎人人明了名利乃身外之物,不能过于追求。可难得几人能淡泊名利,超然于此。足见名利之诱惑,不然,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何以有许多人为名利拼博撕杀,不惜付出巨大代价。与名利相联的不只是欢乐,也有苦和累。  相似文献   

7.
朱国良 《语文新圃》2009,(12):11-12
人的生活渐渐好了,文化素养慢慢高了.我感到就应该培养自已做个有趣的人,尽可能做点有趣的事。林语堂在他的《论趣》一文中,认为世人活着大多为名利所驱使,但是“还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叫做趣”,继而说“人生快事莫如趣”。林公列出有趣对人生的三大益处。  相似文献   

8.
人往低处走     
孙睿 《老年教育》2008,(11):23-23
人往高处走,是人生追求。人往低处走,是追求人生。人往低处走,不是品位的降低,而是一种心态——低调。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生命也就刚刚开始,对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目的也仅仅是有过些许朦胧的体会。我时常自问:“我的人生该怎样走过,且要达到什么目的呢?”往往是不得其解。读《捕梦网·生命的启示》,我从中得到很多感悟,对人生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有大梦初醒的感觉。《摔下楼的猫咪》这个小故事说,猫从低处落下反而比从高处落下更容易受伤。这是因为从高处落下它能够有充分的时间调整姿势,准备降落。人何尝不是这样。我们12在面对问题之前,就应该去思考、去探索,及时调整自己,以谨慎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把小事当作大事做。认真对待,才不会出…  相似文献   

10.
<正>多年来,在我自己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把怎样的教育理念传达给学生,把怎样的语文带给学生呢?教育的对象是人,她要培养人,让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对于人的定位决定了教育和语文教育的所有方法和策略!一个人,他应该有一种情怀,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个人的心,要更多地专注在做事上,而不能专注在名利上,这样,他的人格就会升华,他的境界就会趋于高尚,他的人生也因而有别一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11.
一个有道德的人,该不该追求个人名利呢?或者说,一个人追求个人的名利,是不是“有道德”的呢?按照“常识”,我们通常会对这两个问题给出否定的答案。受传统德育思想的影响,许多人一直反对任何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的名利意识与诉求。笔者认为,这是有违人的社会生存规律和道德成长规律的。这样做并不能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反而可能使他们丧失对某些不健康思想的抵抗力。要想真正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选择力,就应该正确对待青少年对个人名利观的追求,培养青少年正确的名利观。  相似文献   

12.
提到名利,人们总是荣于"淡泊名利",耻于"追名逐利".其实,追逐名利乃人之本性.古人云:"食色性也."名利是人食色性的引申和升华.鲁迅在谈到人的本性时说:"人的本性一要吃饱,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因此,人们追逐名利乃正当要求.人连名利都不需要了,不追求了,那么他心就死了.因此,不追求名利的人是难以想象的.世上没有不为名利的超人,只有善待名利的智者.只有追逐名利,人们才会给自己确定追求的目标,才会不断涌现工作的激情和催人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简单是浓缩内涵后的外现,是将复杂的人生精练化,也就是把人生的内容去粗取精。生活越简单的人,越懂得人生的真谛,他们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所赐予的一切,对于名利、地位的纷争也能够从容地面对。  相似文献   

14.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说的是人生旅途上常常会出现一些坎坷、挫折,有时会引起人们情绪的极大波动。为此,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一些驾驭情绪的方法。一、打断法当你为一件烦恼的事情痛苦得难以自拔时,你不妨对自己大喝一声:“这样痛苦下去就能解决问题吗?生命太短暂了,金钱、名利是身外之物,一切都是过眼云烟,还有多少事情正等着我去做……”猛然醒悟,穿透人生,突然打断原来的心绪,从而有效地控制住低沉的情绪。  相似文献   

15.
人往低处走     
人往高处走,是人生追求。人往低处走,是追求人生。人往低处走,不是比谁更低,而是种心态:低调。低调,是自然、平和、不争,但不能为了低而低,故意太低,就是造作。  相似文献   

16.
人往低处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往高处走,是人生追求。 人往低处走,是追求人生。 人往低处走,不是比谁更低,而是种心态:低调。低调, 是自然、平和、不争,但不能为了低而低,故意太低,就是造作。  相似文献   

17.
其实人生就是一种经历过很多以后终又回到原点的过程。有人能够百折不挠,越挫越勇,是因为天生的吗?不,没有人能够有这样的幸运。应该说活在世上的人都是不幸的,他们或为名利,或为生存,或为欲望,付出远远大于自己得到的东西,而当他们真正明白之时,却已是多年以后了。  相似文献   

18.
孙犁的文论是他几十年文学实践的经济总结和理论思考的结晶。他的人稼人格论的主要内容是:作家为人与为文的统一,作家个人的人生实践、人格发展要与时人的要救 发展一致,为了求得作品的真实,作家的人格要以情感的形式而真实外化,同时作家还得保持一颗不为名利所动的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19.
在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时,成功一词出现的频率最高。人人都向往成功,没有人愿意自己一生事业无成.碌碌无为.这无可非议。但是.把成功作为首选。却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首要的目标应该是优秀.其次才是成功。所谓优秀,是指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有高尚的人格和其实的才学。一个优秀的人,即使他在名利场上不成功,他仍能有充实的心灵生活.他的人生仍是充满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单元教学设想] 态度决定人生。不同的人生观下有不同的人生之路,但积极的人生观下一定可以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尝到更多的生活乐趣。本单元一组体裁丰富、内容精美的文章,就对理想、奉献、财富、不幸、事业、名利、环境、信念、学习、个人修养等方面应取的生活态度作了阐释,篇篇引人深思,给人启迪。教学本单元,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要多朗读,多思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