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志营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0):76+241-76,241
<正>阳煤矿一采深部29#层已回采结束,开始进入下部27#层开采,煤层间距为3-5m。通过对一采27#右四首采面进行矿压观测及对采煤上下两巷进行巷道变形量分析,研究薄煤层复合顶板受近距离采空区影响的矿压显现规律,来合理优化采场支护设计,为近距离煤层群安全开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12煤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的成功应用,沿空留巷效果非常明显,巷道无大的变化,待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巷道压力已稳定后,安排巷修队伍进行简单维修,与原巷道断面几乎一致,可以正常作为下一综采工作面的运输顺槽。不仅少掘进一条巷道,减少了区段煤柱损失、大大节约矿井生产成本提高了工效而且缩短了巷道掘进时间,保证了采掘的正常合理接续。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6,(14)
锚杆(索)支护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采准巷道支护方式,在煤矿巷道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煤矿井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断锚、断索现象时有发生,对安全生产及人员生命构成威胁。本文以井工二矿21113工作面主运巷为例,通过分析施工巷道断锚、断索原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控制对策,确保了巷道围岩得到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深部29#首采面试采,并对该面及两巷布置测点,进行工作面"三量"观测、两巷进行巷道变形量观测,分析29#顶板运动规律,掌握深部29#顶板矿压显现规律,为29#开采工作面支护选型及采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杨长学 《科技风》2012,(22):140
本文主要阐述了采准巷道多巷布置、走向长壁双工作面布置及生产系统设计、往复式开采设计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采区测量是在一个采区内,从掘进中间巷道(顺槽)开始到回采结束为止,进行的全部测量工作。主要包括采区内的联系测量、次要巷道测量和采煤工作面测量等。采区测量是在采区控制导线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文主要阐述了煤矿采区联系测量、采区次要巷道测量、采煤工作面测量的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综采工作面采煤近几年来一直是正阳煤矿的主力采煤,每年产量占全矿的三分之二左右,由于受地质条件制约,采面不等长、采面内部有腰巷,顶板压力大。综采队如何在这样工作面实现安全高效,是我矿面临的一大难题。下面是我矿解决综采工作面频繁过腰巷、抻面、缩面孤岛采煤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采煤工作面采取Y型通风能很好的解决高瓦斯、高地应力、低透气性煤层下的煤与瓦斯共采难题。在Y型通风方式中,最关键的就是回采工作面留巷,沿着采空区构筑一道密不透风、铜墙铁壁般的墙体,既能支撑上方顶板的压力,又能阻断采空区的瓦斯外溢。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深部29#首采面试采,并对该面及两巷布置测点,进行工作面"三量"观测、两巷进行巷道变形量观测,分析29#顶板运动规律,掌握深部29#顶板矿压显现规律,为29#开采工作面支护选型及采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深部29#首采面试采,并对该面及两巷布置测点,进行工作面“三量”观测、两巷进行巷道变形量观测,分析29#顶板运动规律。掌握深部29#顶板矿压显现规律,为29#开采工作面支护选型及采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石草台煤矿22105回风巷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受其相邻工作面开采的影响,巷道发生严重变形,突出表现为巷道底鼓,通过实时跟踪观测调查分析巷道变形的原因为:(1)相邻22104综采工作面老顶周期来压出现周期性应力集中,运输巷与回风巷间煤柱为应力集中区域,22105回风巷顶板和负帮在高强度支护下,煤柱集中应力向回风巷底板转移所致;(2)22104综采工作面推采速度、老顶来压步距、工作面地质构造情况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2.
对拉工作面布置是一种先进的布置方式。它减少了设备占用台数,节省了一条巷道,减化了生产系统,投入少产出多,但是由于两个采煤工作面压力集中,中巷维护难度比较大,限制工作面前后错距在6米范围内。给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不利于推广使用。集贤煤矿在3109右三片和四片针对目前市场经济的形势,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对拉工作面布置。通过合理确定支护形式,使前后两个工作面错距达到了25米以上。中间巷用沿空留巷方式解决获得成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扩大对拉工作面的使用范围开辟了前景。  相似文献   

13.
鸡西矿业集团所属高档普采面为提高单产、增效,大部分均采用金属锚杆支护下巷,为探讨锚杆支护沿空留矿压显现规律及特征,从2000年6月至2000年8月在正阳矿一采区23。层右二采面锚杆下巷曾做过测试,经矿压观测、理论分析及锚杆巷道沿空留巷的实践、经验,达到了留巷的预期效果,实现了增效、节资、高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巷道掘进中,由于上部近距离煤层的回采动压对下部层复合顶板的破坏,采用常规的支护方法往往不能有效控制。通过对正阳煤矿一采深部27#层巷道掘进中的矿压观测以及对掘进中采取的支护措施进行分析,优化了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巷道掘进中矿压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任宝才 《今日科苑》2009,(15):139-140
为了解决钱家营煤矿深部采区的巷道支护问题,实现既安全有效又经济合理,全面认识巷道承压应力的变化规律,尤其对采动波及范围大、频度高的石门巷道,初次施工过程中超前考虑适度强化支护原则,避免支护强度失当造成材料浪费或不足形成安全隐患。通过对石门巷道两帮和底板补强支护的工程实践,探索了深部围岩变形的原因和影响,较好地解决了石门巷道反复维修造成的安全和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建 《科技风》2012,(3):140-141
冀中股份邢台矿利用矸石粉煤灰固体充填技术进行建筑物下采煤获的成功,本文通过对我矿的第二个充填工作面的充填支架、工作面两巷以及充填体内的压力变化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充填工作面的顶板活动规律,为类似条件下的开采提供技术参考.7608工作面是我矿第二个充填面,煤层埋深-364~-444m,煤厚6.14m,采高3m,面长88m,走向659m.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东荣二矿17#煤层采准巷道动压形成原因及响应影响因素,通过对该矿原有支护方案下动压巷道的围岩变形观察,分析了动压影响规律,针对17#煤层采准巷道动压的安全掘进提出了合理的支护方案,通过现场工业实验得到了理想的控制效果,进一步说明了动压巷道的支护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新建煤矿从80年代开始,采煤工作面下巷已由双巷布置改为单巷布置,采媒后路采用码石墙、架棚子方式维护.从支护效果后,还是比较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顶板下沉量大,坑木消耗量大,石墙漏风,后期巷修费用高等,如87层右二区段是1995年回采时的采后备巷道.当时是采用码石墙、1ml架木棚子支护的.到1998年打开密闭时发现巷道顶板下沉0.6m以上,巷道顶板80%以上都已冒  相似文献   

19.
采区设计应为矿井合理集中生产和持续稳产、高效创造条件;简化巷道系统,减少巷道掘进和维护量;要采用新技术,机械化和自动化;使煤炭损失少,安全条件好,生产矿井提出的对设计采区的生产能力、采煤工艺、采准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等要求,要适应生产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采区方案设计和单项施工设计和采区设计的说明书、图样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对拉工作面的布置一般都采用工作面等长,相同设备及采准的作业方式,使两个采面的推进速度相同,如果两工作面的错距过大,则工作面中巷的维护,就成了对拉工作面能否正常安全生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